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朝太康之治出现的历史背景简介

晋朝太康之治出现的历史背景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3 更新时间:2023/12/6 0:39:01

太康盛世又称太康之治、太康繁荣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出现的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背景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魏帝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说要把皇帝之位让给司马炎,司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满朝文武官员再三劝谏。司马炎多次推让后,才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

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这时的晋武帝心里并不轻松,他很清楚,虽然他登上王位宝座,但危机仍然存在。

从内部看,他的祖父、父亲为了给司马氏家族夺取帝位铺平道路,曾经对曹操以后的曹氏家族以及附属势力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这件事所造成的阴影仍然横亘在当时人的心中。从外部看,蜀汉虽平,孙吴仍在,虽说此时的东吴已不足以与晋抗衡,但毕竟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内忧外患告诉晋武帝,要想巩固政权,进而完成吞并东吴、统一中国的大业,就首先要强固统治集团本身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怀柔政策。为此,晋武帝在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诏让已成为陈留王的魏帝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同时又赐安乐公刘禅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第二年又解除了对汉室的禁锢。这不但缓和了朝廷内患———尤其是消除了已成为司马氏家族统治对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惧———而且还安定了蜀汉人心,进而为赢得吴人的好感,为吞并东吴取得了主动权。

标签: 太康之治晋朝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太康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太康之治指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康之治,晋朝,司马炎

    太康之治是晋武帝司马炎开创的。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雄心勃勃,要当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他努力的结果,就是打造出了一个“天下无穷人”的太平盛世。太康年间的这段幸福时光,史学界称之为“太康之治”。1 励精图治西晋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前后共维持了52年。若从统一中国算起,则只有短短37年。其中,晋武帝司

  • 揭秘:庞涓身为孙膑的同窗 为何还要加害孙膑?(鬼谷二高徒)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膑,孙武,庞俊,孙膑兵法,鬼谷二高徒

    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有传他是孙子的玄孙,师从春秋战国的著名谋略家鬼谷子,鬼谷一派还有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苏秦,张仪,盖聂,卫庄。留传到今的孙膑传说,都要联系到一个人,就是他的同窗庞涓,二人都是师从鬼谷子,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精通兵法,这样的人才是那时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们极力招揽

  • 揭秘:孙膑与庞涓如何从同门师兄弟到相互残杀(鬼谷二高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膑,庞涓,鬼谷二高徒

    孙膑与庞涓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有传他是孙子的玄孙,师从春秋战国的著名谋略家鬼谷子,鬼谷一派还有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苏秦,张仪,盖聂,卫庄。留传到今的孙膑传说,都要联系到一个人,就是他的同窗庞涓,二人都是师从鬼谷子,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精通兵法,这样的人才是那时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

  • 揭秘庞涓废了孙膑双腿 孙斌却将庞涓送进坟墓!(鬼谷二高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涓,孙膑,鬼谷二高徒

    核心提示:接着上回桂陵之战,这一年是公元前343年,庞涓率领魏军向韩国杀去。庞涓为了洗刷被俘之辱,同时也为了报答魏惠王的再次信任,打起仗来非常玩命,三下五除二就将韩国杀的大败。孙膑献策韩国渐渐支持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告诉韩国:你们放心,齐国一定会出手相救。韩国听信了齐国的虚言,

  • 王勃简介 唐代时期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王勃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勃,唐朝,初唐四杰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

  • 元稹生平经历 唐朝四大家之元稹(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稹,唐代三俊

    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5]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凤翔去投依

  • 李绅人物简介 唐代宰相、诗人之李绅(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绅,唐代三俊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 唐诗四大家之元稹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稹,唐代三俊

    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

  • 揭秘真实的悯农诗人李绅:李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悯农诗人,李绅,唐朝,唐朝诗人,唐代三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以一首短短二十个字的悯农诗《锄禾》,名声响彻古今中外,然而近年来,常有文章揭发他后来品性不端,如生活奢侈糜烂、对百姓不复有悲悯之情甚至严苛以待,在官场上用非常规手法栽赃陷害打压政敌,甚至有人还爆料说连那首《悯农诗》作者都不是他。如此众说纷

  • 风流诗人元稹的韵事 元稹为何要做个负心汉?(唐代三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稹,风流,唐代三俊

    风流诗人元稹的韵事:元稹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创作成就毋庸置疑,但他一生对感情的态度却被后人所不齿。元稹虽辗转于仕途,但骨子里是个诗人。古往今来的诗人,有几个在情感上不是五彩缤纷的呢?为了功名,抛弃“崔莺莺”元稹(779~831年),字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