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葡萄牙帝国是如何在印度建立陆地基地的 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葡萄牙帝国是如何在印度建立陆地基地的 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20 1:00:50

葡萄牙帝国的历史中,达伽马驶坎纳诺尔,而这个港口名义上对葡萄牙友好,并且设有一个小型葡萄牙贸易站。在这样的前提下,后面又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呢?下面就小编去看看吧。

暴躁易怒的总司令对外邦人的一切意图都满腹狐疑,因此极难安抚。他拒绝上岸去拜见当地国。于是双方以一种尴尬的方式会面,坎纳诺尔国王站在伸向大海的一个小平台上,达伽马站在一艘船的艉楼上。不过双方都大旗鼓,摆开隆重的排场。在微妙的外交对话和交换礼物之后,双方很快围绕贸易条件出现了问题。国王无法讨论这些条件;关于香料贸易的谈判必须去找城里的商人,而这些商人是穆斯林。达伽马不能够,也不愿意去理解马拉巴尔沿岸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印度教精英统治集团掌握政治权力,但经济活动由他们的穆斯林臣民把持。

被派来与达伽马谈判的穆斯林商人索要高价,因为葡萄牙人的商品质量一般,不值得他们购买。这样的回应令达伽马大发雷霆。他问道,坎纳诺尔国王为什么要派这些穆斯林来见他,“因为国王心知肚明,穆斯林自古仇恨基督徒,是我们最凶残的敌人”。看来国王并不珍视与他的友谊。既然国王不肯与他打交道,他打算于次日清晨将已经装上船的少量香料也退回去。在这次争吵当中,葡萄牙在坎纳诺尔的代理商派伊·罗德里格斯赶来,努力平息事态。达伽马命令他立刻离开这座城镇。罗德里格斯面无惧色:他不是总司令的下属,所以不必听从他,而且手里还有商品要出售,有工作要处置。这样的对抗让达伽马越发暴跳如雷。

他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临走前还警告坎纳诺尔国王:如果当地的葡萄牙基督徒受到任伤害,“他的卡菲尔一定会付出代价”整个沿海地区都要被达伽马疏远了,而且他走的时候还故意鼓乐喧天、礼炮齐鸣。他沿着海岸南下,奔向卡利卡特,刻意寻找麻烦。途中,他炮击了一座向坎纳诺尔称臣纳贡的小港口,并俘获了一船穆斯林。坎纳诺尔国王送了一封认输服软的信去安抚总司令,称即便葡萄牙人杀死了他的“卡菲尔”,他也不会撕毁与葡萄牙国王的和约,而是向他报告一切事态。达伽马读了信,心情并没有好转,因为这封信显然是派伊·罗德里格斯写的。然而,卡利卡特人此时已经知晓了“米里”号惨剧,扎莫林陷入了深思。葡萄牙人显然不是偶然到马拉巴尔海岸来做客的。他们每年都来。

他们想方设法去俘虏船只。如果他们在印度建立了陆地基地,那么这些不受欢迎的外来客造成的威胁将大大增加。就连上一年来的四艘船也证明葡萄牙人完全不怕印度人的武装抵抗,而这一年的葡萄牙舰队规模极大。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办法来解决法兰克人的问题,但考虑到他们拥有技术优势,要做到这个并不容易。

扎莫林做了两件事。达伽马还在坎纳诺尔企图确立和平的时候,扎莫林给他写了一封信。他表示,自己对基督徒的态度是纯粹的友谊。他愿意为葡萄牙人留在卡利卡特的货物提供补偿。至于之前的屠杀惨案,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表达或补偿的,而且因为葡萄牙人在麦加商船和其他船只上杀了更多人,双方的血债肯定算是扯平了。他提议双方搁置过去的纠纷,既往不咎,从头开始;他的语气极其温和克制。

然而,他给自己那犯上作乱的附庸科钦国王写了一封腔调迥然不同的信,强调双方急需合作,并敏锐地分析了他们共同的处境:“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如果他们不采纳这个办法,就必然全部垮台,被葡萄牙征服。在印度的整个马拉巴尔海岸,任何人都不能向葡萄牙人提供任何香料,价钱再高也不行。”不幸的是,科钦国王仍然反抗卡利卡特。正是当地政治上的这些裂痕,最终将毁掉他们所有人。他答道:“他与葡萄牙人处于和平状态……不打算以其他方式行事。”并且他把这封信拿给在他城内的葡萄牙人看,后者则将信发给了达伽马。所以,总司令收到了扎莫林的两封信。他的看法没有变:印度人都是两面三刀的奸佞之徒。10月26日,总司令在接近卡利卡特的时候,把两名穆斯林俘虏吊死在自己的桅杆上。

