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印象主义音乐的评价?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关于印象主义音乐的评价?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3/12/9 22:52:03

十九世纪末期,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性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同样的效果。作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的创作特点与浪漫主义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他的钢琴作品《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首,是其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因而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其中之一,是德彪西早期最具有其风格特点的代表作。

一、印象乐派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中的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音乐流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现代生活,

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观念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表现手法、织体、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很大的差别与分歧。

(二)法国印象主义音乐

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在使用新的和声和音乐方面,德彪西是现代音乐的先驱。他所使用的那种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语言,主要是采用完全没有半音关系的“全音阶”和许多在空气中根本听不见的“泛音”。德彪西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了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带有闪烁性的音响效果。开始时人们听到他的音乐觉得不知所云,而后渐渐的便发现其中妙趣了。仿效德彪西的最重要的作曲家是拉威尔,但拉威尔并没有像德彪西那样大量的使用全音阶和听起来古怪的和弦,他更擅长从管弦乐队里抽取音色的深浅明暗度,在这方面拉威尔无人能及。

(三)印象主义艺术特征

德彪西认为,音乐比绘画更能有效地把印象主义的理想付诸实践,因为绘画只能表现光的静止状态,而音乐却能更好的表达光的流动变化状态。莫奈需要一系列画幅才能绘出同一场景光的不同效果,而音乐却能在同一首乐曲中创造不间断的光的流动。在创作手法上,他的旋律多以零碎的片断或者短句加以发展;他更偏重于不协和和弦,平行四五度,平行和弦,音阶常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和中古调式。和声上尽量弱化功能性,增强色彩性。通过频繁的转调、离调的使用,大大扩充了调性范围。曲式结构则以三部曲式为主,体裁上有较多的创新,不是照搬传统的曲式体裁,而是把体裁运用的更为自由化。配器手法精致细腻,色调闪烁。他善于捕捉光、影、水色的动态,借视觉式形象来表达听觉式的幻想。所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营造出印象主义所特有的朦胧、飘忽、空幻和幽静的意境。

二、德彪西

作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的创作特点与浪漫主义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从他的键盘作品标题来看,德彪西热衷于把创作寄托于梦幻世界,而这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大特点。尽管德彪西描绘大自然的题材非常多,但他并没有像浪漫主义音乐那样借景抒情,而是超然物外,精神遨游在水光山色之中,在虚无缥缈的意境中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德彪西是继肖邦之后的又一位志在挖掘钢琴内在音响的大师,他打破了调性的束缚,开拓了钢琴音色的微观世界。

德彪西的一生中,主要以作曲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他使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理想目标在音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在早期《阿拉伯斯特》《贝加摩组曲》等作品可以看出他的音乐受到马斯奈及格里格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而后他创作的《康塔塔》荣获罗马大奖使他声名大振,和李斯特、威尔第等音乐家结识交往。从这个时期开始,他的钢琴作品有了多样性的变化,更丰富的音响和更广阔的表现力,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描写也更富有幻想力。这个时期的作品《版画集》三首确立了他印象主义的手法,开了钢琴音乐新时期,后期创作《意象集》《儿童世界》《前奏曲》《练习曲》等钢琴作品①。

他对曲式、和声的应用及旋律的发展都大胆地尝试采用“反传统”的方式,反对使用大小调,而以教会古调、五声音阶、全音音阶的大量使用,使其音乐更多姿多彩。他喜欢优美的旋律和富于色彩的和声,强调音乐的自发性、多样性。他采用这些没有准备也没有解决的经过音、和弦外音、各种转调从而产生出更丰富的音乐色彩。他的音乐很少有从始至终不断发展的主线,通常会有几个不同的几个片断、主题,从一个乐思引出并加以扩展,在发展中又引入另一个乐思并得到合理展开。他的钢琴音乐中也都用法语标明了各种严格认真的演奏指示,要求完全按照他的指示进行演奏而不加入演奏者的个人解释,但他的作品中对于指法及踏板并没有明显标记。

