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69 更新时间:2023/12/9 8:25:34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位,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抢先打跑了太子昭。

第二天上朝,百官都来了,因为昨天夜里,都听到了大街上的跑步声、喊杀声,惊心动魄,知道出了大事。

百官诸大夫听了,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无诡并没受命册立,你们这不是在谋反吗?快快还我太子来!”

竖貂大喝一声:“今奉先君临终遗命,立长子无诡为新君,有不服者,剑下诛之!”

众人愤愤不平,当时就在朝堂之上乱嚷乱吵了起来。座中一人,愤然跃起,乃是大夫管平(管仲之子)大骂道:“老子今天先打死你这两个奸臣!”说着就举起牙笏,照着竖貂的脑袋顶门上一敲!

牙笏,就是官员上朝时捧在手里的那块板子,长两尺六,宽三寸,象牙或竹木做的,一敲就是一个大包。

竖貂呀的一声,好疼!一把揪住管大夫的衣领,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不松手。众官员们一拥而上,乱殴了起来,易牙大喝道:“甲士们!还不动手!平日养你们何用?”

于是,众甲士(小兵)都拔出武器来,将诸大夫(高官)好一顿乱杀乱砍!

就这样,双方在朝堂之上斗殴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寡不敌众,弱不胜强,当官的打不赢当兵的,都带着伤挂着彩,乱窜出去了。清点人数时,被当场打死了十分之三的官员。

易牙、竖貂见杀散了百官,就从官中扶出公子无造。来到新堂之上,蛋基即位。

易牙、竖貂、无诡几个人商量之后说,如今第一桩大事。就是为去世齐桓公发丧,然后再去慢慢收买人心。

已被拥立为新君的消息,就对公子潘(老三)说,太子昭肯定被无诡一伙瞻

算了,既然他可以自立为君,你凭什么不可以!走!

于是,他们带着家丁死士,赶到朝堂,与无诡等人大打出手。

老三骂老大不讲道理,但老大无诡这边的人比较厉害,占据了大殿,老三公子潘就去抢占右副也掏张卓子挂上大印,宣布自己才是齐国新君,开始亲政。

不一会儿,老四公子商人也带着他的人赶来了,见老大占了大段,老三占了右殿,他就马上抢下左殿,也搬张桌子,自立为君。

就在这时,老五公子元也带着他的人赶来了,他势力最小手下也没什么兵,他就把宫女中个子大的都挑出来,一人发一副盔甲,充当甲士。赶来相争。

这样,齐桓公的六个儿子中,老二太子昭已经逃出国了,老六公子雍最小,还在吃奶,所以这两个没参战。其他四个公子,就在朝堂上较劲,都说自己才是齐国的新国君。

一天之中,四位国君同时开张,挂牌营业了。正所谓“四虎争残肉,哪个肯松口”。

兄弟四个都不肯退让,僵持了好久好久。

因为都说自己是齐国国君,而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才相互妥协、既然大家都是先君的亲生骨肉,家产谁没有份呢?咱亲兄弟,也不必自相残杀了,免得外人笑话。

如果太子昭回来了,那咱们就都没理由和他争了,他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君,我等甘愿为臣。

如果太子昭不回来,那咱们就不如把齐国均分了,划作四份,大哥先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按顺序拿。老六还小,咱先别管他。

大家都同意了,这样才叫公平。

正在这时,后边传来一股特殊的腐臭味。

原来,四位公子一直顶牛,互不相让,都怕别人当了国君,不知不觉已长达六七十天之久,齐桓公的尸体挺在那里根本无人收殓,已经腐烂了,这才被人们发觉。

这时,国氏、高氏两家大夫来了,他们也就是当年扶立齐桓公上台的家族。高氏说,既然你们都是先君的继承人,怎么这么不孝顺呢?你们还是先把老爸的遗体安葬了,再去闹吧。

于是,四位公子幡然醒悟,马上又去抢夺齐桓公的尸体,个个争当孝子。

最后,尸体被大哥无诡抢去了,草草掩埋后,他就成了孝子。

下葬的时候,无诡放声大哭道:“我是个不孝之人呀!我的罪过大于天呀,这并不是我存心不管死去的老爹呀,这都是他们三个弟兄把我逼成这样的呀!”

