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粟末靺鞨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渤海国是怎么建立的(渤海国兴起)

粟末靺鞨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渤海国是怎么建立的(渤海国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4/1/16 21:01:47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部分“高丽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丽和唐朝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前面谈到,靺鞨族至唐初,众多的部落结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两个部落联盟,如果没有外来影响,他们也会随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进入明社会。然而就在这两个部落联盟形成的前后,发生了两件促进粟末靺鞨历史发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不愿屈服于高丽,在隋末迁居到柳城地区;二是由于靺鞨自勿吉时期以来与高丽争战不息,粟末靺鞨未迁走的居民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丽征服,被迫臣附于高丽,在唐朝与高丽的战争中,他们大多又被高丽贵族调到辽东地区与唐军作战,这样一来,这些粟末靺鞨人不仅直接受着高丽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又与这一地区封建制已有一定发展的居民错居杂处,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高丽国灭亡后,他们又被唐朝迁到营州(即柳城)地区居住。营州地区是隋唐时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近长城,是边塞内外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集中交流地。

粟末靺鞨人迁居到这里后,在诸多先进因素强烈影响下,社会获得迅速发展。以先迁来的厥稽等八部为例,他们迁到这里后,很快喜欢上汉族的“冠带”等风俗习惯,加上常因为助唐作战受到了优厚赏赐,在高丽国灭亡前,已经以“财力雄边”,为东北各少数民族“所惮”,各部已拥有众多奴仆。大祚荣一支虽迁居到这里较晚,但至其“东奔”前也已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而且在此之前,他们早在高丽封建统治下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事实说明,迁到今辽阳地区的粟末靺鞨,社会内部已有了阶级划分。用阶级社会的一套机制来调整各阶级的关系,保护私有者的利益,已成了粟末靺鞨新兴贵族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

更多文章

  • 大祚荣是谁?渤海国创始人大祚荣生平简介(渤海国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祚荣,唐朝,渤海国,渤海国兴起

    家世背景大祚荣粟末靺鞨(靺鞨族分支之一)人,他的父亲乞乞仲象原是粟末靺鞨中的一个部落首领,曾依附于高句丽政权。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之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其中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率其

  • 渤海国为何与大唐不断交好又反复失和(渤海国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渤海国,大唐,渤海国兴起

    前有女皇的追兵,后有新皇帝的招抚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六月,在帝国边陲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契丹部落举兵反唐,杀死营州都督,并迅速攻占不少城池,北方边地形势严峻,进而幽冀地区受到威胁。朝廷开始组织、调动军事力量进行反击。营州是大唐帝国东北方的重镇,这里除契丹部落外,还有另外一些内附唐朝的部族

  • 《竹书纪年》传承考究,《竹书纪年》原本现今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竹书纪年》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秦统一前的战国文字,或说“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记载,史称“汲冢书”。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纪年”(又称“汲冢纪年”)。中书监荀勗﹑

  • 《竹书纪年》的作者是谁?《竹书纪年》写了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竹书纪年》与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

  • 为何《史记》能成为正史之首,而同为纪传体的《竹书纪年》却被称为“伪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迁,春秋,竹书纪年

    大家都知道,《史记》被史学家一直称为正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巨作。而孔子被封为孔圣人之后,历朝历代更是追捧《史记》为中华正统,鲁迅先生更是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史记》真的是秉公之作吗?小编认为,封建帝王为了自己的统治,宣传儒家思想,并不

  • 渤海国为何与大唐不断交好又反复失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渤海国,大唐

    前有女皇的追兵,后有新皇帝的招抚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六月,在帝国边陲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契丹部落举兵反唐,杀死营州都督,并迅速攻占不少城池,北方边地形势严峻,进而幽冀地区受到威胁。朝廷开始组织、调动军事力量进行反击。营州是大唐帝国东北方的重镇,这里除契丹部落外,还有另外一些内附唐朝的部族

  • 解密:渤海国如何被强纳入朝韩史上的“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渤海国,南北朝,朝鲜半岛,

    朝鲜和韩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是在高丽王朝时期由金富轼等人编纂完成的。后来,还出现过《三国遗事》、《三国史节要》等以古代“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籍。这些史书中的“三国”就是新罗、高句丽和百济。虽然,在三国并立的同一时期,朝鲜半岛南部曾长期存在着伽耶诸国,但朝韩史学界习惯上使用“三国时代”

  • 中国史上最早的历史文化典籍 被人遗忘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古,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散佚

    在华夏民族的的记忆中,有四部古籍被历史所遗忘,这些书籍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也是华夏文明的渊源。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传是我国最古老的四部文化典籍,这些书籍都是被洪水毁灭的史前昆仑文明之后首批出现的历史记录。三坟,相对应三皇,即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三皇所作的经典是三坟。五典相对应五帝,即少昊氏、颛顼

  • 中国最古老的书籍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究竟记载的是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中国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有注:“皆古书名。”《尚书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

  • 你知道我国的上古三大奇书是什么吗?一本让世界惊叹 两本无一人参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上古,上古三大奇书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只有古中国的文化一直流传着。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想起中华文化,第一印象应该就是源远流长。确实,中国文化从上古乃至更早的时代开始流传,虽然几次面临消亡的危险,但还是挺过来了,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这里,摘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