三、《月光》

(一)背景

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首,是其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因而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是德彪西早期最具其风格特点的代表作之一。在德彪西早期作品中,由于其受肖邦、格里格的影响,其作品较为偏重旋律表现,尽管带有较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已经显露出较强的印象主义特点。这首乐曲对技术上的要求不高,但飘逸、朦胧、富有变幻的音色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不是仅靠灵巧手指功夫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求演奏者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演奏中对键盘和踏板进行小心控制、细微的调节。从头到尾如歌的旋律在演奏中采用伸缩速度(rubato),比浪漫派作品更讲究“自发性”和灵活性,正如作曲家所说的:“钢琴的声韵必须发自没有琴槌的乐器,轻柔的指触要注入每个音符中,所有的效果的营造都经由细致的踏板运用而获得。”全曲音响力度上大都在ppp和p之间,这就要求弹奏出来的音要弱而清晰,不可虚而含混,演奏就特别要注意从手指到肩膀以及全身的柔和、放松,从而在手指第一关节有一定紧张度的状态下“抚摸键盘”,进行柔和而有控制的慢触键来弹奏。弹奏时要特别注意音符的均匀,只要某个部位有一点点的僵硬、别扭都会对乐曲的表现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②。

(二)乐曲分析

乐曲一开始就把人带入似有树林、有大海的黄昏――月亮从远处缓缓升起,左手从一个三度的简单动机到第二小节变成不和谐的二度,渐渐流淌出音乐主题,像是月光出来一点后,就漫射开来,二连音与三连音的转换就像是月光在漫不经心地游走。8小节后又是6小节的不断扩充发展,这类作品演奏时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据说肖邦在教授钢琴时常常谈起一种叫做‘懂得弹长音’的技术……我们必须仔细听着长音渐弱下去直至消失的过程,并根据它们来弹好伴奏声部。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让主题线条流畅,不出现煞风景的重音、破句和断句,紧随其后的长音演奏的要更轻,随着长音消失的音量酌情而行。”然后12小节的一个优美迷人的插部,好似是月色下站在高处远眺所见的“月朦胧,鸟朦胧”之中的苍茫夜色,也像是月亮投影在波光荡漾的水面里一片片弥漫开来的景色,这些部分的踏板基本上可以以小节为单位,从而营造出一种似乎是眼前呈现出的一种朦胧而缥缈的月下意境。

从第26小节开始整个中段情绪逐渐活跃起来,似一阵风吹过的林间,树叶在一阵阵地起伏,也像是月光下的大海开始涨潮,涌起一阵阵波涛。从第37小节至第40小节是全曲的最高点,出现了短暂的力度为f的高潮部,调性由降D大调转向E大调。第41、42两小节处急速转到Calmato(安静地)出现的乐句,调性又转回原调,经过8小节的过渡逐渐平息下来,渐渐淡去。这一部分的音色和触键上都与前后两段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显得活跃、明朗一些,整个B段的左手琶音要弹奏得很均匀“……演奏是不要按照一般的弹法把它弹成渐强或渐弱,而应该双手完全放松,很轻柔地弹成完全一样的力度和音色,既不上升也不下降。”跟随右手旋律的情绪需要而采取一种“均匀喷洒出来的水珠”一样的音乐感觉。从第51小节开始是结尾部分,是A段的再现,一切又复归平静,速度要比A段稍慢,音色要更柔和、清淡,力度是全曲中最弱的部分ppp,似是一种依恋,一种回味。

更多文章

  • 东魏势力比西魏大,为什么会被北周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魏,南北朝

    无论是东魏,西魏还是北齐,北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宗,后来“儿子”闹分家了,分成了地理位置上东,西的两个政权。为了区分所以有了东魏和西魏。那么这两个“儿子”谁算是正统呢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北魏末代皇帝,魏孝武帝元修,直接跑到西边投奔宇文泰。东边的皇帝跑了,高欢又立了一个小皇帝即孝静皇帝,可是此时,西

