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奥土战争: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两国争夺东南欧

奥土战争: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两国争夺东南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47 更新时间:2023/12/6 1:18:03

奥土战争是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前后持续近三个世纪。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加速了昔日威风不可一世的土耳其的衰亡,从而给欧洲各国瓜分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创造了契机,并最终促进了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的形成,对世界特别是对欧洲战略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东部地中海后,直接威胁巴尔干邻近的波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不断与土耳其发生争斗,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也在长期争斗中形成。从此,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17~18世纪,奥地利与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而进行的多次战争。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开始欧洲扩。在1521年夺占贝尔格莱德、1526年莫哈奇之战中大败捷匈联军、1529年攻占布达佩斯之后,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与统治中欧和东南欧部分地区的奥地利哈布斯堡朝多次发生战争,先后夺取匈牙利东部和中部,并将特兰西瓦尼亚变为其属地。进入17世纪后,双方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1683~1699年战争1683年7月,土耳其宰相卡拉·穆斯塔法率兵15万围攻维也纳。8月,波兰国王约翰·索别斯基率由波兰、巴伐利亚、萨克森组成的"基督教联合战斗部队"约3万人驰援奥军,9月在奥军配合下将土军击败,歼敌2万余人,至年底将其逐出匈牙利西北地区。次年3月,奥地利与波兰、威尼斯结成"神圣同盟"(沙皇俄国于1686年加入)。奥军及其盟军乘胜进军,至1688年先后攻占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大部及塞尔维亚北部。1690年,土军乘奥地利受到法国进攻之机发起反攻,重新夺回塞尔维亚,但次年8月在斯托兰凯门遭惨败,损失3万人。此后,战争出现僵局。1697年9月,土军在蒂萨河畔再遭惨败,3万余人丧生。1699年1月,双方签订《卡尔洛维茨和约》。奥地利获得除巴纳特之外的整个匈牙利、斯拉沃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广大地区。

1716~1718年战争1716年1月,奥地利与威尼斯结盟。8月,欧根亲王率奥军6万人在多瑙河畔彼得瓦尔丁(今南斯拉夫彼得罗瓦拉丁)大败土军,10月攻占泰梅什瓦尔(今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次年8月攻克贝尔格莱德。土耳其被迫求和。1718年7月,双方签订《帕萨罗维茨和约》。奥地利取得巴纳特、塞尔维亚北部、波斯尼亚和瓦拉几亚部分地区。

1737~1739年战争1737年1月,奥地利根据1726年奥俄秘约对土耳其宣战。战争初期,双方互有胜负。1739年7月,奥军在格罗茨卡遭惨败,继而贝尔格莱德失守,被迫议和。9月,双方签订《贝尔格莱德和约》。奥地利割让其占有的塞尔维亚北部以及波斯尼亚和瓦拉几亚部分地区。

1788~1790年战争1781年,奥、俄再次结盟。1787年俄土战争爆发。翌年初,奥地利依约对土宣战。9月,奥军在洛多什附近地区被土军击溃。因俄军攻势凌厉,奥军得以调整部署恢复进攻。1789年10月,奥军经20余天围困攻占贝尔格莱德。由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国际形势变化,加之面临普鲁士入侵威胁和担心沙皇俄国在巴尔干扩张,奥地利与土耳其单独议和。1791年8月,双方签订《锡斯托夫条约》。土耳其以波斯尼亚部分地区换取贝尔格莱德。

此后,因沙皇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和各自占领区内斯拉夫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两国调整了国家战略,关系趋于缓和。奥土战争加速了土耳其的衰亡,促进了多民族奥匈帝国的形成。

更多文章

  • 奥土战争战争背景:两国围绕巴尔干地区展开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奥土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公元5世纪,突厥人居于中国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6世纪中期,突厥成为横亘亚洲北部草原上的大国。经过6-7世纪隋、唐对突厥的战争,突厥国破灭,领土并入唐朝版图。1055年,在中亚游牧的一支塞尔柱突厥人以古代波斯为中心形成塞尔柱国家,塞尔柱国家曾

  • 奥土战争战争历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亡的前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奥土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

    16到18世纪间,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纪末叶,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的儿子奥斯曼袭封后,宣布成立独立公国,遂不断进行扩张,于1326年建立奥斯曼帝国。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国内讧,开始插足欧洲。到14世纪末

  • 雍熙北伐的战役过程:大宋王朝战争的节节胜利(雍熙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熙北伐,宋朝,古代战役,雍熙之战

    于是,公元986年(雍熙三年)春天,宋太宗又一次发动北伐,命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命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率军出雄州;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同时,宋太宗又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师,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伐辽。辽朝方面,萧太后、韩德让等人并不慌怯,马上下令

  • 雍熙北伐的历史背景:两大王朝之间的权利交替(雍熙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熙北伐,宋朝,古代战役,雍熙之战

    公元983年(太平兴国七年)五月,辽景宗又亲征,率大军南侵。此次辽军又在满城遇败,守太尉希达里也在战中乱箭被射死,多亏耶律斜轸率部兵左突右驰,才避免了辽军更大的损失。未得便宜又丧师,辽景宗郁郁回军。同年秋,辽景宗在六州游猎途中忽得崩疾,不治而亡,年三十五。闻知景宗皇帝崩逝,时任辽朝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

  • 雍熙北伐的简介:大宋朝与大辽王朝的宿命之战(雍熙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熙北伐,宋朝,古代战役,雍熙之战

    公元979年宋太宗攻灭北汉,宋朝一统中原,遂进军燕云与东亚强大的辽帝国争夺霸权。高粱河一战耶律休哥拯救了大辽,然而辽国的危机并未解除,辽帝国在以后的数次宋辽交锋中连遭惨败,仅在雄州一战中稍占上风。公元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辽景宗去世后辽圣宗和萧太后孤儿寡母执政,同时辽军在后方正纠缠于和高丽及

  • 安庆保卫战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安庆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安庆守军因长锁被困,粮食吃光,只好搜食猪、狗、树叶、树皮,许多战士活活饿死。九月四日夜,清军在安庆马山脚下挖掘地道,暗暗通到城下,装上大量火药。九月五日上午八时,清军点燃火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几十丈的缺口。守将吴定彩、叶芸来率领太平军将士用躯肉堵住缺口,拚死奋战。最后,全城两万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 安庆保卫战的经过:安庆是如何被淮军攻克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1860年夏,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安庆是一八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被太平军占领的。同年三月二十日,太平军

  • 安庆保卫战的背景:太平天国久攻江南大营不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十年夏,正当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之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军水陆师5万余人,乘机自湖北大举东犯,连陷太湖、潜山之后,以太平军所必救的安庆为主要目标,命道员曾国荃率陆师万人会同提督杨载福水师4000人围城,并命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马步2万打援。安庆自咸丰三年为太平军占领

  • 安庆保卫战简介:太平天国最终灭亡的序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公元1860年。关系到太平天国命运的安庆保卫战拉开了序幕,两年前的1858年秋天,进军皖北的湘军名将李续宾三河一战,全军覆没。这一战导致了安庆之战拖后两年,也使得太平天国迟灭亡两年。由于三河战役的结局,导致已经包围安庆的都统德兴阿,鲍超又退回了出发地--宿松。安庆是天京的最后一道门户,天京的物资,粮

  • 东京保卫战经过:宗泽是如何组织军队抵抗金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