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浣衣局是什么地方?金国皇家妓馆

浣衣局是什么地方?金国皇家妓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4/1/2 4:02:58

大宋建炎元年(金 天会五年 1127)六月初七日,金国朝廷之上,一批宋国男女俘虏的命运,被轻易决定了。

建安王、相国王,发往燕山居住。

帝姬赵富金、王妃徐圣英、宫嫔杨调儿、陈文婉四人,给珍珠大王完颜设野马为妾;郡国夫人陈桃花、杨春莺、邢佛迷、曹大姑为婢女——之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派妃子前往主婚,仪式结束后,设野马急不可耐将八人都带进账中。几个时辰,六人被“幸”。

半道而亡的宋康王妃田春罗、王女肃二姬、肃三姬、康大姬……妥为掩埋。

宋徽宗妃子韦氏、郓王妃朱凤英、康王妃邢秉懿、姜醉媚,帝姬赵嬛嬛、王女肃大姬、肃四姬、康二姬等十八人浣衣院居住。

列位,韦氏乃是已在南方称帝的宋高宗赵构的母亲,送到浣衣局,是去洗衣服?给赵构一点面子,以后好谈判?

我们知道,明朝天年间跟魏忠贤祸乱宫廷的客氏,崇祯皇帝上台之后,被发到了浣衣局,之后乱杖打死,烧了,撒掉,以泄朱由检心头之愤。在明朝,此处不但帮皇亲贵戚清洗衣物,还有另一个功能,“官人年老及罢退废者,发此局居住。惟此局不在皇城内。”

那么,金国浣衣局,是否也如此呢?

不提还好,说起来,都是血泪。

靖康之变时的金国翻译王成棣在其《青宫译语》中提到,初七日一众宋国嫔妃、帝姬被发往浣衣局,第二天,“传报朱凤英、赵嬛嬛并蒙幸御”。

金太宗怎么跑到浣衣局临幸去了?

原来,那里名为浣衣局,实际却是金国皇亲贵族们寻欢作乐之所。

说白了,那里是金国的皇家青楼妓馆,被送往到那里的女子,从此就是堕入了火坑。

浣衣,不过是欺世盗名而已。

然则,皇家青楼的女子与被洗的衣服,却又极为相似。

她们被搓被踩被锤被蹂躏,呼之即来,用过就扔……

由是可知,把赵构母亲发到浣衣局,乃是为了羞辱她,羞辱赵构,羞辱宋国……

但她命硬,十五年后,终因两国关系好转而回到故国。

更多女子,则腐烂在遥远的寒冷之地,没人记得她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标签: 浣衣局明朝

更多文章

  • 博望坡之战是谁火烧的谁?火烧博望坡事件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博望坡之战

    博望坡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备在杀伤一定曹军后退兵。日后曹操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刘表亦不愿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

  • 火烧博望坡的不是诸葛而是刘备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演义,刘备,诸葛亮,博望坡之战

    博望坡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备在杀伤一定曹军后退兵。日后曹操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刘表亦不愿再北伐曹操,中原南

  • 朱瞻基明宣宗为什么要放弃奴儿干都司?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奴儿干都司,明朝

    提到奴儿干都司,人们都会很骄傲,因为明朝的这个机构,让中国地盘无限扩大。但是,明宣宗朱瞻基却放弃了奴儿干都司,这是为什么呢?上面这张图片是奴儿干都司的地图。通过这张地图我们能知道,包括库页岛、斡难河、外兴安岭等地都囊括其中,而今天这些地方已经不属于中国了。建立奴儿干都司的是明朝皇帝朱棣。朱棣以好战著

  • 关羽水淹七军吓到曹操:孙权为对付他"装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是建业作为东吴“准都城”的最后一年,也是孙权报仇雪恨的一年。先来看看对阵双方的形势。关羽战绩惊呆了曹、孙7月,关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领主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经过:天降大雨,连绵十多天,汉水因此暴涨,关羽挖开江堤,大水冲向赶来救援的于禁七路大军,于禁军在平地

  • 县令和县长有什么不同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春秋,县令

    在古代,一县的最高长官的有个戏称叫“百里侯”,也就是说管理着近百里的区域,也算是比较形象的称呼了。官方的称呼有县令、县长、知县等,虽然他们都代表这个职位,但也有严格讲究的,尤其“县令”和“县长”这两个称呼,是有根本区别的。另外“知县”的称呼要晚于前面两个。县衙图片县令,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

  • 古代官职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县令和知县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

  • 进士、庶吉士和翰林的区别是什么 朝考和散馆是一个考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庶吉士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真正成型于唐朝,至明朝,科举进入鼎盛期。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而考取秀才成为生员则并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其中,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即“省“”)举行的地方考试。考试的地点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使司驻地(即省会)。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

  • 晚清重臣左宗棠轶事:曾经骂出一个两榜庶吉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左宗棠,庶吉士

    晚清重臣左宗棠名气大,能耐大,脾气也不小。咸丰朝,左宗棠以举人身份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帅府作幕宾。某日,总兵樊燮拜谒骆大帅。告退时骆帅让他去见一下师爷左宗棠,樊即谒左师爷。见面时,樊燮未给左师爷请安。左厉声喝道:“武官见我,无论大小都须请安,赶快请安。”樊说:“朝廷没有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武官虽轻,可我

  • 王念孙简介 清朝文学家翰林院庶吉士王念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念孙,清朝,简介,庶吉士

    王念孙简介: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之父王安国,字书城,号春圃,雍正二年(

  • 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 朝初期的开国军事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徐达,淮西二十四将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初期的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出身农民世家,祖上几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徐达虽然是农家出身,土里刨食。但是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