  • 为何说历史上的东魏是昙花一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魏,南北朝

    北魏政权在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统治阶级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权。530年(永安三年),魏孝庄帝元子攸利用朝见机会杀尔朱荣,荣侄尔朱兆起兵赴洛阳,杀死孝庄帝,立元恭为帝(魏节闵帝)。532年(太昌元年),原尔朱荣部将高欢在河北大族的支持下,消灭潼关以

  • 诸王分封与乃颜之乱之间有什么联系 根源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成吉思汗,乃颜之乱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和西征南战时期,他的几个弟弟和儿子都立下了许多战功。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势力伸入近东诸国,建立了地跨亚欧两洲,纵横万里的强大的蒙古帝国。因所占领土过于分散,不利于集中统治,成吉思汗便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诸子诸弟或外戚贵族。东欧、中亚为诸子所分封,即史称钦察汗、伊儿汗、金帐汗

  • 秦始皇地宫为什么这么久也没人挖掘?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地宫,秦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都晓得,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相当注重本人的墓地的,在登基不久就有皇帝建筑陵寝了,秦始皇作爲千古一帝,他的陵寝规模一定不小,现实上,我们如今开掘的是一局部,其实还有一局部没有开掘,那就是地宫。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

  • 元朝期间的两都之战 这件事情对元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孙铁木儿,两都之战

    泰定五年(1328年)二月,泰定帝改元“致和”。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初十,泰定帝也孙铁木儿驾崩于上都,享年三十六岁,葬于起辇谷。泰定帝去世,帝位本来应该由他的皇太子,九岁的阿速吉八继承,但身为左丞相的倒剌沙利用太子年幼,不即拥立,擅权自恣,独行独断,天怒人怨,众叛亲离。过了一个月仍不立新君,对

  • 两都之战结束之后 为什么燕铁木儿会将皇帝玉玺送给明宗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南坡之变,两都之战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借铁失等发动“南坡之变”的机会得到了帝位,又迅速处死铁失一伙,因而贏得了站在英宗一边的大臣、官僚们的拥护,地位也就巩固了。泰定帝无论做什么事,都标榜自己一切遵照元世祖忽必烈的办法行事,又保留了英宗改革的一些成果。可是他自己却迷信佛教,整天跟着喇嘛做佛事,朝廷里的事交给他的亲信回人倒剌

  • 古代地位最高的审判机构大理寺,为什么叫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理寺

    大理寺,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名称。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阅读中,都可轻易见到。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能说出大理寺的历史及职能,认识仅停留于表面。下面,笔者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历史中的“大理寺”。大理寺,古时的官署名,它的作用类似于如今的最高法院,负责重大案件的审理。以职能性质来说,它早在秦汉

  • 狄仁杰、包拯上班的大理寺到底是个什么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狄仁杰,包拯,大理寺,

    小编过去看古装影视剧每次听到“大理寺办案”、“(狄仁杰)前往大理寺报到任职”的台词时都会“虽不明,但觉厉”:古代国家最高行政法院居然是设在大理一个和尚念经的地方,那大理寺卿岂不是方丈了?于是大理寺在小编心里就成为了神秘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后来得知真相的小编才发觉自己读书读得太少了……大理寺是中国

  • 大理寺卿实际权力有多大?地位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理寺卿

    在明清时期,清朝的京师官场有这样的顺口溜:部是管事的,院是看热闹的。寺是办事的,监是打杂的。部自然说的就是六部,在明清时期,六部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实权也非常大。但是有两个部门例外,几乎能够与六部对抗,那就是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明朝时期,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等9个部门的当家人,被称为大九卿。也就

  • 解密:大清历史之替父求虚名犯浑掉脑袋的大理寺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大理寺卿

    中国历史上被皇帝杀掉的大臣有很多,其中因在皇帝面前为民请命,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杀身成仁的能臣数不胜数;而因给自己老爸求虚名,跟皇帝耍贱邀名而丢了性命的,却仅有乾隆年间官至大理寺卿的尹嘉铨一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尹嘉铨从部级领导岗位退下来,回到故乡博野县(今属河北保定)已经整整一年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