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岗五虎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怎么死的

瓦岗五虎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35 更新时间:2024/1/9 1:44:35

瓦岗军是隋末起义军中举义较早、发展最快、势力最强大的三大义军之一。它的创始人是翟让,跟着他一起创业的还有单雄信、徐世勣等人,他们都是瓦岗军中的核心力量。起初,瓦岗军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和梁郡边界,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杀富济贫,曾多次击败隋军围剿,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后来,隋朝贵族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因参加杨玄感反隋活动失败,而跑过来投靠,得到了翟让的收留。

李密非常有战略眼光,而且精通兵法,在他的计谋下多次打败隋军,慢慢的在瓦岗军中建立了一定的声望。但是在黑石大捷之后,李密杀害翟让,导致瓦岗军离心离德。后来李密又因为利益投降了隋朝的皇泰主,彻底让瓦岗军失去了方向。要知道瓦岗军起义的初衷就是反隋的,现在却投靠了隋皇泰主,这导致瓦岗军军心涣散。没多长时间瓦岗军就彻底崩溃,一部分投靠了李渊,一部分投靠了王世充

而在瓦岗军中有“瓦岗五虎”,他们是瓦岗寨武力最高的五个人,他们五人的情谊也非常好,情同手足,但是最后他们因为瓦岗寨的崩溃却投靠了不同的主子,他们最后面临了怎么样的命运?结局又如何呢?首先我们来介绍下瓦岗五虎都是谁。他们分别是单雄信、秦琼王君可王伯当、裴元庆,那么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单雄信在李密投降李渊的时候离开了瓦岗军,投靠了王世充。王世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单雄信,并封单雄信为大将军。武德三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带着单雄信投降了。而单雄信曾经有一次想杀李世民,最后被徐世勣制止了,可能因为这次事件让李世民怀恨在心,王世充投降后,李世民就让人处死了单雄信。

而秦琼投靠李世民后为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逝,死后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王君可在李密夺权以后就不想干了,自己跑到家清闲去了,把自己的武艺都传给了儿子。后来罗通扫北受困在青石山,程咬金单骑跑出,偶遇王君可和薛英。程咬金在薛英面前羞臊了王君可一顿,并且将王永安带走投奔唐营,解了青石山之围。而王君可跑到唐营去找自己的儿子,最后却被咬金和罗通设计,留在了军中,后被封为大唐掌国公。唐太宗东征辽东,王君可随军出征,留在狮子口看守战船,不幸受了风寒,病逝于军中。

王伯当是李密的忠实粉丝,李密在搞垮了瓦当降唐后有反唐,而王伯当再跟着李密一起,最后李密战败被杀,王伯当誓死不降,被唐军杀害。

最后一个裴元庆是瓦岗五虎中武力最高的一个,在隋唐时期武力排名第三,但是在和新文礼交战的时候被引诱到庆坠山,死在了火雷阵中。真是可惜了。瓦岗五虎中只有秦琼的成就最高,结局最好,其他的都可惜了。

标签: 隋朝瓦岗寨瓦岗五虎

更多文章

  • 他是瓦岗五虎将之一 最后为何成了“道家仙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谢映登,瓦岗五虎

    在西安骊山西绣岭有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明圣宫,主奉谢映登仙祖。该“宫殿”毁于唐末兵火,九十年代初,台湾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七百余道教信士,为报谢仙祖保佑之恩,表达爱国之情,发愿集资近五千万元,历时十年才完成。实际上,在台湾民众中,谢仙祖也有广泛传播,如台北市新店青潭里就有一座专门祀奉这位道教仙人,气

  •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吐蕃国师鸠摩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鸠摩智,国师,吐蕃

    鸠摩智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虚拟角色。人称”大轮明王“,北宋时代吐蕃国国师,鸠摩智醉心于武功绝学,挑战大理、少林。巅峰期的鸠摩智与慕容博、萧峰、萧远山被金庸小说读者誉为“天龙四绝”,是《天龙八部》里面的绝顶高手之一。最终因走火入魔功力被段誉吸走而武功尽失,但因祸得福,由此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

  • 准噶尔汗国当年能强到什么程度 最后用了两位皇帝才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康熙,准噶尔汗国

    我们都知道,根据历史的记载康熙的庙号是“圣祖”。然而清朝的开国皇帝并不是康熙,而且康熙也不是第一位皇帝,这里的第一个皇帝是指入关后。说到这里,或许就有人困惑不解了,然而小编想说的是,康熙之所以庙号能称为圣祖,一定是有道理的。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庙号是与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所做的贡献是有关系的。回顾康熙的一生

  • 为什么清朝三代皇帝用100年也要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准噶尔汗国

    1757年,清军终于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平定天山南北。时隔1000多年,西域终于再次回到了中原帝国的怀抱!从康熙时代与准噶尔汗国交手开始,到乾隆时期清朝彻底消灭准噶尔,三代清朝皇帝前后用了100多年的时间,终于彻底消灭了威胁清朝西部安危的巨大威胁,也昭示着清朝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原帝国生存发展的游牧民族

  • 秦始皇大一统时其他国家在干嘛?日本处于“弥生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弥生时代,日本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像一个缩小版的世界史,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自身的文化不仅彰显出文明古国特有的独特魅力,更在其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才会有“世界离不开中国”一说。但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去的历史也在滚滚红尘中随历史的车轮去向

  • 日本历史的开端,弥生时代的来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弥生时代,日本

    在几十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开始往朝鲜迁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开始迁徙到日本。日本民族就是以这些迁徙人为主,又融合了蒙古人、中国古代中原人、马来人等演变而来的。弥生时代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终于公元三世纪。弥生文化和绳文文化显然不是继承关系,是什么让日本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呢?这

  • 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弥生时代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弥生时代,日本

    弥生时代(やよいじだい)公元前300-公元250年 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其文化称弥生文化。1884年这种陶器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弥生时代在绳文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存在。可分前、中、后期。弥生文化是在绳纹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大陆(包括中国和朝鲜半

  • 三国中曹操和张鲁的阳平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阳平关之战

    建安十三年,张松前往许昌请曹操发兵攻打汉中,以解除张鲁对益州的威胁,曹操当时拒绝了。曹操并非不想取汉中,而是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匆忙发兵有害无益。此后,曹操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只等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如果攻打汉中张鲁,曹操最担心的是江东孙权乘机进攻合肥,西凉韩遂和马超也有趁火打劫的可能性,所以攻打汉

  • 阳平关之战在三国历史上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阳平关之战

    三国时期,在阳平关发生过数次攻防作战,其中曹操和刘备的进攻是从西向东,而钟会的进攻则是相反,是从东向西攻关的。曹操在强攻失利之后,用计夜袭,才取得成功,而刘备则一味强攻,虽然兵力优势,但是依然不能夺取阳平关。反观钟会,则很轻易地就攻占了阳平关,虽然有蜀将先投降的影响,但是阳平关西侧险要、东侧并不利于

  • 三国中阳平关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阳平关之战

    阳平关之战是蒙古窝阔台汗八年(宋端平三年,1236年)九月,在蒙宋战争中的窝阔台攻宋之战里,蒙古军于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老勉县)全歼曹友闻军的作战。背景窝阔台汗八年九月,阔端率蒙古、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等民族军号称50余万,分兵两路再次攻宋四川,合击成都。一路由宗王末哥率领攻宕昌(今属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