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比鲁国厉害,为何山东省简称鲁而不是齐?

齐国比鲁国厉害,为何山东省简称鲁而不是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61 更新时间:2023/12/18 9:44:04

关于山东的简称取的是“鲁”,而不是“齐”这个问题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有上溯到周朝分封,有追溯孔子影响,也有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沿革,与先秦时期的齐鲁两国没有关系。

1 封地与周王室的亲疏

将时间追溯到先秦时期齐国与鲁国的由来,是很多人解释山东简称的主要依据。简单来说,鲁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要比齐国更亲,更具正统性。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实行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亲属、功臣或前朝遗贵,这些人在封地上成立诸侯国,要履行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以及缴纳贡赋、定期朝觐等义务。

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的殷人和东夷人势力强大,屡次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子牙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

周公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由于当时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由其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定都曲阜。鲁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在今山东省的济宁、泰安、菏泽等地。伯禽是周武王的侄子,是同姓分封之地,这么看,鲁国和周王室是有血亲关系的。

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位于山东北部,其国都临淄就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的临淄区。与鲁国相比,姜子牙毕竟是外姓,与一般诸侯国无异;此外,在战国时期,姜姓吕氏的齐国被田氏所取代,国君由姜姓转变为姒姓,从这一点来看,鲁的正统性要强于齐。

2 周礼文化影响力

从周礼传播角度讲,鲁国的影响力是高于齐国的。齐国和鲁国虽然都是侯爵国,地位相当,但《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中,鲁国排在齐国前面,仅次于周。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更有历史厚重感。

周公的治国方略是“尊尊而亲亲”,他十分重视传承,所以专门制礼作乐,为周王朝制定出一整套典章制度,鲁国作为其子的封国,最大程度的保存了周礼,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是著名的礼仪之邦。春秋时期,鲁国是唯一一个把周礼完整继承下来的国家。当时,如果谁想学习周礼、恢复周礼,只能去鲁国。

齐国的理念和鲁国刚好相反,他们办了稷下学宫,吸引了各类人才,文化氛围非常好。也就是说,齐国在文化方面重视的是汇聚百家,如此一来,自然会丧失一部分已有文化的传承。

另外,当初宋国的孔父嘉全家遇害,他的儿子逃到了鲁国定居,六代之后又出现了孔子。而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乃至现在,影响都十分深远。

孔子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实力,其实也并非脆弱得不堪一击。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可与齐国争夺东方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873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为楚所灭,而鲁国的礼乐传统经孔子师徒的弘扬早已深入人心,它并没有因为鲁国的灭亡而丧失。反而是齐国之俗泯于千年之中。

3 地理因素与发音说

唐朝以来,齐地对应的地方是齐州及后来的济南府,鲁地对应的是兖州及后来的兖州府。

到了宋朝,齐和济南基本脱钩,而鲁和兖州的联系则保留到明朝,也是因为当初封地之后,保留了绵长的亲密关系。这也令山东地区更偏向简称“鲁”,而不是“齐”。

实际上,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曾在同一文化圈的齐鲁两地交流越来越密切,不然,也不会出现“齐鲁大地”的说法。在明末以来的文献中,我们都能看到山东的简称常在齐与鲁之间切换,没有严格界限。

《崇祯实录》: 甲子,刑科给事中李如灿上言……又遇骄阳亢旱,吴、越、楚、豫、燕、齐之间,不知几千万里…… 《清史稿·穆宗本纪》:

癸亥,以闽、粤、鲁省玩视军饷,予疆臣严议。 《宣统实录》: 并请概准晋鲁两省作正开支等语《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景耀月致辞》:

燕、辽、齐、豫、湘、鄂、秦、晋、苏、浙、皖、赣、闽、粤、蜀、滇、桂公民代表等迎迓祝颂而致辞曰……

这里面,明末用的是“齐”,清末就以用“鲁”为主。山东真正开始逐渐简称“鲁”,是近代才有的事情。

为什么直到近代才开始逐渐偏向了“鲁”?是因为电报的出现。清末,电报等先进技术逐步引进中国,了解电报的应该清楚,电报架设中,文字越简洁越好。所以涉及到各省名称,也需要他们准备一个最能代表本地的简称,以便在电报中使用。当时的河北地区属于直隶省,使用了“冀”这一简称。而山东“齐”和“鲁”都可以用来当简称,但是“齐”的读音和“冀”相近,所以最终选择了“鲁”。

