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曹操割发代首简介

三国演义中曹操割发代首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13 更新时间:2024/1/9 2:27:07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们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翼翼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成语解释

字面意思:把头发割了代替砍头。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割发可以算是不孝之大罪,所以曹操就在军前割发代首以明军纪。已经演变为对中国贪官污吏的处罚捉小放大的调侃。

这个故事曾被当作曹操严于律己的事迹而流传,但从现代的眼光看看,这种场景却是特权的彰显。

如今,不少官员也玩起了割发代首的游戏,当违反了纪律甚至法律时,只是象征性地道个歉或以内部处分形式代替法律的惩罚,个别被免职的倒霉蛋,风头一过就又走马上任。在这种特权之下,普通公众自然是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正如曹操的马是因受了惊才犯错,情有可原,谁又没有“割发代首”的可原之“情”呢?

真实故事

给《三国演义》注解的纶和毛宗岗父子看到这里大骂曹操真是“奸雄”:好你个曹操,死刑你就这样给免了!

其实毛氏父子的言论是不对的,其实这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叫做“髡(kūn,音昆)刑”。我们知道,古代人都是长发,用簪子固定住。而短发的只有一种人:奴隶!古代越国人都是短发,所以被说是野蛮人,在中原人看来,短发是低贱的象征。包括曹操手下的崔琰就被曹操罚为奴隶,但是不可能会真的让堂堂一个士人去挖煤吧!他受的刑罚正是这种刑。

这种刑罚对人身没有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极大处罚,尤其在古代,阶层分工明显,这种刑罚施予到士人身上,更胜于杀掉他! [1]

曹操没有杀掉崔琰而仅仅是对他施予这种刑罚,由此可见一斑。而另一方面。曹操身为一个君主,能够自己将自己处以奴隶的刑罚,这也算是很少见的了。

另外, 自汉代,儒家便是主流,而儒家思想其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由此可见,在当时,割发是非严重。

至此,曹操手下“众军皆惊”,没有一个敢违背曹操命令的。

标签: 割发代首

更多文章

  • 曹操之“割发代首”前后辩:究竟是不是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的大墓被发现、发掘之际,想起了“割发代首”的故事。拉来一议,说是赶时髦也罢,说是有感而发也罢。网络配图割发代首一事,从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瞒传》,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有记载或渲染,说明确有其事,只是立场与态度,《曹瞒传》与《三国演义》不尽相同。前者只是客观描写;后者则有明显贬抑,

  • 三国历史故事:割发代首,曹操没有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割发代首

    建安三年(198年)夏,曹操亲率大军,兵发宛城讨伐张绣。此时麦子已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有了最高指示,谁也不敢拿脑袋开玩笑,经过麦田时,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不敢践踏。恰在此时,地里倏地飞起一只斑鸠,曹操的坐骑受到惊吓,窜进麦地,踩倒了一片麦子。曹操随即

  • 明朝跟李氏朝鲜的关系如何?只是名义上的邻国”(朝鲜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氏朝鲜,朝鲜,朝鲜王朝

    朝鲜,在现在观念里通常被称之为“小中华”,然而我们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这个所谓的小中华,实际上自四世纪以后,除唐朝初期中原王朝因高句丽而派遣军队进入东北亚,而和朝鲜半岛国家新罗、百济有过短暂接触外,长期与中原王朝并非实质上的邻国,中国这个大中华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其实极为有限。而唐朝占领百济而建立的熊津

  • 韩国古装剧背景为什么大多在李氏朝鲜时期?原因是什么(朝鲜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氏朝鲜,朝鲜,朝鲜王朝

    最开始受韩流影响的时候,韩国可在我们国家刷了不少好感度。那段时间很多人都爱好听韩国的音乐,看韩国的电视剧。不过后来就发生了一些事情,这就让我们的爱国心爆发,最后韩国对我们在文化上的影响也就一下子褪去了。说到韩国的古装电视剧,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电视剧几乎都拍在李氏朝鲜的时候,这就让

  • 李氏朝鲜与明清时期的往来如何?北京最大的朝鲜使馆有150间房间(朝鲜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氏朝鲜,朝鲜,朝鲜王朝

    神话时代的檀君朝鲜并不事实存在,商纣王叔父开创的箕子朝鲜才应是朝鲜有史记载的开端,李朝时期的朝鲜人便是以“箕圣国”来称呼自己的国家。箕子朝鲜延续千年之后,在西汉初年被燕国将军卫满推翻,所建立的“卫氏朝鲜”随后又被汉武帝征服,朝鲜于是成为大汉帝国的领土,进入汉四郡时代。东汉之后的中原大地在数百年的漫长

  • 西周、东周、西周国和东周国都是什么?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周国

    我们在阅读先秦历史书籍或者资料的时候,经常见到西周、东周、西周国和东周国这样的称呼,有时候会感觉很困惑,为什么有西周还有西周国,东周和东周国又是什么关系,东周时期怎么有出现西周国了等等?今天我们试图用简练的文字来描述一下,解开大家的困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西周是周文

  • 瓦岗五虎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瓦岗寨,瓦岗五虎

    瓦岗军是隋末起义军中举义较早、发展最快、势力最强大的三大义军之一。它的创始人是翟让,跟着他一起创业的还有单雄信、徐世勣等人,他们都是瓦岗军中的核心力量。起初,瓦岗军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和梁郡边界,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杀富济贫,曾多次击败隋军围剿,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后来,

  • 他是瓦岗五虎将之一 最后为何成了“道家仙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谢映登,瓦岗五虎

    在西安骊山西绣岭有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明圣宫,主奉谢映登仙祖。该“宫殿”毁于唐末兵火,九十年代初,台湾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七百余道教信士,为报谢仙祖保佑之恩,表达爱国之情,发愿集资近五千万元,历时十年才完成。实际上,在台湾民众中,谢仙祖也有广泛传播,如台北市新店青潭里就有一座专门祀奉这位道教仙人,气

  •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吐蕃国师鸠摩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鸠摩智,国师,吐蕃

    鸠摩智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虚拟角色。人称”大轮明王“,北宋时代吐蕃国国师,鸠摩智醉心于武功绝学,挑战大理、少林。巅峰期的鸠摩智与慕容博、萧峰、萧远山被金庸小说读者誉为“天龙四绝”,是《天龙八部》里面的绝顶高手之一。最终因走火入魔功力被段誉吸走而武功尽失,但因祸得福,由此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

  • 准噶尔汗国当年能强到什么程度 最后用了两位皇帝才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康熙,准噶尔汗国

    我们都知道,根据历史的记载康熙的庙号是“圣祖”。然而清朝的开国皇帝并不是康熙,而且康熙也不是第一位皇帝,这里的第一个皇帝是指入关后。说到这里,或许就有人困惑不解了,然而小编想说的是,康熙之所以庙号能称为圣祖,一定是有道理的。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庙号是与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所做的贡献是有关系的。回顾康熙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