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陵八家之一的龚贤:“黑龚”浓密苍茫,“白龚”简淡雅洁

金陵八家之一的龚贤:“黑龚”浓密苍茫,“白龚”简淡雅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79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6:23

,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著有《香草堂集》。

高岗茅屋图》

《高岗茅屋图》描绘了江南山水,其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苍翠欲滴。画中山石高悬,山随画活;湖水尽白,形成黑白对比,虚实相生。画上题“把茅结画在高岗,拨叶闲书看夕阳;到老胸中无甲子,从牖下梦羲皇”。

《一道飞泉图》,画中生动地描绘了在绘崇山峻岭间,树木繁盛,有一道飞瀑从山崖间跌落。作者以焦墨层层积染,绵密厚重,风标独特。构图威严,画格寂静、空旷,禅意浓厚,属龚贤传世画作中精品之一。

《山水图》,以大幅画面绘该幅作品以大幅画面绘制山石,中间间以树木、草亭,制山石,中间间以树木、草亭,流水则带着氤氲雾气,流转流水则带着氤氲雾气,流转山间。山间。图中山石用短笔皴擦,树木则多以中锋运笔画枝杆、以排点画叶,瘦劲力中又带有树叶的散漫情致。层层山峦相叠,势高而险峻。作品多处用积墨法渲染,层次尽显,意境朦胧,是龚贤保全完好的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之一。

山水扇面之一,作者用笔主“欲秀而老”,所谓“秀而老”就是指用笔应准确、简练而流畅富于变化。他提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还主张作画要中锋用笔,并且要力求笔画以“古、健、老、苍”之姿,来避免画面呈现“刻、结、板”之病,颇为精辟。

山水扇面之二,画家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却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画面效果。画中山石树木均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十几层。墨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浑融一体。

《水墨山水图》

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龚贤发展了积墨画法,他追求一种苍润的境界,他以干笔作墨骨,再以层层皴染包润之,令山林树木呈现出鲜润沉厚的墨韵,使画面湿润厚重之感,这种画法适于表现江南湿意浓重的山水景色,同时也使龚贤的绘画具有了一种深郁静穆的格调。龚贤的传世画作可大致分为两类,即“墨龚”“白龚”。

标签: 金陵八家清朝

更多文章

  • 西乡隆盛为什么会是征韩论的重要人物呢 他是怎么成为“背锅侠”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日本,朝鲜,征韩论

    “若您认为公开派遣使者(前往朝鲜)有可能遭到暴行杀害,那么无论如何也请派我前往”,“不需要派遣副岛君(外务卿副岛种臣)这么杰出的使节,死亡这等小事我便能应对”。提到日本对外侵略史,西乡隆盛都会成为“征韩论”重要人物。按一般说法,西乡隆盛不惜以自身性命为赌注挑起战端,“征”伐不愿开国的朝鲜,然而却遭到

  • 征韩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征韩论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征韩论,日本

    征韩两字,顾名思义,就是征服朝鲜半岛,征韩论(せいかんろん)即是指日本针对朝鲜的一种对外扩张的论调。早在幕府末期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征韩论"。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继承了幕末"征韩论"。背景在日本国内,丰臣秀吉两次侵朝的失败一直被作为"民族的耻辱",日本武士阶层时刻以"征韩"、"复仇"为己任。1857

  • 清初四王有何风格?他们的经典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初四王,清朝

    清初四王, 又称【江左“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 以王原祁、王翚为首分别形成“娄东派”和“虞山派”,二派门下弟子众多,其中王翚弟子宋骏业、王原祁弟子唐岱及再传弟子张宗苍等均供职内廷。清 王鉴

  • 殖产兴业中诞生的家族财阀有哪些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殖产兴业

    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殖产兴业中诞生的家族财阀。明治政府于1870年12月设立工部省,负责经营管理从旧幕藩接收的、除军工企业外的一批工厂、矿山。工部省开始实施殖产兴业,主要从事改造、扩大矿山,建筑铁路,经营电信、造船、制铁等事业,但对民间制造业很少予以关注。岩仓使节团的欧美考察,使明治官员们深切地

  • 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中殖产兴业带来了什么经济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伊藤博文,殖产兴业

    1871年11月至1873年9月,明治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为首的勋臣分批到欧美考察。远赴欧美的日本使团不断地写信回国,提出“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以此作为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明治政府于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于1873年11月成立内务省。在经济方面,明

  •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失败后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莱比锡战役,法国,莱比锡会战

    以前让整个欧洲胆寒的法国军队在经过远征俄罗斯、萨克森战役和莱比锡战役的失败后,元气大伤。许多优秀的法国士兵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场,长眠异域。现在,军队剩下来的士兵有一半是战斗经验不足的新兵,在对抗强大的敌军时,战斗力明显不如那些老兵。法军将领们厌倦了战争,在以前的战争中,他们跟着拿破仑东征西战,虽然也

  • 什么是莱比锡大会战?一场决定德意志民族独立的关键战役(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莱比锡会战,法国

    法军在1812年侵俄战争惨败后,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便急速汇集起来。英国的工业资本主义与东欧的农业封建主义、西班牙的教权主义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各国的君主主义与民主主义,组成了不协调的反法大联唱1813年3月,有英、俄、西、葡和瑞典参加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在春季的战役中,俄普联军渡过维斯杜拉河和

  • 拿破仑时代最惨烈一战: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莱比锡会战,法国,拿破仑

    莱比锡大决战以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骑兵战拉开序幕。10月13日,驻扎克勒贝恩一带的缪拉所部,包括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八军、维克托的第二军和劳里斯顿的第五军以及克勒曼和帕若尔的骑兵军,统共32000步兵、9800骑兵和156门大炮。维特根施泰因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团前锋正从南边逼近莱比锡,他估计前方是掩护

  • 特拉法尔加战役双方兵力如何?怎么评价这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特拉法尔加战役,英国

    特拉法尔加海战(法语:Bataille de Trafalgar,英语:Battle of Trafalgar)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Horatio Nel-son)和维尔纳夫。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

  • 特拉法尔加战役的背景是什么?伤亡情况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特拉法尔加战役,英国

    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战。1793年的土伦战役,初出茅庐的拿破仑第一次面对英国。他还不了解他的对手是什么样子的,就已经用大炮的火蛇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