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嘉南渡之后司马睿登基为帝 最后却被王敦活活气死

永嘉南渡之后司马睿登基为帝 最后却被王敦活活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62 更新时间:2023/12/16 21:33:19

南渡背景

公元331年,汉赵攻下洛阳城,而此时正逢晋怀帝被杀。汉赵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汉族人大型屠杀,导致许多民众大肆逃难。由于晋怀帝年号为永嘉,故将此持续了多年的大规模南迁称为“永嘉南渡”。

登基前言

公元317年,长安已是陷落。当此时,皇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就此灭亡。西晋的星辰就此黯淡,自是会迎来下一光景。

这不司马睿就显山露水了。司马睿何人?他在此之前是镇守建康的亲王,也就是西晋已亡皇帝司马邺的堂叔。事实上,他地位不高,名望也是。他在晋怀帝的时候被派去江南,在那里原是没有民众挺他的。那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东晋的?

收拢民心

说起来,虽然司马睿不被人看重,但是他有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员。这些人当中王导极有名望,自然司马睿都会去听他的。那时,刚到建康,初来乍到的他,江南大士族瞧不上他,也不来拜见。于是王导请来他的堂哥王敦,这个王敦是个扬州刺史,倒是有不小势力。在两人参谋之下,决定在当地的禊节那天,摆出阵势,彰显威武。于是在王敦王导两人的故意排阵势之下,从此,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于是在此地站稳了脚跟。

以上是大致背景和为登基为帝所做的铺垫。

登基为帝

当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他登基那会儿,见着王导便拉他一同接受百官朝拜。此后,若是王导上朝,晋元帝都起立相迎。不得不说,晋元帝是个不忘本的人。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这两兄弟的支持,所以十分厚待这两人,也恩惠及其家人。

王与马,共天下”。说的便是王氏同司马氏一同掌管大权。

惨淡结尾

然而不久之后,军权越发膨胀的王敦对晋元帝不屑一顾。晋元帝自然也是心里有数,渐渐开始疏远起王氏兄弟。当时,王敦手中拥有晋国最大的兵力,不满之下起兵把司马睿的亲信大臣杀了个片甲不留。可这王敦仍然让司马睿好生当个皇帝,这不,司马睿便活生生被气到病了,就死了。唉,不把实权握住,从刚起步到后来司马睿都太过依靠王氏兄弟,想想,尤其是王敦,本身有很大势力,怎会甘于此?何况人家那时助你,也必是有所求。

晋元帝死后,其子司马昭继位,。公元前324年,司马昭下诏讨伐王敦,王敦再次起兵东下,在围攻建康时,病死在军营里,军队也随之溃散。司马昭也只当了3年皇帝便驾鹤西去,他5岁的儿子司马衍接替他的皇位,由其母庾太后辅佐。后苏峻起兵叛变,在公元328年攻陷建康,庾亮逃走,庾太后自杀。不过苏峻后也被陶侃杀害,由此内战告一段落。

标签: 永嘉南渡王敦

更多文章

  • 永嘉南渡是如何发生的?永嘉南渡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永嘉南渡

    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永嘉南渡,又称“南渡之变”。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南迁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

  • 西汉时出现外戚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外戚,秦朝

    刘邦去世是时候,汉惠帝刘盈软弱,吕后把持了朝政。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姓家族,吕后把一些姓吕的女子都嫁给了刘家的公子为妻,以便监视刘家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吕后还重用吕家人,比如吕产、吕禄等人,把他们都封了王。刘家人感到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后是以残暴出名的。吕后死了之后,这些姓吕的人就开始兴

  • 清初剃发易服令中为什么和尚和道士是例外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剃发令,易服令

    01 剃发令不仅仅是剃发1644年,清军入关,入关之后的清朝开始对汉人执行“剃发令”,从原本汉族的束发剃成满族式样的“金钱鼠尾”,即剃去周边头发,仅在头顶留一小块似铜钱大小的头发,并结成辫子,因其形状酷似鼠尾,故称之为“金钱鼠尾”。金钱鼠尾但是在清朝要求汉族百姓剃发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要求——易服,

  • 白莲教是什么样的组织?它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莲教,唐朝

    可能很多人都是在黄飞鸿系列电影里第一次听说白莲教,在电影里白莲教绝对就是反派的存在,也是暗示了一下白莲教的性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白莲教,而且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电影里那么轻描淡写,实际上白莲教从唐朝就开始有记载,毕竟唐朝时期相当开放,但是到了清朝白莲教彻底成为清政府的敌对势力,而且教内分支也多

  • 历史上真实的白莲教是什么样的?持续造反一千年, 最终烟消云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莲教,唐朝

    在古代中国,如果一个地方官跟皇帝说:我们那里出了白莲教,那皇帝怕是要气得吹鼻子瞪眼。如果说普通的造反只是伤风感冒,可以做到药到病除,那白莲教就可能是致命疾病。历史上几次改朝换代的大型造反中,都可以看到白莲教的身影。元朝末年,最先掀起反抗暴元旗帜的韩山童、刘福通,便是白莲教中的首领人物。后来朱元璋率领

  • 清朝最神秘的白莲教,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莲教,唐朝

    白莲教为元明清时期流行的民间秘密宗教,由于信徒易于聚众,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组织。乾隆末年社会矛盾加剧,白莲教徒不断增多。清廷视其为邪教对其教徒进行大肆搜捕,川楚陕交界的白莲救徒酝酿的起义一触即发。嘉庆元年(1796年)首先在湖北宜都,枝江引发了清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各地起义军以

  • 明朝宗室到底有多少人?别再被骗了,这才是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宗室,明朝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有一件事一直被人批判,即:明朝藩王庞大的寄生集团,到明末之时,宗室人口高达百万!事实究竟怎样呢?如果找到崇祯年间的玉牒,那么事情就真相大白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清代档案记载,顺治初年明代玉牒尚存(玉牒,记录皇族的族谱,每十年一修,定期公布),只是不知其是否完整,但随后就

  • 什么是明朝宗室?最愚蠢的宗室处理方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宗室,明朝

    每个朝代,除了个别皇帝,总会有很多的皇子出生,然而帝位只有一个,那么如何处理多出来的皇子呢。汉朝是封到各地为王,这个王是可以自己开府募兵的那种,这也是为什么七王之乱可以闹得那么大的缘故,直到之后推恩令才使得诸侯们的势力弱小下来。然而就算这样,西汉末年也出了一个刘秀,东汉末年出了一个刘备,要不是天不与

  • 明朝宗室与清朝宗室相比,谁对百姓的影响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宗室,明朝

    明朝清朝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只差十几年。两朝的宗室人数都很多,明末二十万,清末十四万。明朝亲王长期维持在三十左右,清朝是十二家。相同等级的宗室,清朝收入远高于明朝。例如明朝亲王一般一万石,几千的也有,清朝除了粮食还有一万两白银。也就是双方宗室总收入基本扯平。我们先说社会贡献,明朝宗室主要任务就是生孩

  • 揭秘:在小说水浒传中鲁智深为何要拳打镇关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水浒传,鲁智深,镇关西,拳打镇关西

    鲁达是陕西延安府的下级军官,颇有些手段,做到了提辖之职,后来的杨志经过了许多努力,才做到了提辖,鲁达和杨志不同,此刻还蒙受着经略相公的眷宠,因此在当地很牛叉,平时走在大街上很是威风。一日鲁达正和史进李忠等人在酒馆喝酒,因为听到了金翠莲的申诉,连郑屠的面都没见,就决定要打死这厮,鲁达为何如此莽撞: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