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

揭秘: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4/2/19 14:37:05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28年灭亡,历经175年,在赵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后世广为传诵的故事,比如窃符救赵、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等。

赵孝成王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颇受后世称赞,就是赵国军民的积极抗秦。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唯有赵国是最能打,而且打得最惨烈的国家。然而,历史最终没有选择了赵国,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人失误。赵国人才济济,并非他国能比,但是,赵国的国君从赵孝成王开始,重用的人大多是公族贵戚。

比如决定赵国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只找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量,这两人都是公族贵戚。而有才能的蔺相如和廉颇,都不在决策人之列。秦灭赵之前,赵王迁听信谗言,杀了支撑赵国半壁江山的李牧,直接导致三个月后,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虽然李牧就算不被杀,赵国也是凶多吉少,但是,至少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除了用人失误外,赵国被灭还有三大原因。

1.政治腐败

郭开这个人就可以看出赵国的政治腐败到何种程度,他对赵国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秦国和赵国各占两位,赵国的两位名将是廉颇和李牧,而这两人都被郭开陷害。廉颇是赵国名将,屡立战功,却毁于郭开之口,不得不逃离赵国;李牧的下场更惨,直接被杀。

2.主次不分

战国末期,赵国不仅要面对强大的秦国,同时还遭到后方燕国的骚扰,虽然燕国实力比不上赵国,但是在赵国灭亡的过程中,燕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燕国趁机攻击虚弱的赵国,这是燕王的失策。如果没有赵国挡住秦国,燕国安能如此太平?

燕王目光短视、落井下石,而赵孝成王也发了昏,不仅没有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广结朋友。面对燕国的入侵,还持续打了四年,尽管把燕国打疼了,可是自己也损失惨重,导致兵力进一步消耗,这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3.疆域锐减

赵国疆域的快速减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被秦国吞并,二是封给他人。在赵国与燕国交战的四年中,秦国趁机吞并赵国西部三十七座城池,赵国旧都晋阳也沦陷;为了讨好秦国,赵孝成王将河间封给吕不韦。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窃符救赵,将赵国重镇鄗送给了信陵君。甚至为了让齐国的田单对付燕国,竟然送出五十七座城池,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名将廉颇和赵奢

以上说的四条原因,归结为一条就是“君主昏庸”。赵国一共十三位国君,真正对赵国有积极贡献的唯有赵武灵王一人。然而,赵武灵王也是前明后暗,没有善始善终,只能算半个明君,因此,赵国被灭也不足为怪。

标签: 赵国春秋

更多文章

  • 揭秘:晋秦争霸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晋秦争霸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秦争霸战争,春秋战国

    春秋中期,秦国的大军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大将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今河南洛宁县北,崤音yáo)地方拦击。 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开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晋军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

  • 揭秘张良献计火烧栈道: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良,明修栈道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大封诸侯,把刘邦封在蜀地,又封了三员秦将在秦地为王,意图阻止刘邦出蜀。张良找项伯做工作,又把汉中之地加封给刘邦。网络配图 这年正月,刘邦带兵入蜀,鸿门宴后,项羽入关中,杀秦王子婴,烧掉了阿房宫。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王,听信范增之计,封刘邦为汉王,实际上想困死刘邦于巴山蜀水

  • 什么境遇让刘邦造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明修栈道

    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把汉中、蜀、巴三郡划归刘邦,封为汉王。此时的刘邦面临两个抉择:是把封地经营成自己的王道乐土,还是寻机打回去,和项羽争个短长?如果选择前者的话,那么汉中就不是最适合建都的地方了。相比之下,成都平原会更适合成为政治中心。如果选择的是后者,那么刘邦就必须马上制定下

  • 解密韩信暗度陈仓战略:汉军如何成功地反攻关中?(暗渡陈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中,章邯,韩信,,暗渡陈仓

    汉元年七月,关中已经进入夏天,绿荫蔽野,骄阳似火,几场骤雨下来,渭河涨水,漕运通商的行船,往来愈是快捷。不过,坐镇渭水北岸废丘城(今陕西兴平)的雍王章邯,心情却一天天紧张起来。彭城方面传来消息,田荣反叛称王,联合彭越抗击楚国,项王正统领楚军北上讨伐,使者带来范增的告诫,务必警惕汉中的刘邦趁机返回关中

  • 陈仓之战战役过程: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仓之战,过程,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陈仓之战战役过程:汉元年五月,汉王为了顺利地夺取陈仓,先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趋陈仓.汉王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袭雍王章邯。这时雍王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在汉军难以攻下陈仓之时,这时赵衍向汉王献山路小道绕过陈仓章邯军正面,刘邦另派汉

  •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成语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一种非常规的用兵法则,是一种军事谋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战例。所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

  • 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林黛玉葬花是什么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黛玉,黛玉葬花

    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不仅心灵善良,而且还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因此,红楼梦黛玉葬花中提到三次葬花,分别发生在第二十三回、二十七回和六十二回。三次葬花,葬花人、葬花对象、寓意各有不同。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三次葬花吧!红楼梦中黛玉第一次葬花,是一个“优美的爱情小戏剧”。当时正是三月中浣

  • 林黛玉葬花是“山寨”:唐伯虎才是专利发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黛玉,唐伯虎,黛玉葬花

    核心提示:葬花习俗的发明人本是唐寅。唐伯虎所居是桃花庵,所种是牡丹花。花开时节,他邀约文征明祝枝山临花雅集,饮酒赋诗,“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唐寅行径终归文人痴狂惊世骇俗,黛玉葬花才是顺情顺理合体合身。难怪世人都知黛玉事迹,少有人记得

  • 关于红楼梦黛玉葬花 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葬花,林黛玉,黛玉葬花

    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不仅心灵善良,而且还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因此,红楼梦黛玉葬花中提到三次葬花,分别发生在第二十三回、二十七回和六十二回。三次葬花,葬花人、葬花对象、寓意各有不同。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三次葬花吧!红楼梦中黛玉第一次葬花,是一个“优美的爱情小戏剧”。网络配图当时正是

  • 朝贡制度真的是赔本的买卖吗?当时也只有中国玩的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朝贡制度,明朝

    中国的朝贡体系现在多被视为赔本买卖。理由是朝贡国的供奉物品数量与天朝的回赐数量明显不成比例,而且是朝贡物品的经济价值远低于回赐物品。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之后再做结论不迟。 “厚往薄来”的朝贡体系毫无疑问,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最优越的文明之一。在交通条件尚不足以梯山航海,跨越自然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