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越民族有着哪些风俗习惯?为什么他们喜欢祭祀

吴越民族有着哪些风俗习惯?为什么他们喜欢祭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44 更新时间:2024/1/26 13:31:59

《隋志》记载“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鱼稻富饶,不忧饥馁,信鬼神,喜淫祀”就是说吴越民族是一个喜淫祀的民族,他们在一年四季的许多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民风风民俗。

稻米崇拜

吴越是最先驯服野生稻的民族,故他们对稻米有一种依恋崇拜,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稻米地位极高:

1、从大年初一用甜圆祭祀天地始,正月十五用元宵,二月百花节用生米,三月清明用团子,五月端五用粽子……一直到年三十用米饭祭祀年为止,四时八节大小祭祀中的供品均少了谷、米或用米做的食品。

2、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喜淫祀的吴越民族必大祭祀。在这类重大的活动中稻米是作为重要供品上祭台的。就以婚事为例,新郎新娘在拜天地时,正中要放上一只五谷盘,盘的中间放的就是稻谷,四周才散放麦、豆等。

3、越地民间把稻米很看重,公看下来就有竹箩那么大就会遭天辟雷打等许多禁忌。4、以产水稻为主的吴越之地,从春耕播种到插秧施肥,再到秋收冬藏,每一道工序都有一次或简或繁的祭祀仪式,其中以插秧为最:插秧开始被称为开秧门,从开秧门这一天起,除了祭祀地母和祖宗,家中、田头不准讲淫秽的话,夫妻不能同房谓“秧门开,床门关”。在插秧时忌将秧插入捆秧的黄稻草中谓“儿欺娘,遭雷打”等等。在举行上面这些祭祀活动时,吴越民族并不讲究繁琐的礼节,都是以礼到,心到为止。并没有像中原民族那样按部就班,一丝不苟,那祭祀的供品中除了稻米以外,其也是有什么放什么,谓“随花凑”。这种祭祀方法就体现出吴越民族那种散漫和随意的性格。

延伸

从对水稻的依恋和崇拜延伸开去的还有:

1、对鸟的崇拜:这里有鸟从天上衔来稻种的传说,有对鸟的爱护,特别是对燕子,家家以有燕子前来筑窝为荣。有许多燕子与人的传说。

2、对蛙的崇拜:蛙类中以青蛙和蟾蜍为最,民间有人蛙结亲的传说,有以保护蛙类为目的的儿歌、民谣。

3、水稻的种植以土为本,所以吴越民族在祭祀土地公、婆以外,还有田公男婆的祭祀。

各村各地的土地公、婆都是当地人自封的,都是生前有益于公众的人物,他们的庙也都设在村头或路边。至于田公、田婆是不设庙的,对土地公、婆和田公、母的祭祀并不按时论节,也不太讲究供品只以香烛为主。4、对水神的崇拜:水稻以水为主,江南又多水患,所以吴越民族从断发纹身防水开始,有对水的一系列祭祀和禁忌,一个“哇哇”落地的婴儿,从到河边去打水花始到人死后,要亲属为他去水神买水入敛为止,一辈子不知有多少与水神相关的活动。吴越人说“宁可无饭,不可没水”因为有关水神的祭祀较多,在此只得打住。有人说吴越人性格纤细而敏感,是以心灵和情感生活的民族,这一点在风俗民情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以上的对鸟也好,对蛙也罢,对土地和田公也是,对水神也一样,每次祭礼都是以心到情到为止,不像中原人那样辅排和讲究。这就是就吴越人对神也是那么随意、洒脱。

吴越地区的民俗民风范围较广,在这里一时也讲不全,只能再挑几个有代表性的说一说。

七巧节

也称乞巧。这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节日,吴越民族女性的心灵手巧之艺在这一天可是登峰造极。有姑娘小媳妇的家门前及茅坑左右(厕所)挂满了手工制作的鞋子、荷包、手绢、袜子等等,上面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的花朵蜂蝶,真是让人惊叹!特别是那些送给坑姑娘(一位神名)的鞋,小到只能放进一个手指。在这些手工制品也充分体现了吴越民族女性的那种精细、聪慧的性格。