按《左传》上记载的时间:“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已夜殡。”从十月乙亥日到十二月甲戌日,为整整六十天。十二月乙亥,就是第六十一天了。乙亥赴,赴就是“讣”的意思,通告的意思,齐桓公死了六十一天,才正式对外发布他的死讯。

从乙亥到辛已,又是六天,也就是说,齐桓公死后的第六十七天,才下葬,尸体早就腐烂得不成形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一般都把齐桓公的悲剧归为道德范畴——是儿孙不孝导致的。这个理解其实比较肤浅,没从制度层面进行剖析。

纵观齐柜公一生,尊王攘夷,极力维系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但他最后恰恰死在了分封制的弊端上。

虽然分封制自有他的好处,但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三个弊端:

一是实力分散,不能强权集中,这样就容易陷入君权虚弱的状态。易牙竖貂一旦得势,也就敢于凌驾于国君之上。

二是过于平均,容易制造内乱。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以前几乎近似于平起平坐,都有一定的继承权,当突遇巨变时,也就只好像分家产一样把齐国均分了才为上策。

三是分封制只有向外面扩张分封时,才会越来越强大;若无能力向外发展,只在内部盯着老祖业瓜分,那用不了几代就越分越小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程普与周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系不好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瑜,三国,野史秘闻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魏、蜀、吴三方势力共同占据了荆州七郡。其中南郡的势力最为复杂,孙权占据着南郡的江陵,曹操占据着南郡的襄阳,刘备则在南郡南岸的公安驻扎。在这种三方势力混杂交错的环境之中,周瑜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压力倍增,这也是加速周瑜病逝的一个主要因素。周瑜病逝之后,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对他进行了一

  • 李陵容为什么会被丈夫嫌弃?靠儿子逆袭成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陵容,晋朝,风云人物

    晋惠帝的首任皇后贾南风以相貌丑陋、心如蛇蝎而闻名,无独有偶,在两晋年间还有一位后妃的长相可跟她相提并论,此人便是东晋孝武帝的生母、“丑娘娘”李陵容。因为长相奇特,李陵容还曾被讥讽为昆仑奴(黑人),所以她又被称为“黑人皇后”。那么,这样其丑无比的女子,是如何一路逆袭成为太后的呢?李陵容出身、生年、籍贯

  •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的转折点,它成就了晋文公什么美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晋文公在春秋时期是五霸之一,也是最少争议的一个五霸,这就是传说中的“齐桓晋文”。不过,晋文公却也干了一件不太符合霸主道德规范的事,那就是骗了楚成王。关键是这件事却被美化成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到退避三舍还是当初晋文公在流亡的时候的故事。当时晋文公重耳

  • 什么是扬州之战?其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扬州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扬州之战是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城池守卫战。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暴发太子案,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

  • 道光帝最宠爱的女儿:揭秘固伦寿安公主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她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女儿,是大清最幸福的皇后之女,可惜却红颜早逝,年仅35岁就去世了,此人便是固伦寿安公主!今天来说说固伦寿安公主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固伦寿安公主的母亲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孝全成皇后,她的封号在历代大清皇后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孝全成皇后一生育有一子二女(爱新觉罗·奕詝、端

  • 此人将妻子卖掉,结果后来妻子当上了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娥,宋朝,野史秘闻

    龚美非常贫穷。有次他资金实在周转不开,于是决定把妻子卖进王府。做完这件事之后,他非但没有心理压力,还安慰自己,说这是两全其美,不但能改善妻子的生活,还能让自己手头更宽裕。龚美的妻子名叫刘娥。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家道中落,所以她只得嫁给一贫如洗的龚美。刘娥非常美丽,因此被赵王府的管家相中,想要把

  •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德宗,唐朝,风云人物

    01早夭的胜利众所周知,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两大政治问题,贯穿了几乎整个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而如果细究将会发现,唐德宗朝,这两个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德宗经历过被安史叛军追逐的黯淡时刻,自知藩镇问题不可姑息,于是在初政时便向割据河朔的藩镇集团开战。战事一开始颇为顺利,后来便陷入僵局,因为原先忠于唐

  • 成语梅开二度 “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虽然“梅开二度”常常被人们滥用、误用,各种低级庸俗的书刊中常用此词描写男女一夜之间再度欢好。尽管是这样的理解给我梅开二度增添不少的俗气,这个词很少在雅致场合使用,可见人们不太乐意使用。其实,该词语最初并无不雅之意,如此被人们误用,真

  •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真是假?司马懿比诸葛亮更厉害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战史风云

    空城计,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空城计》是三国非常著名的一个桥段。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一座空城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那空城计是否真实存在?司马懿为何故意中招?我们从三个不同方面来分析:一: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见好就收我曾经读过一本跟司马懿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书籍,其中就说到空城计。诸葛

  • 古代皇室都会抓奶娘养育皇子皇孙 她们的下场到底有多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奶娘,历史解密

    古代社会十分的封建,国家又施行了中央集权的皇帝制,这就导致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十分的困难,很多太过于穷苦的人家的女主人也只有选择去富人家当奶娘赚钱补贴家用,这在古代尤为常见。古代的大户人家家里总会有几个奶娘,这些大都是穷苦人家刚生完孩子的妇女,为了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只有去有钱人家当奶娘。不仅是有钱人家会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