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田单即墨之战的经过与结果如何?该怎样评价即墨之战?

田单即墨之战的经过与结果如何?该怎样评价即墨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3/12/15 15:29:24

田单即墨之战的背景是怎样的?即墨之战结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田单即墨之战简介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

即墨之战的背景

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接连攻下临淄,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

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即墨之战的经过

一、两军对峙

当时楚国又出兵,名为援助,实为攻击,楚国大将淖齿弑杀齐湣王,前283年,齐国大臣王孙贾等杀死淖齿为齐湣王报仇,立齐湣王之子田法章为王,是为齐襄王,死守莒城以抗燕军,并号召民众起来抵抗。即墨大夫出战阵亡。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

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抵抗,双方交战五年。乐毅强攻不克,只好包围城市。即墨军民在守将战死之后,共推齐宗室田单为将,坚守抵抗燕军。此攻防战被称为即墨之战。

燕军围攻莒和即墨一年未下,乐毅遂改用攻心战,命燕军撤至距两城九里的地方设营筑垒。并下令凡城中居民有出来的不加拘捕,有困难的予以赈济,以争取齐民。如此相持三年之久,两城依然未被攻下。

二、火牛阵

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田单使用反间计,使得乐毅被废除职务,燕惠王改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乐毅被迫出奔赵国。骑劫到任后,即一反乐毅的做法,对即墨实施强攻。由于齐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仍未能奏效。

田单佯装神来助齐,以振奋城中军民人心,果然激发人心。其后,田单又用激将法,宣称齐人怕被劓刑,结果骑劫把齐人俘虏、降者处以劓刑,不知已经激怒了齐人之心。

田单又宣称齐人怕先人的坟墓被掘出来,并火烧尸体,若然这样做,齐人必定投降,结果骑劫再度中计,在城外掘坟焚尸,结果再激发人心,齐兵的怒气更盛。

其后,田单佯装城中军力虚弱,他先命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少壮已伤亡殆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快要投降的样子,然后派人向燕军诈降,并送金、降表出城,要求破城不要掳掠,骑劫第三次中计,燕军信以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松懈了。

此时田单趁机收集牛只,聚得千余只,画上五花彩纹、披上土黄色绸缎、牛角扎了刀和牛尾绑了用油浸过的苇草。田单凿开城墙十余口,于夜间布置好,准备了五千士兵,准备好了就放牛出城并且点火在它们的尾,牛只疼痛不已,猛力向前冲,突袭燕营,齐壮士五千随后冲杀。

燕军将士见此,以为神兵天降,田单又聚集妇孺齐敲铜器战鼓,声音震天动地,吓得燕军将士溃不成军,骑劫亦死于乱军之中,田单率兵乘胜追击,收复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打败了燕军,燕军一直溃逃到河上。

田单收兵,迎接在莒被拥立的齐襄王入都临淄为齐王,因功被封任为相国,名为安平君,又加封夜邑(今山东掖县)万户,死后葬于安平城内。

即墨之战结果如何?

济西之战,乐毅采用诱齐攻宋策略,形成了天下攻齐的有利形势。在作战中又抓住强弱已经发生变化的有利时机,乘胜追击,直捣齐都,因而取得了重大胜利。而齐湣王自恃强大,穷兵默武,四面树敌,落入燕国圈套而不自知。

当五国联军攻齐时,仓促应战,过早地集中主力与强大的联军交锋,因而惨败,几致亡国。而在即墨之战中,齐军却能先坚守后反攻,最终一举击败燕军。齐军的胜利。

一是因为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二是燕军攻占坚城的力量不足,准备也不充分;三是齐将田单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即墨军民的支持。四是田单善施奇谋妙计。

他先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去了最难对付的乐毅,又针对骑劫警惕性不高,燕军士气不振的弱点,以诈降手段造成敌人错觉,使之麻痹松懈。

然后实施夜间奇袭,出其不意地击破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打胜了反攻初期的关键性一仗,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在齐国民众的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打败燕军、恢复齐国的光荣胜利。

如何评价即墨之战?

