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俄战争简介:日俄两国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俄战争简介:日俄两国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3/12/12 18:56:50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进行的一场帝国义列强之间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关条》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而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地位。

1904年2月8日,日军向旅顺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10日,日俄正式宣战。经过一系列的恶战,俄军沙俄军队战败向北败退。

这时俄国因国内爆发革命,无心再战;日本由于战争消耗,已筋疲力尽,也急欲结束战争。美国担心日本过分强大,就从中调停。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背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了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能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腐败至极的清政府竟同意宣布“局外中立”。在日俄战争中,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标签: 日俄战争中国东北侵略

更多文章

  • 解密:英荷战争的第一次战斗中谁获得了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英荷战争,英国,荷兰,

    第一次英荷战争发生于1652年至1654年,起因于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与荷兰的海上贸易发生冲突。战争互有胜负,然而在最后关头,荷军溃败。1654年双方签订明斯特条约,荷兰认输并承认航海条例。主要集中地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战区(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

  • 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荷兰与英国产生利益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英荷战争,英国,荷兰,

    荷兰崛起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在历史上却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1609年才彻底独立。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而且船只造价比技术先进的英国还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荷兰很快成为欧洲的造船

  • 英荷战争简介:英国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英荷战争,英国,荷兰,

    英荷战争(荷兰语:Engels–Nederlandse Oorlogen or Engelse Zeeoorlogen),是发生于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四次战争,总体而言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海上贸易主导权。17世纪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

  • 解密:关原合战前日本有着什么样的内部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原合战,日本,内战,

    关原合战是日本战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役,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奠定了日本近代幕府时代的统治根基,此战后十余年,历经大阪冬、夏之战后,便开始了德川家在日本的二百五十年太平之世。这一战是以德川家康获得最终胜利为结局的。关原位于美浓国不破郡,旧称不破关口,是日本三关之一。北为伊吹群山,南为铃鹿山脉,西为今须

  • 关原合战的历史背景:丰臣秀吉死后 日本群龙无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原合战,日本,内战,

    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解决织田家内部问题后,控制了织田氏旧家臣的实权,有意统一日本。他想利用武力屈服德川家康,可是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挫败,转而采取与德川家康达成议和的外交屈服手段,先有石川数正突然投靠秀吉,再利用婚姻使家康臣服。秀吉在1587年就任关白一职。在丰臣秀吉于1592年至1598年发动的

  • 关原之战简介:德川幕府成功走上历史舞台(关原合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原之战,日本,德川幕府,,关原合战

    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日本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关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领导组成的西军。最终,在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叛变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即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三年后成立德川幕

  • 解密:波旁王室现在是否还是欧洲国家的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旁王朝,欧洲,王朝,,波旁王室

    1830年革命后,查理十世被迫逊位。但拥护他的保王党人拒绝承认这个决定,继续奉他和他的子孙为法王。而路易-菲利浦在1848年退位后,他的支持者也继续拥护他和他的子孙为法王。因此,法国的保王党分裂两个支持不同觎位王子的派系,一个是支持夏尔十世和其后代的主系派(Légitimisme)和奥尔良支系派(O

  • 解密:波旁王朝是如何从发迹到逐渐落寞的?(波旁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波旁王朝,欧洲,王朝,,波旁王室

    波旁王室,顾名思义便是起缘于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而这个采邑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是法王一位家臣即今天波旁王室成员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员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来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之子克莱蒙伯爵罗贝尔与其子孙通过他和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丽斯的婚姻,获得了对波旁公国的统治权

  • 波旁王朝简介:统治欧洲多个国家的封建王朝(波旁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旁王朝,欧洲,王朝,,波旁王室

    波旁王朝,(法语:Maison de Bourbon,英语:House of Bourbon or Bourbon Dynasty ,西班牙语:la Casa de Borbón en España) “旁”通“傍” ,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统治纳瓦拉、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卢森堡等

  • 解密:沙俄的罗曼诺夫王朝为何没有立法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罗曼诺夫王朝,沙俄,王朝,

    根据最初颁布的有关规定,俄国杜马,它是一个咨询机构,没有立法权,这与西方国家的议会有着极大的不同,同时对选民规定了高额的财产资格,这实际上剥夺了大多数居民的选举权。10月初,在自由派、社会民主党人发动下,莫斯科开展了全市各行业的总罢工。甚至在莫斯科省还建立了一个农民共和国。12月,由布尔什维克党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