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什么立即就衰落了呢?是怎么衰落的

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什么立即就衰落了呢?是怎么衰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38 更新时间:2024/1/5 12:17:24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对于春秋五霸来说,按照时间顺序是齐国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也即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实际上,在齐桓公之前,郑国郑庄公就已经称霸中原了。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郑国,为何突然就衰落了?

首先,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对于郑国来说,和晋国、鲁国、卫国、燕国等诸侯国一样,都是周王室的后代。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跟随周平王东迁到虢郐之间(今荥阳市东京城遗址公园),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到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在周朝这一历史阶段,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有争议),公元前395年,建都郑(今河南新郑),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后,郑国迎来了自己的强盛阶段。

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后,郑国因为出力不少,所以获得了周王室的重用。在此基础上,郑庄公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比如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诸侯国。并且,郑庄公在位时的郑国,还帮助齐国抵抗了入侵的北狄。除此之外,郑庄公还和周王室的交战中赢得了胜利,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由此,郑庄公在位时的郑国,在春秋时期率先称霸,郑庄公也因此获得了“春秋小霸”的称呼。

不过,在郑庄公之后,郑国迅速衰落。在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的争霸战争中,郑国只能选择依附于其中的大国。及至战国初期,郑国被韩国消灭。那么,问题来了,郑国为什么会突然衰落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史料记载,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由此,内乱问题是导致郑国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在郑庄公之后,郑国几乎没有什么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这和齐桓公之后的齐国比较类似。

最后,郑国之所以能在郑庄公在位时称霸中原,是因为获得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彼时,晋国分成了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繁;楚国还没有北进中原,齐国也不够强大。在此基础上,郑国获得了称霸的短暂时机。不过,在此之后,晋国完成了内部的整合,并且兼并了众多诸侯国,而楚国也开始北进中原。对此,地处今河南省中部的郑国,因为地处四战之地,特别是加在晋国和楚国这两大强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扩张的空间。再加上齐国、秦国等大国的崛起,导致郑国的四面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如同战国七雄中的韩国,郑国的地理位置导致其难以扩张,并日渐衰落。

标签: 郑国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在大国的夹缝中,韩国是怎么消灭郑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灭郑,郑国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可谓是最弱小的一个,尤其是战国中晚期,基本上只看到韩国被揍,然后割地求和,而且不是依附于楚国,就是依附于齐国、秦国,基本上是在大国夹缝中讨生活。但是韩国也曾十分骁勇,尤其是吞灭当时的中等诸侯国郑国后,更是被称为“劲韩”“小霸”。那么,在当时情况下,在大国夹缝中的韩国到底是怎么灭掉这

  • 鄫国: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鄫国,周朝

    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终地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後,太子巫逃至鲁,其後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

  • 郑氏三公是谁?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氏三公,春秋

    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分别被郑氏后裔称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郑氏三公。郑氏三公像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城东南檀山、郑上路与310国道交会处的三角地带。郑桓公郑桓公姓姬,名友,周宣王同母弟。公元前806年,郑桓公被封于棫林(今陕西),国号郑,西周最后一个封国。周宣王死,周幽王

  • 春秋时期郑国首位国君:郑桓公的生平简介(郑氏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桓公,春秋,郑氏三公

    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前806年―前771年在位。前806年,受封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伯爵,故称郑伯友。前774年,担任周王室司徒。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

  • 罗马帝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罗马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公元前27年-公元68年),罗马帝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奥古斯都)所属的尤里乌斯家族借由联姻关系与克劳狄乌斯家族结合形成的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共传五位皇帝,依次为:屋大维(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接受元老院赐予

  • 罗马帝国第三位皇帝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三位皇帝卡利古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马,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卡利古拉,全名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拉丁语: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公元12年8月31日-公元41年1月24日),原名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日耳曼尼库斯(Gaius Julius Caesar Germanicus)

  •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二位皇帝 罗马帝国第二位皇帝提比略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马,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提比略,全名提比略·恺撒·(神君奥古斯都之子·)奥古斯都(拉丁语:Tiberius Caesar Divi Augusti filius Augustus,公元前42年11月16日—公元37年3月16日),原名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或提比略·尤里乌斯·恺撒(Tiberius Claudius Ne

  • 晚清时期淮军十大名将都有谁?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淮军,清朝

    上次达摩君给大家盘点了湘军十大名将,那今天咱就来说说淮军。作为晚清历史上另外一支重要的军事集团,淮军实际上脱胎于湘军,并在李鸿章的苦心经营下,逐渐超越了湘军,成为晚清政府最信赖的主要国防力量。那么,除了统帅李鸿章,淮军中又有哪些名将呢?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盘点晚清时期淮军的十大名将。张树声(1824

  • 在清末对外战争中,淮军和湘军的战斗力差距为什么会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淮军,清朝

    清末的淮军和湘军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们打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歼灭了北方的捻军,支撑着岌岌可危的大清长达数十年之久,在国内战场堪称“劲旅”。可到了对外作战中,两者之间的差距立马就凸显出来了。清末对外作战中,清朝取得了两次重大的军事胜利:一是左宗棠率领以刘锦堂部两万老湘军为主力收复新疆,为祖国收复了160

  • 失败的罗马军制改革——阿德里安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罗马帝国,阿德里安堡之战

    改革,一直都是帝国遭遇重大危机后的求生方式。强如罗马帝国,也不能例外。然而改革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反而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崩溃。公元3-4世纪的罗马军制改革,无疑就是越改越差的典型案例。改革的成果如何,在著名的阿德里安堡战役中,暴露无遗。颠覆性大改君士坦丁一世上位前 罗马出现了四帝相争的局面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