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昭君三嫁匈奴单于后服毒自尽?王昭君怎么死的(王昭君出塞)

王昭君三嫁匈奴单于后服毒自尽?王昭君怎么死的(王昭君出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3/12/23 0:50:15

导读:11年后,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受命嫁给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孙子,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

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这是什么原因呢?

版本内容多数说王昭君出塞夫妻生活甜蜜,但也有说她在幽怨凄清中最后绝望死去。

历史上这样记载:汉高祖时,娄敬提出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其远嫁番邦,便以宗室女乔装成公主嫁给冒顿。以后,西汉对匈奴和西域各国的多次和亲,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却是以民女的身份担任和亲的任务,故引起一般民众的同情与关切,文人墨客也多对她吟咏,使王昭君的事迹广为流传。

王昭君的出生地是秭归,它紧靠长江三峡,江水湍急,两岸悬崖峭壁,战国时这里曾出过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但秭归比较荒僻。王昭君的父母,带着两子一女,耕种着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以杂粮维持生计。生活虽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昭君除了跟着母亲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被选入宫。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见面,5年过去了,昭君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史书上认为,王昭君是自愿出塞,但她亦有艾怨的情绪。王昭君出行匈奴,到了长安北门,一路晓行夜宿,黯然神伤。随行的乐师们,一路上弹奏着琵琶,以慰其离愁别恨。王昭君手弹琵琶,吟出一首“怨词”:“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尔后,王昭君在漫漫长路中病倒。养病期间,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大汉皇帝,于是挑灯披衣,儒泪和墨,向汉元帝写信。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其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善安置。而呼韩邪自得汉廷绝色美人之后,心中大为高兴,整天置酒作乐,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别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3个月后,汉元帝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而传说,这是因为皇帝思念远走的美人而抑郁成疾。

第二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24岁。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他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昭君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当了11年的夫妻后也去世了,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35岁,正是绚烂的盛年。这时的她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叫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战火迭起,祸乱无穷。

眼看自己毕生致力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传了两千年了。戏本《汉宫秋》里,昭君似乎脱离深宫苦海,以公主的名义远嫁他乡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实是不是还有另一种面目呢?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在她第二个丈夫雕陶莫皋死后,昭君曾请求归汉而未被允许,并被命嫁给前夫的儿子。多年的思念、幽怨无法排遣,最后在绝望之下服毒而死。

汉代似乎是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流传最多的朝代,而英雄的血和美人的泪大多洒在西域。汉代一共有13位公主和亲远嫁,除了解忧公主终于在晚年得以还乡,其余都在边疆塞外的孤寒里默默了却了一生。

更多文章

  • 京都三明之一荀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荀闿,京都三明

    [公元?年至三二四年]字道明,颍川颍阴人,荀勖之孙,荀邃之弟。生年不详,卒于晋明帝太宁二年。人物简介有盛名,京师为之语云:“洛中英英荀道明。”又与蔡谟(字道明)诸葛恢(亦字道明)并称“中兴三明”。大司马齐王冏辟为掾冏死,暴尸三日,莫敢收葬。?amp;#93;与齐王故吏李述、嵇含等露板请葬,朝议听之。

  • 京都三明之一诸葛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恢,京都三明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 ,曹魏镇东大将军、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东晋时期重臣,名士。诸葛恢年少知名,初任即丘县长、临沂县令。八王之乱时,南渡江东。琅琊王司马睿任安东将军时,以诸葛恢为主簿、江宁县令。因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司马睿升任镇东大将

  • 东晋权贵王导多次偷偷娶妾遭北方名门蔡谟嘲笑(京都三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晋,王导,名门,,京都三明

    “江北派”中,司马睿要寻找的就是非王氏势力的,也找到了一个,就是蔡谟。蔡谟出自北方的名门世家,司马越曾想用他,被蔡谟拒绝。北方大乱后,他逃到江南,虽然也跟随过王敦,但主要是在司马睿手下任职,相当于他的秘书。他和王导关系并不是太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门派。东晋朝廷虽然王家一派独大,但

  • 卫青一生经历过几次有名的战争?结局又如何(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青,汉朝,冠军二侯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从建元三年到元光六年,是卫青成长最快的九年,卫青从皇帝左右,出入禁中,与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元光二年,汉武帝策划了主动对匈奴诱敌歼灭的马邑之围。打破了西汉

  • 霍去病与卫青有何关系 霍去病与卫子夫有何关系(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朝,卫青,卫子夫,冠军二侯

    自古英雄出少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去病无疑是这个梦想的践行者。少年将军英姿勃发,因该是许许多多少年男女的偶像。说起霍去病这个少年无疑是个传奇,命运总是爱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霍去病的外祖母曾与一个郑姓男子私通,生下他舅舅,对,他的舅舅就是汉王朝的大将军——卫青。无比巧合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

  • 探寻风华正茂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突然离世的真相(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卫子夫,冠军二侯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太祖麾下名将中书令李继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太祖,名将,李继隆,,宋朝十大名将

    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名将,李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有军功。李继迁扰边,与田仁朗等率兵击败。从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兵。雍熙三年(986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面涅将军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名将,狄青,,宋朝十大名将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太祖麾下名将枢密使曹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名将,曹彬,,宋朝十大名将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曹彬是郭威妃子郭氏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964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年)率水陆军10万攻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度宗麾下名将太师孟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度宗,宋朝,孟珙,,宋朝十大名将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 。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