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的太原王氏到底有多厉害?

揭秘:历史上的太原王氏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3/12/19 10:06:04

最近一段时间热播的《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摆脱了以往三国故事中,传统的蜀汉主轴,而以司马懿的视角来诠释这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

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关羽、张飞、周瑜等传奇人物,在此剧中统统没有露脸,就连号称“三国不写赵子龙,就懂历史也枉然”的大众偶像赵云,在此剧中也只是以晚年形象出现,打了个酱油。

闲话少叙,大家有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到网上去追剧,我们还是步入正题。在该剧最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之后据守兖州的太尉王凌发动政变,司马懿率大军突袭,王凌不战而降,司马懿赐王凌自尽,并夷其三族,柏夫人听后大惊,提醒司马懿:太原王氏乃当今名门,父母妻三族加起来有三千余人,你难道都要杀了?

这段对话,除了让我们欣赏到波叔炸裂的演技外,也让我们捕捉到这么几个信息:

第一,太原王氏当时人数众多,三族就三千余人,而传说中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明代大儒方孝孺,十族加起来也只有八百多人,可见当时太原王氏家族人丁之旺盛。

第二,从柏夫人震惊的语气和表情来看,夷太原王氏三族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后果比夷曹爽三族还要严重!要知道,曹爽可是当时魏国皇帝曹芳的叔叔,可见当时太原王氏的影响力有多大。

那么,

太原王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能让柏灵筠这个“深谙朝堂之道”,伴随司马懿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见过大世面的女强人也深感事态严重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是黄帝的后裔,“王”这个姓来源于爵位,意为“帝王之后裔”,其始祖是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名晋。传说太子晋因直谏惹怒周灵王,被废太子位,贬为庶人,后郁郁而终。其子宗敬见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于是避居太原,时人不敢直呼其名,均称为太原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王氏始祖。

太原王氏的辉煌从战国末期开始,太原王氏十八世孙王翦,其子王贲(ben),其孙王离,祖孙三人皆为秦国名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燕、赵、楚三国皆为王翦所灭,秦始皇尊王翦为师,太原王氏开始名扬天下。

到了秦末,秦二世胡亥暴虐,天下大乱,王翦之孙王离与名将章邯率秦军主力40万,与项羽在巨鹿大战,这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成名之战,战争的结果是章邯带领所部军马20万投降项羽,而王离兵败自杀。王离的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居山东琅琊,又衍生出了著名的“琅琊王氏”。

从此,太原王氏以及由太原王氏衍生出来的琅琊王氏,在中国历史上名人辈出,可谓是星光璀璨,自秦汉开始,至隋唐达到巅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西汉末年篡汉的王莽、东汉末年以貂蝉施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的王允、《兰亭序》的王羲之、唐代大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射雕英雄传》中杨康身死于铁枪庙中所供奉的五代名将铁枪王彦章、北宋王安石、《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明朝一哥王阳明、传说中《金瓶梅》的作者王世贞。。。。。。。。这些统统都是太原王氏的后裔。

至现代,香港导演王晶、王家卫、歌后王菲皆自认为太原王氏的后人。

太原王氏的社会地位

在《虎啸龙吟》中,当柏夫人听说司马懿要夷太原王氏三族时表现出来的震惊,不光是因为太原王氏人丁兴旺,名人辈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太原王氏的社会地位极高,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层——世族集团。

大家都知道,古代选拨官员有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而科举是在隋炀帝手里才开始的,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朝廷选拨官员,依靠的是另一个制度,叫举贤,就是举荐贤良的意思。而名人辈出,又拥有良好家风,从小接受优质教育的豪门世族在举贤制度中自然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时的世族集团中,以太原王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五姓七族为首,而太原王氏是这五门七望中的翘楚。王氏的弟子门生遍布朝野,东晋衣冠南渡之后,满朝官员,有七成出自王氏,在当时有俗语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可见其势力之大。在隋之前,太原王氏一直为诸世族集团的首脑,没有任何一家豪门世族能与王氏相提并论。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柏夫人当时的震惊了,夷太原王氏三族,在当时来说,几乎就是把天捅了一个窟窿。即便是出身皇家的曹爽,其影响力也无法和太原王氏相提并论。

最后,以太原王氏中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作为结尾:王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期人,后人称之为“鬼谷子”!

标签: 太原王氏周朝

更多文章

  • 郯国存在了多长时间?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郯国,春秋战国

    郯国自周朝建国,立国800余年,是东部的偏远小国,治国者勤恳智慧,整个春秋时代没有加入任何军事同盟,不征伐他国,遇事艰忍,处事公正且讲大局。郯国离当年的政治经济中心遥远,西北的鲁国是离得最近的大国,东北面是莒国,过了莒国是齐国,南面是钟吾,也是一个小国,较少来往,再往南就是蛮荒之地了。交通与经济不如

  • 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滕国什么时候建立的?(温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滕国,春秋,温国

    滕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后分封自己的十四弟姬绣于滕(今山东滕州),是为滕叔绣。公元前414年滕国被越王朱勾所灭,不久复国。战国时期,宋康王称王,滕国被宋国灭掉。共传23世。古滕城是滕国的国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

  • 周朝诸侯国:虞国的建立与灭亡(温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虞国,周朝,温国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

  • 周朝诸侯国:曹国的发展史(温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国,周朝,温国

    曹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辖地为菏泽市定陶区、牡丹区、曹县等。《史记·管蔡世家》: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於曹,是为曹国受封之始。西周时,曹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春秋时,曹国与周围的

  • 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什么立即就衰落了呢?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国,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对于春秋五霸来说,按照时间顺序

  • 在大国的夹缝中,韩国是怎么消灭郑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灭郑,郑国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可谓是最弱小的一个,尤其是战国中晚期,基本上只看到韩国被揍,然后割地求和,而且不是依附于楚国,就是依附于齐国、秦国,基本上是在大国夹缝中讨生活。但是韩国也曾十分骁勇,尤其是吞灭当时的中等诸侯国郑国后,更是被称为“劲韩”“小霸”。那么,在当时情况下,在大国夹缝中的韩国到底是怎么灭掉这

  • 鄫国: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鄫国,周朝

    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终地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後,太子巫逃至鲁,其後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

  • 郑氏三公是谁?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氏三公,春秋

    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分别被郑氏后裔称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郑氏三公。郑氏三公像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城东南檀山、郑上路与310国道交会处的三角地带。郑桓公郑桓公姓姬,名友,周宣王同母弟。公元前806年,郑桓公被封于棫林(今陕西),国号郑,西周最后一个封国。周宣王死,周幽王

  • 春秋时期郑国首位国君:郑桓公的生平简介(郑氏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桓公,春秋,郑氏三公

    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前806年―前771年在位。前806年,受封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伯爵,故称郑伯友。前774年,担任周王室司徒。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

  • 罗马帝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罗马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公元前27年-公元68年),罗马帝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奥古斯都)所属的尤里乌斯家族借由联姻关系与克劳狄乌斯家族结合形成的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共传五位皇帝,依次为:屋大维(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接受元老院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