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农家可以分为哪两派?许行又有什么主张?

先秦农家可以分为哪两派?许行又有什么主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3/12/8 7:04:27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劝耕桑,以足衣食。由于儒家轻商农,东汉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汉书·艺志》列为“九流”之一。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农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农家派系

先秦农家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学说的内容带有“官方农学”的色彩;另一派学说则带有“鄙者农学”或“平民农学”的色彩。无论是带有“官方农学”色彩的农家,还是带有“鄙者农学”色彩的农家,其学说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社会政治的主张,另一方面是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知识。

历史评价

许行的主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主张君民并耕之说,第二、提出“市贾不二”的价格论。

许行的主张反映了战国时期贫苦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君民并耕之说,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共同劳动思想。它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这种主张却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许行的主张与儒家孟子所主张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他的价格论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反对商人利用市场高利盘剥,要求调整物价的原望。这种主张比朱的“为我”、“贵己”而又不“纵欲”、“侵物”,更激进一些。杨朱代表的是小块土地私有者的利益,他们只要求保护其小私有者的财产;而许行则代表贫苦农民的利益,他们一无所有或者虽有也不多,仅靠两手劳动维护生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许行对社会分工和价值问题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孟子的“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的成分。因为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它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进步,当然这个进步是建筑在劳动人民付出血汗代价基础上的。随着阶级的消亡,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也会逐步消失。孟子抓住许行关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弱点,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把脑力劳动者和剥削者等同起来,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必然性为剥削制度进行辩护,时而把它说成是“天下之通义”,提高到普遍原则的高度,从而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当然是十分错误的。

许行的价格论只注意到了物品的数量(长短、多寡、大小等)而忽视了物品的质量。这说明许行并不了解生产品价格构成的原理。因此他的价格论只能流于空想而根本不能实行。孟子强调了同种物品的质量相差悬殊很大,生产同种物品,所需付出的劳动的多少也很悬殊。他抓住许行价格论的这个漏洞,认为许行把不同质量的物品规定相同的价格,就会造成天下大乱。生产质量不同的产品要付出不同的劳动,如果市场规定的价格是一样,那么,质量高的产品就会没有人生产。因此,孟子认为:“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就是说,用许行的办法,结果会使人互相弄虚作假,这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这里,孟子夸大了许行价格论的缺陷,在某种程度上也歪曲了他的愿意。比如许行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就歪曲为“巨屦小屦同贾”。但是,孟子注意到了物品质量的问题,则是比许行的价格论更进一步的地方。还有在战国时期,金属货币早已出现,如齐国有刀币,楚国有“印子金”等等,而许行却主张以物易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标签: 农家许行

更多文章

  • 农家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农家认为什么是不可违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农家,主要思想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由于儒家轻商农,东汉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农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农家思想01.顺民心,忠爱

  • 农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自战国出现后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农家,诸子百家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由于儒家轻商农,东汉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农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农家发展农家在战国时地出现

  • 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法家,战国

    法家是先秦学派中最后出现的一派,主张以法治为核心。法家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李斯等。法家人士在政治实践中,奖励生产和军事,毁弃诗书,继承并发扬了道家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法家

  •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分?又被分为了哪三大派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法家,战国

    法家是诸子百家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思想流派,其以法治为核心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法家分为三大派别:势治派、术治派、法治派。三派均以法治为基础,但侧重不同。法家三派分别为商鞅主导的法治派,申不害的术治派和慎到的势治派。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都主张以法治国,以法制为核心思想,但三派之间也有所不同。商鞅

  • 什么是法家?是什么样的思想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法家,战国

    法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也是先秦学派中最后出现的一家。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子产为法家思想先驱。前期和中期法家有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李悝所编《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法典。战国末期,韩非对他

  • 名家是谁创立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名家

    名家的起源,《汉书‧艺文志》引用刘歆《七略》的说法,认为出于礼官,因为古代依照名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礼仪要遵循,因此礼官会特别擅长于辨别名位之事,成为后代名家的来源。随着成文礼法公布之后,社会上出现了讼者一类人,他们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由于这些学者专门从事名词概念的探讨,因此称他们为“辩者”。随着辩

  • 名家内部有哪些派别?他们的理念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名家

    合同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这一派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认为事物的差别只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主张一切现实差异都只有相对的意义,提出人们在认识中应该否定差异的界限,直至承认一切对立都为无条件的同一,“毕异”的本是“毕同”的。他们用来论证自己观点的主要命题有10个,《庄子·天

  • 名家代表人物有哪些?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名家

    邓析(前545年 —前501年),中国春秋时代末年郑国人,与政治家子产同时,名家思想之创先者,著有《邓析子》二篇,已散佚,今传者一般认为是后世伪托之作。中国秦汉以来政治专权,重人文,轻自然,名辩之学穷极事理,却招致诸多批评,荀子曾将邓析与惠施并列进行批评,认为他们同是“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

  • 古代兵家到底是什么 诸子百家之兵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兵家

    兵家,诸子百家之一,是指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关于兵家的起源,有人认为兵家源于九天玄女,有人认为兵家鼻祖是吕尚,也有人认为兵家源自法家,不过最让当代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兵家始于兵家至圣孙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

  • 古代兵家一共分为几种 分别是什么流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兵家

    历史上的兵家四派是哪四派?中国古代的名将们各属于哪一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古代的兵法,很多人脑海中想到的都是《孙子兵法》,里面确实有很多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其实不仅学派有诸多派别,兵家也被大概分成了四派。而这种说法并不是现代才被划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