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昭君出塞指的是哪个塞?昭君究竟为什么要出塞(王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指的是哪个塞?昭君究竟为什么要出塞(王昭君出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18 更新时间:2023/12/23 0:50:22

“昭君出塞”指的是光禄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

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后为避司马昭之讳,昭君改称王明君。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

王昭君是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时人也称她为明君或明妃。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贬褒不一。

据传,王昭君是齐王襄的女儿,十七岁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奴的,深居后宫的宫女们,为了能被皇上幸召,总想把自己画得美点儿。

所以,她们不惜重金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一来不懂这些规矩,所以没有备下这笔贿金;二来自恃美貌,不愁皇上不召见。据说,画工毛延寿当画到王昭君的眼睛时,便口说:“这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真是一点千金呀!”昭君对毛的暗示虽心领神会,但她没有买他的账,相反讽刺了他几句便离去了。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就是这么一点,竟让王昭君在掖庭里苦守了不知多少时光。

这时,恰好匈奴呼韩邪单来于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

元帝正苦于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到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娶,觉得正是开展政治和亲外交的好机会,于是便赐给他五名宫女。王昭君久居深宫,面见圣上无望

积怨甚深,听说匈奴前来求亲联姻,便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

汉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韩邪单于临别的那天,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盛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把她留下,可是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出塞和亲。据传,汉元帝由此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恼火,遂有杀毛延寿等画工之说。

从上面记传的情况看,王昭君为何出塞应这样解释: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画工毛延寿,结果被丑化。美貌的昭君因此得不到皇上的宠爱,久留宫中实在无聊,于是自请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亲了。

历史上却有人认为,王昭君所以出塞,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据传,毛延寿见昭君美貌非凡,生怕已经沉恋于女色的汉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误国,于是在画王昭君肖像时,有意把她丑化了。汉元帝未能察觉,后来呼韩邪单入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汉元帝原想以丑送人,结果误将王昭君送了出去。若昭君不被送出,有朝一日必得宠,就会变为妲己式的人物,到时误国殃民,后患无穷。

因此,毛延寿就成为了“忠臣唯有毛延寿,能送名妃出宫门”的大好人。

据正史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

王昭君为何出塞虽众说纷纭,但她作为古代

“四大美女”之一的故事流传至今,谁也不会有不同意见。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对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了。

标签: 昭君汉朝王昭君出塞

更多文章

  • 王昭君连嫁祖孙三代:揭秘王昭君出塞的悲情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王昭君,匈奴,王昭君出塞

    导读:“昭君出塞”的故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讲的是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这位如花似玉的汉朝少女远嫁异象,后世对她的婚后生活做出种种猜测,说来说去,就是凄惨与不幸。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命出塞和亲。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

  • 王昭君三嫁匈奴单于后服毒自尽?王昭君怎么死的(王昭君出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昭君,古代美女,王昭君出塞

    导读:11年后,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受命嫁给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这是什么原因呢?版本内容多数说王昭君出塞夫妻生活甜蜜,但也有说她在幽怨凄清中最后绝望死去。历史上

  • 京都三明之一荀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荀闿,京都三明

    [公元?年至三二四年]字道明,颍川颍阴人,荀勖之孙,荀邃之弟。生年不详,卒于晋明帝太宁二年。人物简介有盛名,京师为之语云:“洛中英英荀道明。”又与蔡谟(字道明)诸葛恢(亦字道明)并称“中兴三明”。大司马齐王冏辟为掾冏死,暴尸三日,莫敢收葬。?amp;#93;与齐王故吏李述、嵇含等露板请葬,朝议听之。

  • 京都三明之一诸葛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恢,京都三明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 ,曹魏镇东大将军、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东晋时期重臣,名士。诸葛恢年少知名,初任即丘县长、临沂县令。八王之乱时,南渡江东。琅琊王司马睿任安东将军时,以诸葛恢为主簿、江宁县令。因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司马睿升任镇东大将

  • 东晋权贵王导多次偷偷娶妾遭北方名门蔡谟嘲笑(京都三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晋,王导,名门,,京都三明

    “江北派”中,司马睿要寻找的就是非王氏势力的,也找到了一个,就是蔡谟。蔡谟出自北方的名门世家,司马越曾想用他,被蔡谟拒绝。北方大乱后,他逃到江南,虽然也跟随过王敦,但主要是在司马睿手下任职,相当于他的秘书。他和王导关系并不是太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门派。东晋朝廷虽然王家一派独大,但

  • 卫青一生经历过几次有名的战争?结局又如何(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青,汉朝,冠军二侯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从建元三年到元光六年,是卫青成长最快的九年,卫青从皇帝左右,出入禁中,与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元光二年,汉武帝策划了主动对匈奴诱敌歼灭的马邑之围。打破了西汉

  • 霍去病与卫青有何关系 霍去病与卫子夫有何关系(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朝,卫青,卫子夫,冠军二侯

    自古英雄出少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去病无疑是这个梦想的践行者。少年将军英姿勃发,因该是许许多多少年男女的偶像。说起霍去病这个少年无疑是个传奇,命运总是爱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霍去病的外祖母曾与一个郑姓男子私通,生下他舅舅,对,他的舅舅就是汉王朝的大将军——卫青。无比巧合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

  • 探寻风华正茂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突然离世的真相(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卫子夫,冠军二侯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太祖麾下名将中书令李继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太祖,名将,李继隆,,宋朝十大名将

    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名将,李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有军功。李继迁扰边,与田仁朗等率兵击败。从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兵。雍熙三年(986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面涅将军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名将,狄青,,宋朝十大名将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