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粹德国陆军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简介 库尔特·蔡茨勒是如何得到希特勒垂青的(纳粹德国)

粹德国陆军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简介 库尔特·蔡茨勒是如何得到希特勒垂青的(纳粹德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3/12/4 17:29:42

纳粹德国陆军参谋长,二级上将。生于勃兰登堡的科斯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国防军供职,是出色的参谋机动作战专家。1937年为陆军总司令部上校,入侵波兰时为上校参谋。1940年在法国战场服役.为克赖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集群参谋长。次年为第一装甲集群参谋长,晋升少将。1942年被希特勒提升为步兵上将,接任哈尔德将军的总参谋长职务。不久,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团军被迫投降。1945年被解职。

简介

库尔特·蔡茨勒,纳粹德国陆军参谋长。生于勃兰登堡的科斯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作战勇敢提前晋升为军官,战后在国防军供职,是出色的参谋和机动作战专家。

第三帝国时候提拔很快,1937年为陆军总司令部上校,入侵波兰时为威廉·斯特的14集团军上校参谋长;1940年在法国战场服役,为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集群参谋长,参与了横扫西欧的战役。次年为第一装甲集群参谋长,晋升少将;随克莱斯特入侵南斯拉夫、希腊,1941年5月18日被授予铁十字勋章,尔后参加入侵苏联。

1942年,他被调到法国,成为龙德施泰特指挥的D集团军群参谋长,期间,英国对迪耶普实行尝试性登陆被击退,在事后,他对希特勒做了极为乐观的报道,因此获得了希特勒的垂青。1当年9月24日被希特勒提升为步兵上将,接任悲观的哈尔德将军的陆军参谋长职务,负责东线战场。他虽没有出彩的表现,但也兢兢业业。不久,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团军被包围的时候,他建议第6集团军后撤,但遭到无情的拒绝,此后,他一再屈从于希特勒的压力。1943年德国在库尔斯克的失败和1944年德军在克里米亚的崩溃迫使蔡茨勒考虑辞职,7月1日被希特勒解职,推入预备役,1945年1月被强迫退役。二战结束时被英军俘虏,1947年2月释放,此后他居住在联邦德国,1963年9月死于巴伐利亚霍恩绍。

更多文章

  • 金陵八家之一的龚贤:“黑龚”浓密苍茫,“白龚”简淡雅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金陵八家,清朝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著有《香草堂集》。《高岗茅屋图》《高岗茅屋图》描绘了江南山水,其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苍翠欲滴

  • 西乡隆盛为什么会是征韩论的重要人物呢 他是怎么成为“背锅侠”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日本,朝鲜,征韩论

    “若您认为公开派遣使者(前往朝鲜)有可能遭到暴行杀害,那么无论如何也请派我前往”,“不需要派遣副岛君(外务卿副岛种臣)这么杰出的使节,死亡这等小事我便能应对”。提到日本对外侵略史,西乡隆盛都会成为“征韩论”重要人物。按一般说法,西乡隆盛不惜以自身性命为赌注挑起战端,“征”伐不愿开国的朝鲜,然而却遭到

  • 征韩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征韩论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征韩论,日本

    征韩两字,顾名思义,就是征服朝鲜半岛,征韩论(せいかんろん)即是指日本针对朝鲜的一种对外扩张的论调。早在幕府末期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征韩论"。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继承了幕末"征韩论"。背景在日本国内,丰臣秀吉两次侵朝的失败一直被作为"民族的耻辱",日本武士阶层时刻以"征韩"、"复仇"为己任。1857

  • 清初四王有何风格?他们的经典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初四王,清朝

    清初四王, 又称【江左“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 以王原祁、王翚为首分别形成“娄东派”和“虞山派”,二派门下弟子众多,其中王翚弟子宋骏业、王原祁弟子唐岱及再传弟子张宗苍等均供职内廷。清 王鉴

  • 殖产兴业中诞生的家族财阀有哪些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殖产兴业

    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殖产兴业中诞生的家族财阀。明治政府于1870年12月设立工部省,负责经营管理从旧幕藩接收的、除军工企业外的一批工厂、矿山。工部省开始实施殖产兴业,主要从事改造、扩大矿山,建筑铁路,经营电信、造船、制铁等事业,但对民间制造业很少予以关注。岩仓使节团的欧美考察,使明治官员们深切地

  • 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中殖产兴业带来了什么经济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伊藤博文,殖产兴业

    1871年11月至1873年9月,明治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为首的勋臣分批到欧美考察。远赴欧美的日本使团不断地写信回国,提出“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以此作为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明治政府于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于1873年11月成立内务省。在经济方面,明

  •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失败后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莱比锡战役,法国,莱比锡会战

    以前让整个欧洲胆寒的法国军队在经过远征俄罗斯、萨克森战役和莱比锡战役的失败后,元气大伤。许多优秀的法国士兵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场,长眠异域。现在,军队剩下来的士兵有一半是战斗经验不足的新兵,在对抗强大的敌军时,战斗力明显不如那些老兵。法军将领们厌倦了战争,在以前的战争中,他们跟着拿破仑东征西战,虽然也

  • 什么是莱比锡大会战?一场决定德意志民族独立的关键战役(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莱比锡会战,法国

    法军在1812年侵俄战争惨败后,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便急速汇集起来。英国的工业资本主义与东欧的农业封建主义、西班牙的教权主义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各国的君主主义与民主主义,组成了不协调的反法大联唱1813年3月,有英、俄、西、葡和瑞典参加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在春季的战役中,俄普联军渡过维斯杜拉河和

  • 拿破仑时代最惨烈一战: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莱比锡会战,法国,拿破仑

    莱比锡大决战以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骑兵战拉开序幕。10月13日,驻扎克勒贝恩一带的缪拉所部,包括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八军、维克托的第二军和劳里斯顿的第五军以及克勒曼和帕若尔的骑兵军,统共32000步兵、9800骑兵和156门大炮。维特根施泰因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团前锋正从南边逼近莱比锡,他估计前方是掩护

  • 特拉法尔加战役双方兵力如何?怎么评价这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特拉法尔加战役,英国

    特拉法尔加海战(法语:Bataille de Trafalgar,英语:Battle of Trafalgar)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Horatio Nel-son)和维尔纳夫。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