不过,这一说法是否站得住脚还有待商榷,因为在民国十年(1921年)的《巨野县志》中,对山东的称呼还是齐。

所以,也有人认为,山东之所以简称“鲁”,是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鲁西县委、鲁西南地委、苏鲁豫党委等而来。

标签: 齐国战国

更多文章

  • 楚国人是怎么来的?有何文化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国,春秋战国

    楚国,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楚人来源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燕国经济文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燕国,春秋战国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燕地为燕国始封地。燕桓侯时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齐桓公打败

  • 扬州之战中明朝将领誓死不投的结局是什么?清军隐瞒了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扬州之战,清朝

    浩荡中华五千年,有十几个朝代都曾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存在过,而其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要数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了。要说清军入关,这其中就有很多故事了。当时的明朝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所以清军入关之后,可以说逢战必胜。虽说到了扬州之后遭遇明军的拼死抵抗,然而由于明朝大势已去,虽有抵抗,但终究未能敌过清军的强大势

  • 扬州之战:一个没落的帝国最后的热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扬州之战,清朝

    公元一六四五年三月,多铎奉多尔衮之命南征。而此时的南明弘光政权正处于最激烈,也是最后的党争内斗之中......就这样,由于南明军各部的各自为战,仅不到一个月,徐州、泗州等重要城市相继失守,清军顺势渡过淮河,直驱而下。四月十八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我们不知道此时的多铎,望着近在眼前的扬州,不知会不会吟

  • 清末四大家之郑文焯生平简介,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清末四大家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

  • 明末的西学东渐,利玛窦的传教为何取得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利玛窦,西学东渐

    晚明的西学东渐,樊树志等先生论述已多,在近年全球史大兴的背景下已经日益成为热点。欧洲的科学技术、宗教哲学传入中国,连内阁大学士徐光启都成为天主教徒,使中国文明蕴含了新变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则因为此后中国的孱弱而受到忽视,有请南京大学高人冯亚民为大家讲解个中曲折。1842年,清

  • 明清两朝的不同品格,从《天工开物》就能看出(西学东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天工开物》,西学东渐

    晚明的社会是传统社会的一大变局,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可喜的新变,尤其是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国的传统技术遭遇近代的科学思维,产生了一大批科学性颇强的著作。其中有一本书影响了世界,但在中国却惨遭乾隆帝禁毁,到了近代才从日本回流中国,这背后凸显了明清两朝不同的品格。江西省奉新县,一个人,写了一

  • 东非大裂谷这道美丽的“疤痕”从没有让到过这里的人失望 总是给人惊喜和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始森林,非洲,东非大裂谷

    群峰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野花布满山坡,近处是广袤的草原,其间散落着翠绿的灌木丛,青草依依,花香弥漫,闪闪的波光,耀人眼目。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卫星图像上看它就好比地球上一道巨大的疤痕,当乘飞机穿越浩渺的印度洋进人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窗口向下望去,你会看到一个巨大

  • 地球上“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

    一个人的脸上如果有一道疤痕,TA必定会对其厌之又厌,因为人们会觉得这道疤痕会破坏那张完美的脸蛋。在意之甚,以至于心理扭曲都有可能。可在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它不是“丑陋”的代名词,而是一道“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1.形成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东非大裂谷这个世界陆地最大断裂带,它

  •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最狭长的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世界之最,东非大裂谷

    世界最狭长的湖坦噶尼喀湖是非洲中部的一个淡水湖, 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属于断 层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蜿 蜒曲折的湖岸线长达1900千米。入湖的河流 主要有马拉加拉西河、鲁济济河、卡兰博河 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南北长约 679千米,宽度平均是50.134千米,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