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北汉是怎么被赵光义灭掉的?

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北汉是怎么被赵光义灭掉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02 更新时间:2023/12/21 1:23:57

春秋时期晋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大将荀吴北伐胜利后便在太原地区建设了晋阳城,三家分晋之后晋阳曾经长期作为赵国的都城。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曾经因镇守太原而被封为“唐国公”,他又是在此处起兵反隋,最终建立唐朝。随后,又有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或者龙兴于晋阳,或者以晋阳为都城,故晋阳有了“龙城”的别称。

北汉是五代十国中唯一一个处在北方的国家,它虽然版图很小,但是由于有契丹势力的支持,它也成了后周和北宋的心腹大患。以雄武著称的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都曾经亲征北汉,但均以失败告终。宋朝建立初期,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二人的努力之下,南方的南唐、后蜀等多个割据政权先后被翦除,中原地区完成了基本统一。在“先南后北”战略的指导下,赵光义终于可以面对北方的敌人了。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攻破了晋阳城,北汉末帝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

但是,就在吞并北汉不久之后,赵光义便在晋阳城外设置了一个巨大的临时安置区,将晋阳百姓全部前往此处,随后下令纵火焚烧了这个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旋即将汾水引入这片废墟之中,晋阳城自此荡然无存。

赵光义之所以这么做,固然是因为对负隅顽抗的北汉有着深深的仇恨,但是他更担心的是北汉处于契丹势力的覆盖之下,一旦宋朝军队撤出,就很难保证这片国土的安宁。另外,晋阳自古多帝王,长期被人怀疑皇位来路不正的宋太宗,也担心此地再有帝王崛起,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三年之后,赵光义派宣徽南院使、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大将潘美(即潘仁美的原型)驻守太原,并让他在晋阳城附近兴建新城。潘美将晋阳新城中的道路设计为丁字形,有人说为的是“钉”住龙脉,实则是潘美为了防止契丹骑兵入城而有意为之。

标签: 北汉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南明本有可能翻盘,可因选错了皇帝而导致满盘皆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明,明朝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下了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由于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即除了国都北京外,还有一个留都南京,其行政机构设置和北京一样,也设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当京师陷落,皇帝殉国的消息

  • 明朝灭亡后,为什么大批文臣武将降清,而不是归附南明或大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末,南明

    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又出现了三股主要势力逐鹿中原的情况,这三股势力分别是:大清政权、大顺政权,以及南明弘光政权。大清政权也就是后来的清朝,这个大家想必都非常了解。大顺政权由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创建,虽然起初大

  • 讨明檄文“七大恨”中有一个闹剧,让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七大恨,明朝

    且说,清太祖努尔哈赤要跟自己曾经的主人——大明王朝叫板,于是煞费苦心地编撰出了一个,为后来历代清朝统治者津津乐道的讨明檄文“七大恨”来。“七大恨”的最原始的版本未存于世,流传在世的版本众多,甚至同一版本中“七恨”的内容也往往重复、啰嗦、混淆不清。经清史研究专家孟森梳爬、厘清,最接近原始版本的,应该是

  • 揭秘:吴越为什么能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做到百年不衰?(吴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越,五代十国,吴越国

    大家都知道在五代十国中王权的更迭相当频繁,今天你称王明天他登基,天下纷争,群雄四起,战乱致使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百姓民不聊生。比如后汉才经历了3年就被后周所灭,而其它王朝也才十几二十年的命运,但是吴越国却存在有百年之久,到978年才纳土归宋。那么这个位于二浙地区的小国,是如何在乱世纷争中求得生存,难

  • 五代十国历史:吴越政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吴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越,五代十国,吴越国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虽然林升的本意是讽刺南宋统治者纸醉金迷不愿收复北方故土,但却无意中为杭州城打造了一张城市名片。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强大的女真骑兵南下,攻下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难至杭州,建立南宋,定

  • 李自成大顺政权的雏形,设九级军官和六政府,但未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自成,大顺政权

    李自成最为大家熟悉的称号是“闯王”,但是闯王只是一个外号而已,并不是他正式的封号,李自成从崇祯二年起事,一直到崇祯十六年称新顺王,中间十四年李自成都没有正式称王,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连一个稳定的根据地都没有,这也是明朝官方称其为“流寇”的原因,直到1642年李自成占领襄阳才改变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 如果没有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 明朝会被清军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末,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有网友问:如果没有农民起义,单凭清军十万铁骑能灭亡明朝吗?看到之前的答案,都是清朝可以取天下是偶然事件。没有李自成,清朝根本不可能灭亡明朝,其实都是不顾事实。首先李自成,张献忠等等各路农民军为什么要起义?就是因为,明军在辽东连战连败,导致明朝财政危机,加收税负,裁员导致。其次,明朝主力军都是清军消灭

  • 有关于张献忠起义的事情有多少 他是在哪一年起义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末,崇祯,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称八大王。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李自成合军东征凤阳(今安徽凤阳)。以后率部南下,转战豫、楚诸地。崇祯

  • 历史上张献忠起义时到底杀了多少人,为什么说他是杀人狂魔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末年,张献忠,,张献忠起义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主要割据于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权。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历史记载显示其人曾经进行过多次对平民的大屠杀,后兵败被清军所杀。生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十八日出生于延安卫柳树涧堡(今陕西省

  • 明朝灭亡之后 坚持反清复明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定国,张献忠,反清复明

    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养子,勇敢善战,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清顺治九年,李定国出兵八万攻湖南,后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清朝派敬谨亲王尼堪率军十五万增援,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清军全军覆没。吴三桂在昆明弑杀永历帝后,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