根据从“米里”号掳来的儿童的“证词”(这些儿童指出,这两人在前一年的屠杀中杀死了卡布拉尔的部下),达伽马处死了这两人。次日,同样根据儿童的“证词”,第三名俘虏被指控曾从葡萄牙贸易站偷窃,被用长矛戳死。29日,船队在离卡利卡特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落锚。“我们只能看到卡利卡特的一小部分,它坐落在一座平坦的山谷之内,有非高大的棕榈树。”托梅·洛佩斯如此写道。扎莫林派来了一个代表团,重申了之前在信里提议的条件。达伽马不肯让步。他要求扎莫林对葡萄牙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做全面的赔偿,驱逐所有穆斯林,“不管是商人还是永久居民。否则他不愿意议和,也不愿意与他达成任何协议,因为自从世界开端以来,穆斯林是基督徒的敌人,基督徒是穆斯林的敌人…并且此后不准任何来自麦加的船只到他的港口或在那里经商”。

小编觉得扎莫林是不可能答应这些条件的,而达伽马也一定知道。所以扎莫林做了尽可能温和抚慰的回答。他希望和平,但穆斯林自古以来就在卡利卡特,城里有四五千户穆斯林;他们的人民诚实守信,忠心耿耿,为他做了许多宝贵的服务。

标签: 葡萄牙葡萄牙帝国

更多文章

  • 北欧五国都处在寒冷的地方 为什么还能富得流油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欧洲,北欧五国

    如果要问大家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是哪里,许多人可能会回答欧洲西部或者美国,其实世界上最富裕、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地方是欧洲北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欧五国。北欧的人均GDP在全世界的地区排名里都是非常靠前的,而且这里的社会保障系统还特别的完善,人们从出生到结婚,基本上不用花任何的钱,而且生病了以后国家也是给

  • 瑞典位于北欧 是北欧五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瑞典,北欧五国

    世界杯,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国家形象的舞台。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世界杯比赛中,瑞典队一比零战胜了韩国队。说起瑞典,很多人并不太熟悉,甚至分不清楚瑞典和瑞士两个国家。瑞典不像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那么知名,但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国家。瑞典位于北欧,是北欧五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瑞典东为芬兰,西为挪威,

  • 北欧五国中除了冰岛外 还有冰岛、挪威、芬兰、瑞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丹麦,瑞典,北欧五国

    在《丹麦是全球幸福度最高的国家吗?》一文中介绍了丹麦,那么北欧五国还有冰岛、挪威、芬兰、瑞典了。一 冰岛冰岛,可以称为北欧中的北欧,历史上,这里是法外之地,无论是苏格兰人、爱尔兰人、丹麦人还是挪威人,在本地混不下去的,往这儿跑就行了,跑到这儿也就没人追了,相当于自我流放吧。说起冰岛,最知名的有二:极

  • 揭秘: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春秋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28年灭亡,历经175年,在赵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后世广为传诵的故事,比如窃符救赵、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等。赵孝成王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颇受后世称赞,就是赵国军民的积极抗秦。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唯有赵国是最能打,而且打得最惨烈的国家。然而,历史最终没

  • 揭秘:晋秦争霸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晋秦争霸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秦争霸战争,春秋战国

    春秋中期,秦国的大军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大将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今河南洛宁县北,崤音yáo)地方拦击。 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开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晋军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

  • 揭秘张良献计火烧栈道: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良,明修栈道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大封诸侯,把刘邦封在蜀地,又封了三员秦将在秦地为王,意图阻止刘邦出蜀。张良找项伯做工作,又把汉中之地加封给刘邦。网络配图 这年正月,刘邦带兵入蜀,鸿门宴后,项羽入关中,杀秦王子婴,烧掉了阿房宫。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王,听信范增之计,封刘邦为汉王,实际上想困死刘邦于巴山蜀水

  • 什么境遇让刘邦造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明修栈道

    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把汉中、蜀、巴三郡划归刘邦,封为汉王。此时的刘邦面临两个抉择:是把封地经营成自己的王道乐土,还是寻机打回去,和项羽争个短长?如果选择前者的话,那么汉中就不是最适合建都的地方了。相比之下,成都平原会更适合成为政治中心。如果选择的是后者,那么刘邦就必须马上制定下

  • 解密韩信暗度陈仓战略:汉军如何成功地反攻关中?(暗渡陈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中,章邯,韩信,,暗渡陈仓

    汉元年七月,关中已经进入夏天,绿荫蔽野,骄阳似火,几场骤雨下来,渭河涨水,漕运通商的行船,往来愈是快捷。不过,坐镇渭水北岸废丘城(今陕西兴平)的雍王章邯,心情却一天天紧张起来。彭城方面传来消息,田荣反叛称王,联合彭越抗击楚国,项王正统领楚军北上讨伐,使者带来范增的告诫,务必警惕汉中的刘邦趁机返回关中

  • 陈仓之战战役过程: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仓之战,过程,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陈仓之战战役过程:汉元年五月,汉王为了顺利地夺取陈仓,先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趋陈仓.汉王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袭雍王章邯。这时雍王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在汉军难以攻下陈仓之时,这时赵衍向汉王献山路小道绕过陈仓章邯军正面,刘邦另派汉

  •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成语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一种非常规的用兵法则,是一种军事谋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战例。所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