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问鼎中原的故事究竟讲的是哪位帝王的故事?

问鼎中原的故事究竟讲的是哪位帝王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3/12/25 12:01:05

九鼎是夏朝的夏禹在治水时得到了民众的厚爱,各个诸侯都拥戴他,夏禹把进贡的铜材做成了九鼎,九鼎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历代来都是把九鼎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象征天子的尊严,位的神圣不可侵犯,从来都是像神明一样来进贡的,不容许任何人过问。楚成王即位之后,楚国的实力不断的强大,楚成王对内进行改革政治,多外进行讨伐叛乱者,不断向中原地区用兵,与晋国争夺中原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06年,楚成王借口以讨伐蛮族为理由率领军队来到了周国的境内,并在周国的境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日益衰落的周国看到楚国的军队来到周国的境内当然非常的惶恐,周定王派善于辩论的王孙满去会见了楚成王。楚成王一见到王孙满就劈头盖脸地对王孙满进行询问,他还特意询问了周鼎的重量大小。王孙满知道他的用意,九鼎乃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询问九鼎是在窥视中原,想与周定王平分中原。

公孙满知道他的用意之后,便对他说:“国家的兴亡并不是九鼎的大小重量所能决定的。”楚成王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当然是非常不甘心的,于是就告诉公孙满他们楚国所折下的兵器都能铸成一个九鼎了。可见,楚成王是非常的嚣张,多中原的地位觊觎已久。但是,公孙满并不是楚成王一个威胁就能使他屈服的,之后他又列举了九鼎的来历和九鼎的相传的经历,让楚成王明白所拥有九鼎的人一定是有德的贤君,并不是有材料就能够随便拥有的。楚成王在听了公孙满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悻悻地离开了。

问鼎中原中的问是指询问的意思,鼎是指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地方,特指疆土领域。问鼎中原是指企图夺取天下,夺权政权的意思。问鼎中原在现在的汉语意思为比喻有私心,想要占为己有。古代的时候,夏禹铸造了九鼎来代表自己统治的九州,也同时代表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以九鼎为传国的重要的器物,九鼎为得天下者所拥有。那时的九州分别为豫州、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幽州,因此九鼎为豫鼎、翼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雍鼎和梁鼎。

问鼎中原是出自于《左传》中的典故,鲁宣公三年,楚庄王借口以讨伐入侵者为借口把军队开到了洛阳,在周国的境内开始了他自己的阅兵仪式。刚即位不久的周定王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就派王孙满去与他会面。楚庄王一看到王孙满便询问他关于周鼎的轻重大小的情况,王孙满十分有耐心地恢复他说:“一个国家的兴亡不在于鼎的轻重大小。”楚庄王对于王孙满的回答非常不满,于是就对他说:“你们周国不要因为自持有九鼎就觉得可以得天下了,楚国折下来的锋刃,足够能铸成九鼎了。”王孙满面对楚庄王咄咄逼人的气焰,他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绕过楚庄王的话锋,谈了九鼎的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让楚庄王无话可说,最后只好选择离开周国去讨伐郑国

标签: 问鼎中原

更多文章

  • 户部尚书和太子太师都是从一品,哪个的地位更高?(东宫三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子太师,明朝,东宫三师

    “太子太师”、“户部尚书,这两个官职,在中国官制中,都是很早出现的。不过,为了更好的比较,我们把时间设定在清朝。当时”太子太师“跟”户部尚书“都是从一品的官衔。这在清代的官场中,已经是很高的官衔了。因为,从一品再往上的官衔,只剩下正一品了。虽然都是相同官衔,名义上都是相同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位级

  • 中国古代“东宫三师”指的各是何种官职?都有何种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东宫三师

    我们通常所说的“东宫三师”其实指的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官职,而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种官职的并称,官属从一品。顾名思义,“东宫三师”都是东宫官职,主要负责教导辅佐太子,其中太子太师主要教文,太子太傅主要教武,而太子太保则负责保护太子安全。太子作为皇帝选定国家的继承人,他的选举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

  • 秦国君主有哪些?至少有两人的重要性超过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君主,秦朝

    秦国在战国后期是诸国霸主,尤其是在秦始皇时期,更是一统六国,成为天下唯一的霸主,之后北逐匈奴,夺取河套之地,南伐百越,扩地近百万平方公里,也因此让秦始皇成为千古第一帝,不管历史对其是褒是贬,都无法磨灭他对华夏的功绩。但是在秦国历史上,真正伟大的君主共有五位,其实说白了,秦始皇的确不凡,但更多的是站在

  • 纷繁复杂的战国中,为什么说只有秦国君主才是贤能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君主,秦朝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产生了无数位的君主,他们之中有贤能英明的,也有昏庸无能的。但这个国家产生的君主却大多贤能,没有几个昏庸之人,可能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就是秦国。下面就来看看为什么秦国能够产生这么多贤能的君主。有人认为秦国只传了两世就灭亡了,那只能说你还不太懂历史。秦国的历史是非常救援的,秦国

  • 秦惠文王嬴驷一生:秦国君主嬴驷被放逐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君主嬴驷被放逐过吗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惠文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商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隐忍卧床十年 诛灭曹爽三族(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曹爽,高平陵事变

    只要我们拭去尘埃,用心观察,许多事情或许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板上钉钉。历史的另外一副面容值得我们探究、深思。说起三国,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奸臣形象,除了曹操,大概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挨骂,主要归因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他的子孙当了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另一个就是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之变,要从公元239年讲起。这

  • 司马懿真是个大奸臣吗?高平陵之变或难得此结论(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曹爽,三国,,高平陵事变

    只要我们拭去尘埃,用心观察,许多事情或许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板上钉钉。历史的另外一副面容值得我们探究、深思。说起三国,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奸臣形象,除了曹操,大概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挨骂,主要归因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他的子孙当了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另一个就是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之变,要从公元239年讲起。这

  • 司马懿:司马家族怎么在高平陵事件之后走向皇权(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懿,高平陵事变

    三国最后尽归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可谓是三国中得益最多的。最主要是司马家族人才倍出,而且懂得忍,司马家族忍过了曹操时代,也忍过了周瑜时代,最后连智慧无双的诸葛亮也忍了过去,到三国的最后,几乎没人可以跟司马家族匹敌了。在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皇帝依然高高在上,这表明司马懿与帝国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

  • 清朝的六部尚书官职是几品 相当现在的哪一个职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明朝,六部尚书

    清朝的统治模式基本沿袭明朝,称之为“清承明制”,包括官职体系。清朝的官职体系中,六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于隋朝时期,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三省六部制,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上千年都没有变过,那清朝的六部尚书是几品官?又

  • 清朝六部尚书和总督相比 谁的权力更加大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六部尚书

    清朝尚书是清朝朝廷中央的六大部部长,清朝的尚书与明朝有一些不同,清朝的六部尚书是有十二个人的,这十二个人有六个是办实事的汉人大臣,有六个人是基本不办事情的满人贵族。而清朝的总督是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重臣,手中牢牢掌握着1到3个省的权力,在他们的管辖区域内,除了皇帝,没有人的声望、权势能超过他们,他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