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为什么要打东夷?东夷到底做了什么(邢国)

商朝为什么要打东夷?东夷到底做了什么(邢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22 更新时间:2023/12/9 18:12:33

东夷,夏商周时期对东方部落的称呼。周朝《礼记》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

四千多年前,东夷分布在河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

夏朝时期,东夷人势力强大,东夷有穷氏的部族首领后羿在太康时期曾经叛乱。40年年后,少康才得以复国,其少康的儿子予(又作杼)继位后,开始对东夷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直打到东海海滨。

商人祖先是东夷的玄鸟一支,商朝甲骨文、玄鸟、占卜、人祭都与东夷相同。然而,商朝卜辞中颇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商王帝乙、帝辛(纣王)相继对东方夷人展开了长期的战争。直到灭亡前,商朝大军还在征伐东夷。

西周建立后,也多次讨伐东夷。《史记·周本纪》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卜辞中记载,商代这位女统帅多次奉商王命令进行征伐。在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全为软玉,有的就是从南方输入的,卜辞里有“取玉”、“正(征)玉”的记载,表明是劳师远征掠夺来的。妇好墓中出土的贝也是来自南方地区。

商朝时期,无论是祭礼用的青铜礼器还是装备军队用的青铜武器,都需要金属原料。炼制青铜需要铜、锡、铅等金属,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南方,对远夷发动战争,重要的掠夺对象是金属矿产。甲骨卜辞问“有羌俘送来吗?明天有矿石送来吗?”的内容。

甲骨卜辞所见冶铸记录是以铜料铸器,并不是直接冶炼矿料。考古学者在郑州、安阳等殷代遗址发掘出的冶炼遗址都是铸铜作坊,而不是从矿石炼铜的炼铜作坊。商朝不断征伐东夷,是为了获得南方的矿产。

西周时期,中原的金属矿料,仍然来自南方地区。《诗经·鲁颂》载“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东夷地区贡献的除海龟和象牙外,还有大批南方出产的金属。西周时期常常通过战争掠夺来获取金属物质,西周的铭文中就有“孚”(俘)戎器、“孚(俘)金”,“孚(俘)吉金”的记载。

西周时夷人建立商奄国、蒲姑国,拥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和农业文明。西周灭了这两个国家,在山东建立鲁国和齐国,作为征服东夷的前进基地。

西周时期,东夷中徐国一度兴起,周穆王出兵讨伐,杀死了徐偃王

经过夏商周时期不断征伐,东夷势力逐渐变弱,势力范围也缩小到了淮河流域。东夷诸国与周人文化融合,春秋时期吴国灭掉徐国,东夷人建立最后一个国家消亡。

秦汉以后,东夷人完全融进了华夏民族。

标签: 东夷秦朝商朝邢国

更多文章

  • 殷墟中发现商朝灭亡的真相,竟是纣王改革太超前(邢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纣王,邢国

    纣王,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

  • 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迁都对商朝有什么影响(邢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朝,迁都,邢国

    汤始建国至第20位商王盘庚,商朝政权经历了三度衰落,四度复兴:汤兴,至雍己而衰;太戊复兴,至河直甲复衰;祖乙振兴,至阳甲复衰;盘庚时殷道复兴。与几度兴衰相伴,汤至盘庚期间,商朝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中说:仲丁迁于馰(在今河南荥阳附近),河馱甲迁于相(在今河南内黄),祖乙迁于庇(在 今山东梁山附近)

  • 中国封建王朝为什么基本上都没有超过300年?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建王朝,秦朝

    一、封建王朝兴亡300年定理。中国朝代年序表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周朝,867年,但到了东周,已经名存实亡了,实际统治600年。历史上,主要王朝存在200-400年左右,就算很长了:夏470年;商440年,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200年,西晋东晋合计150年,隋40年,唐290年,北宋南宋300

  • 溥仪当皇帝只亡了一个王朝,为什么要写三份退位诏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清朝,退位诏书

    1908年11月中旬光绪皇帝龙归,20天后他的侄子溥仪登上皇帝宝座。溥仪后来回忆说,登基仪式上曾发生了一件不祥之兆,冥冥之中注定了晚清的命运。当时不到三岁的溥仪,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吓得号啕大哭。他的父亲载沣汗出如浆,不停安慰道:“别哭啊,快完了!快完了!”。三年后,果然一语成谶。大清王朝走到了穷途

  •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介绍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发布过退位诏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退位诏书,溥仪

    退位诏书,指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封建君主宣布放弃帝位,移交封建国家政权的官方文件。此类文件在中国历史上共有两种,一是封建时代封建君主向权臣移交政权的退位(禅位)诏书,二是封建政权向资产阶级政权移交政权的退位诏书。简介在中国历史上,在权臣当朝,皇室暗弱的年代,处于弱势的君王不得已把皇位禅让给大臣。一般禅让

  • 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机关术,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墨子,春秋战国,墨家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无数的人才,各大学派纷纷自成一家,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墨家。这个墨家可以说是比较可惜的一个学派,一直被世人严重低估。我们都知道有个人叫墨子,他就是墨家的开山鼻祖,也叫墨翟。这个墨子的一双手和一张口在当时可是十分的有名气,不仅开山立派,创建一个独立的派别,设计和建造各种各样

  •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墨家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墨家学派匿迹之谜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朝,春秋战国,秦始皇,墨家

    小编对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特别感兴趣,那时在东周各国里,最大的显学是儒学、墨学及道学等。前几年看了《墨攻》后,小编便对墨学越来越上心,但让人奇怪的事墨家学派居然没有传人!而且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墨学真是就一点踪影也没有了,在近二百年间战国时期展开过轰轰烈烈学说的学派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司马迁写《史

  • 菩提祖师:一个精通道教、佛教及诸子百家的高人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菩提祖师,西游记,诸子百家

    菩提祖师,《西游记》中的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但菩提祖师却要求孙悟空出师后不能提起师门状况。《西游记》中菩提祖师,佛道合一的名字,道家的气质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为一个精通道教、佛教及诸子百家的高人形象。亦是重合了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潮。“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寄

  • 揭秘:汉朝和南汉、北汉到底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汉,五代十国

    对于后世来说,汉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当汉朝兴盛时,汉族人民可以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当汉朝消失时,仍有许多人想以其名义提升自己的声誉,得到归属和认可。南汉和北汉都是历史上存在的朝代。这两个朝代和汉朝有什么关系?虽然后汉和北汉使用“汉”这个词,然而,这两个朝代距离汉代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唐汉以后,汉代经

  • 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北汉是怎么被赵光义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汉,五代十国

    春秋时期晋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大将荀吴北伐胜利后便在太原地区建设了晋阳城,三家分晋之后晋阳曾经长期作为赵国的都城。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曾经因镇守太原而被封为“唐国公”,他又是在此处起兵反隋,最终建立唐朝。随后,又有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或者龙兴于晋阳,或者以晋阳为都城,故晋阳有了“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