此战,田单智谋超群,在国破城围、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坚守孤城,麻痹燕军,积极创造反攻条件。在时机成熟时,充分运用机动性、突然性、杀伤力和心理威慑诸因素,以“火牛阵”进行夜间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胜燕军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燕军分兵多路攻齐,发展过快,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充分;田单巧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去最难对付的乐毅,也是原因之一。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抢先打跑了太子昭。第二天上朝,百官都来了,因为昨天夜里,都听到了大街上的跑步声、喊杀声,惊心动魄,知道出了大事。百官诸大夫听了,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无诡并没受命册立,你们这不是在谋反吗?快快还我太

  • 程普与周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系不好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瑜,三国,野史秘闻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魏、蜀、吴三方势力共同占据了荆州七郡。其中南郡的势力最为复杂,孙权占据着南郡的江陵,曹操占据着南郡的襄阳,刘备则在南郡南岸的公安驻扎。在这种三方势力混杂交错的环境之中,周瑜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压力倍增,这也是加速周瑜病逝的一个主要因素。周瑜病逝之后,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对他进行了一

  • 李陵容为什么会被丈夫嫌弃?靠儿子逆袭成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陵容,晋朝,风云人物

    晋惠帝的首任皇后贾南风以相貌丑陋、心如蛇蝎而闻名,无独有偶,在两晋年间还有一位后妃的长相可跟她相提并论,此人便是东晋孝武帝的生母、“丑娘娘”李陵容。因为长相奇特,李陵容还曾被讥讽为昆仑奴(黑人),所以她又被称为“黑人皇后”。那么,这样其丑无比的女子,是如何一路逆袭成为太后的呢?李陵容出身、生年、籍贯

  •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的转折点,它成就了晋文公什么美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晋文公在春秋时期是五霸之一,也是最少争议的一个五霸,这就是传说中的“齐桓晋文”。不过,晋文公却也干了一件不太符合霸主道德规范的事,那就是骗了楚成王。关键是这件事却被美化成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到退避三舍还是当初晋文公在流亡的时候的故事。当时晋文公重耳

  • 什么是扬州之战?其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扬州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扬州之战是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城池守卫战。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暴发太子案,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

  • 道光帝最宠爱的女儿:揭秘固伦寿安公主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她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女儿,是大清最幸福的皇后之女,可惜却红颜早逝,年仅35岁就去世了,此人便是固伦寿安公主!今天来说说固伦寿安公主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固伦寿安公主的母亲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孝全成皇后,她的封号在历代大清皇后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孝全成皇后一生育有一子二女(爱新觉罗·奕詝、端

  • 此人将妻子卖掉,结果后来妻子当上了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娥,宋朝,野史秘闻

    龚美非常贫穷。有次他资金实在周转不开,于是决定把妻子卖进王府。做完这件事之后,他非但没有心理压力,还安慰自己,说这是两全其美,不但能改善妻子的生活,还能让自己手头更宽裕。龚美的妻子名叫刘娥。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家道中落,所以她只得嫁给一贫如洗的龚美。刘娥非常美丽,因此被赵王府的管家相中,想要把

  •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德宗,唐朝,风云人物

    01早夭的胜利众所周知,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两大政治问题,贯穿了几乎整个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而如果细究将会发现,唐德宗朝,这两个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德宗经历过被安史叛军追逐的黯淡时刻,自知藩镇问题不可姑息,于是在初政时便向割据河朔的藩镇集团开战。战事一开始颇为顺利,后来便陷入僵局,因为原先忠于唐

  • 成语梅开二度 “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虽然“梅开二度”常常被人们滥用、误用,各种低级庸俗的书刊中常用此词描写男女一夜之间再度欢好。尽管是这样的理解给我梅开二度增添不少的俗气,这个词很少在雅致场合使用,可见人们不太乐意使用。其实,该词语最初并无不雅之意,如此被人们误用,真

  •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真是假?司马懿比诸葛亮更厉害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战史风云

    空城计,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空城计》是三国非常著名的一个桥段。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一座空城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那空城计是否真实存在?司马懿为何故意中招?我们从三个不同方面来分析:一: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见好就收我曾经读过一本跟司马懿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书籍,其中就说到空城计。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