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文化:市井文化高度发展小说成就极高

明朝文化:市井文化高度发展小说成就极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9 更新时间:2024/1/25 22:04:42

思想

王阳明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的思想。

因西学东渐使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侵略,哲学家开始更多思考现实问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晚明书院的兴盛冲击了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及高攀龙,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与当权派对抗的中心,进而导致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明代书院的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当时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国书院里,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平等交流。明朝人视学阀为耻,将以权力压制民意视为卑劣,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权倾朝野的大首辅也不例外。

文学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还创作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冯梦龙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

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竟陵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并且乞灵于古人,目的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戏曲元末杂剧一度中衰。明中叶后,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明代剧作中最负盛名的是《牡丹亭》。在明代,流行的戏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阳腔和昆山腔(昆腔)。昆腔本局限于吴中。嘉靖年间,著名音乐家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革,使它既集中表现了南曲的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成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种戏曲音乐。

书法明朝朝廷极力推崇书法,明朝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明初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沼,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于是台阁体盛行。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与唐寅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有名的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与倪元瑞等。

诗文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绘画

明初,宫廷画家居画坛主流。15世纪中叶,江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大家”崛起。他们广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诸派之长,形成了各具特殊风格的绘画艺术,又被后世称为“明四家”。嘉靖时,杰出画家徐渭,自辟蹊径,创泼墨花卉。万历年,吴门画家张宏开启实景山水写生之先河,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明末还有人物画家吴彬、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曾鲸,花鸟画家陈淳等。

标签: 明朝文化

更多文章

  • “八仙过海”竟是为了越狱?古文中对八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神仙,中国,八仙过海

    在我国民间,几乎人人都熟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这八位神仙究竟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模拟化呢?应当说,一切神灵都是人造的,所谓“八仙”自然也不例外。大部分是以历史人物为依据而产生的,不过说法有异。 大家都知道,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分别是: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

  • 八仙过海其实就是八个囚犯越狱你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仙过海

    在中国民间,几乎人人都熟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当人们带着满腹的欢喜和艳羡谈论其中的主人公的时候也许并不知道八仙的原型各自是什么,他们究竞缘何而来,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这些历代以来名目不一的八仙,即使最后被锁定,其实际也并不是同一时代人,他们的这种组合,就像是一盘五彩缤纷的拼盘,也完

  • 古人高考究竟是怎么作弊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人高考,八仙过海

    高考,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有些人可能要说,某某某没上大学最后取得了哪些优异的成绩,不否认,这样的例子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因此努力考个好大学是很有必要的。也算是对自己从小便在读书的一个交代。言归正传,历史上古人非常讲究诚信,那么是不是就说明他们不会考试作弊?网络配图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八仙过海过的是哪个海以及过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仙过海过的是哪个海以及过海的原因是什么

    八仙过海,是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相传从前吕洞宾、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共八位神仙,为了渡过东海,踏险浪、战恶魔、各施法术和本领,最后终于到达了彼岸——蓬莱仙境。八仙为何过海原来在唐末时期,真的有个叫吕洞宾的人。他文武双全,相貌堂堂,因在朝中犯了罪,被发配到大海之中的长

  • 西游记道具紫金钵盂简介 它的最大功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游记,唐僧,紫金钵盂

    《西游记》中的重要道具,是唐太宗李世民钦赐给御弟三藏法师路上化缘用的。紫金是一种综合了金、铜、铁、镍(niè)等多种元素的合金。俄罗斯是其主要产地,其余还分布在土耳其等国,但俄罗斯的紫金在世界上最为著名,尤其是俄罗斯地大物博,紫金矿藏非常丰富。紫金钵盂《西游记》中的重要道具,是唐太宗李世民钦赐给御弟

  • 紫金钵盂和通关文牒相比 为什么如来会看重后者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游记,唐僧,紫金钵盂

    《西游记》原著中,如来有三藏真经,如来门下和尚在舍卫国赵长者家看诵了一遍,讨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还嫌卖贱了。于是,为了取经,唐僧只好把唐太宗给他的紫金钵盂拿出来,当作人事给了如来座下的二尊者。关于如来座下的二尊者索要紫金钵盂之事,众说纷纭,有人说佛祖贪财,有人说是为了以示经书珍贵,所以不可轻传。《后

  • 阿傩、伽叶索要紫金钵盂的秘密是什么样的 看完就知道索要人事的重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游记,唐僧,紫金钵盂

    阿傩、伽叶索要人事不成,便以无字之经糊弄唐僧。燃灯古佛可怜唐僧十四年取经不易,派白雄尊者前往暗示。唐僧返回雷音寺后,向佛祖告状。哪知佛祖却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唐僧无物可奉,只得奉上紫金钵盂,阿傩、伽叶这才传了有字真经。实事上,无字之经才是佛教最高的佛法,只因东土僧人愚笨,识不得无字之经,

  • 唐僧的紫金钵盂到底有什么秘密 为什么阿难和迦叶一直想要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游记,唐僧,紫金钵盂

    还记得西游记最后一回发生的事情么?那个时候唐僧师徒已经到了灵山,见到了佛祖,并且如来也已经答应了将真经传给他们。可是却遇到了两个小人作祟,他们就是如来的绝对心腹,阿难和迦叶,这两人先是用无字的假经书把唐僧师徒骗得团团转,还以为已经成功取到真经了。后来在燃灯古佛的帮助下,唐僧师徒这才发现了经书是假的,

  • 既然紫金钵盂这么不值钱 为什么非要唐僧交出这个婉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游记,唐僧,紫金钵盂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公案一直困惑众人,就是唐僧取经团队到了灵山,以为能轻松在图书馆里取回经书,没想到二尊者却伸手要人事。唐僧团队路上吃饭都靠化缘,哪有什么人事(礼物),于是二尊者一下翻脸,只传了无字经书。这事让隔壁老燃,燃灯古佛知道了,让部下白雄尊者飞到半空,伸出一只手撕破经包,揭露了真相。发现上当受

  • 西游记中的通关文牒上面的内容是什么 看完就知道各国为什么放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游记,唐僧,通关文牒

    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西游记》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了,相信不少人还能依稀记得小时候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西游记开播的场景。而对于里面的历史背景,不少小伙伴却不是很清楚。但这个历史背景却很重要,唐僧带着的通关文书便是那个时代的一件宝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唐僧所处的时代,究竟是什么宝贝让他能够通行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