蚕花节

这是在养第一批春蚕前,姑娘小媳妇们到街上走一走,买一点生活和劳动用品,因为进了蚕房后,她们将与蚕宝宝们一起渡过整整一个季节。与她们相应出街的还有那些年青小伙子和男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男男女女拥拥挤挤,嘻嘻哈哈地在街上行走,人越多的地方越有人去,谓“挨蚕花”,说是这么一挨,可以使蚕业兴旺,不生虫害。蚕花节如一个集市,各地不等,有三天、五天,也有七天的。这样的风俗节,充分体现了吴越人那种喜欢人与人之间相处轻松愉快的性格。

建筑

吴越人在上古时期就“构木为巢,以避虫害”后来也被称为是居住“干栏式”楼房的民族。吴越民族的建筑风格中,绍兴的桥和苏州的园林为最有代表性。那曲曲弯弯的、结构精巧的回廊和小巧玲珑的、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那多姿多彩的拱形石桥,这些建筑在体现吴越人聪慧、灵巧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那圆滑、变通又富于幽默的性格。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北方的粗厚凝重、讲究和南方的细腻随意、流畅,这种明显的不同风格在这些建筑中表现了出来。

标签: 吴越民族百越

更多文章

  • 百越: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吴越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百越,古越族人,吴越民族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 伊索寓言是形成的 他生平都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伊索寓言,古希腊

    你听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乌鸦找到了一片肉,它叼着肉站在树枝上心里很高兴,这时候狐狸也在找吃的,他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肉,馋的直流口水。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你好,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眼,并不做声。狐狸接着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

  • 《伊索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伊索寓言内容及写作特点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世界,伊索,小说,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对后代影响很大,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刺喻人的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流传的《伊索寓言

  •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寓言》非一人所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世界,希腊,小说,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为动物来讽刺。版本介绍公元前3—4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 Phalereus)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伊索故事集成》(As

  • 《侏罗纪世界2》好看吗豆瓣评分多少 侏罗纪世界2剧情影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侏罗纪

    特效大片《侏罗纪世界》2正式登陆内地院线,作为《侏罗纪世界》的续集,很多人都对该片抱有很大的期待,据悉,目前,《侏罗纪世界》2豆瓣评分7.2,猫眼评分8.7,淘票票评分8.7,微博评分8.7,总结起来就是口碑中上,可看。《侏罗纪世界2》的故事发生在主题公园“侏罗纪世界”被毁之后的第三年,纳布拉尔岛如

  • 《侏罗纪世界2》内地定档615 提前北美一周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侏罗纪世界2》

    侏罗纪世界2内地定档提前北美是怎么回事近日有消息称电影《侏罗纪世界2》在内地的上映时间已经确定,定档在6月15日,比北美上映的时间还要提前整整一周,而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于是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 恐龙来了!《侏罗纪世界2》中国内地正式定档6月15日上映,提前北美1周,并发布定档预

  • 萌童被恐龙包围爆哭 网友 侏罗纪很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侏罗纪

    看过知名电影《侏罗纪公园》吗?巨大体型、狰狞样貌以及凶悍獠牙让人感到畏惧,不过缩小的《萌版侏罗纪公园》倒是看得有趣。有网友在脸书PO出一张照片,可爱的萌孩被众玩具恐龙前后夹击,眼见周围都是可怕的怪兽,惊恐之下忍不住一股儿酸劲上头接着爆泪。在照片上头也附註标语「侏儸纪时代…很可怕」。照片上传后马上引起

  • 揭秘:四川发现亿年前 白垩纪时期恐龙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恐龙,白垩纪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对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境内新阳、龙井两村发现的恐龙足迹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结论为距今约一亿年白垩纪时期的三个种类恐龙足迹。某年,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叶勇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组成的专家组专程赶往泸州市叙永县,对境内大石乡新阳、龙井两村发现的恐龙足迹进

  • 揭秘四川某市发现白垩纪时期恐龙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恐龙,白垩纪

    导读: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对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境内新阳、龙井两村发现的恐龙足迹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结论为距今约一亿年白垩纪时期的三个种类恐龙足迹。经发现,每件化石都具有高度研究价值。网络配图博物馆专家组在大石乡龙井村(小地名牛咡洞)发现了多道恐龙足迹,其中一道蜥脚类行迹长度超过10米,包括

  • 揭秘吉林发现疑似白垩纪恐龙化石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恐龙化石,白垩纪

    5月30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东南侧山坡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恐龙化石群。网络配图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相关专家现场考察,初步判断为疑似白垩纪早期恐龙化石群。图为已经挖掘出来的化石,专家初步推测为恐龙股骨化石(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楠摄6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