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四大家之郑文焯生平简介,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清末四大家之郑文焯生平简介,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46 更新时间:2024/1/1 19:18:41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生平简介

郑文焯,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尝自称山东人。如词集《瘦碧词》自署“高密郑文焯”,词集《比竹余音》自署“北海郑文焯”。远祖郑康成,九世祖郑国安于清初有战功,属汉军正黄旗,父郑瑛棨(字兰坡),同治初任陕西巡抚。

文焯生于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十三岁能画指画,吴昌硕曾在他的指画《寒山子》上题赞:“一指蘸墨心玄玄,且园而后大鹤仙。我画偶然拾得耳,对此一尺飘馋涎。鹤与梅花一屋住,有时与鹤梅边遇。梅边遇,兴益赊。毫毛茂,翻龙蛇。”文焯青少年时期曾随其父宦游山西和陕西一带,享受过富贵公子的生活。大约在其20岁前后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的急剧转变。其《己卯重九》云:“十载繁华一梦收,及时行乐且勾留。半瓶白酒消闲恨,满目青山忆旧游。翠袖空沾知己泪,黄花须抽少年头。一年一度逢佳节,忍赋新诗断送秋”。

光绪元年(1875)中举,曾任内阁中书。因七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进取,自镌私印“江南退士”,弃官南游。因喜爱吴中湖山风月胜景,旅居苏州,为江苏巡抚幕僚40余年。喜与文士交往,与朱祖谋唱酬无间。喜鹤,人见之,常一琴一书,一鹤舞于其间。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又自比陶渊明。居住上海,专精医学,行医于汉口路福利公栈,兼卖书画以自给。清史馆聘为纂修,北京大学聘为金石学主任教授兼校医职务,月俸金八百;皆婉辞不就。曾在除夕画一老梅枝上数萼,忽生横枝,悬大红爆竹,是未经入画之景,题为“春色春声”。某军长见而喜爱,愿以巨资购买,请题双款,郑文焯婉言谢绝。

其家先世有藏书颇多,同治年间被水淹没不少。以后继续从事金石、书画、古籍的购藏,名人手跋、点校本,遇见即购。藏书处有“大鹤山房”、“半雨楼”等,藏书印有“叔文校定”、“石芝西堪”、“鹤公过眼”、“江南退士”、“大鹤天隐者”、“樵风家世”等。晚年,所藏书大部分出售给人,自称:物无久聚,终必散出,与其给儿孙出售,不如及身料理,尚能得相当代价。其手稿曾被康有为所得数种。编著《国朝著述未刊书目》。

郑文焯于62岁时死于吴门(苏州)。1918年春卜葬于光福邓尉。郑逝世后五个月,朱古微、梁任公(超)、叶玉虎等八人上书内务总长钱能训,致函江苏省长转吴县知县,请他们保护郑墓,可见影响之大。

标签: 清朝清末四大家

更多文章

  • 明末的西学东渐,利玛窦的传教为何取得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利玛窦,西学东渐

    晚明的西学东渐,樊树志等先生论述已多,在近年全球史大兴的背景下已经日益成为热点。欧洲的科学技术、宗教哲学传入中国,连内阁大学士徐光启都成为天主教徒,使中国文明蕴含了新变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则因为此后中国的孱弱而受到忽视,有请南京大学高人冯亚民为大家讲解个中曲折。1842年,清

  • 明清两朝的不同品格,从《天工开物》就能看出(西学东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天工开物》,西学东渐

    晚明的社会是传统社会的一大变局,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可喜的新变,尤其是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国的传统技术遭遇近代的科学思维,产生了一大批科学性颇强的著作。其中有一本书影响了世界,但在中国却惨遭乾隆帝禁毁,到了近代才从日本回流中国,这背后凸显了明清两朝不同的品格。江西省奉新县,一个人,写了一

  • 东非大裂谷这道美丽的“疤痕”从没有让到过这里的人失望 总是给人惊喜和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始森林,非洲,东非大裂谷

    群峰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野花布满山坡,近处是广袤的草原,其间散落着翠绿的灌木丛,青草依依,花香弥漫,闪闪的波光,耀人眼目。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卫星图像上看它就好比地球上一道巨大的疤痕,当乘飞机穿越浩渺的印度洋进人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窗口向下望去,你会看到一个巨大

  • 地球上“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

    一个人的脸上如果有一道疤痕,TA必定会对其厌之又厌,因为人们会觉得这道疤痕会破坏那张完美的脸蛋。在意之甚,以至于心理扭曲都有可能。可在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它不是“丑陋”的代名词,而是一道“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1.形成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东非大裂谷这个世界陆地最大断裂带,它

  •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最狭长的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世界之最,东非大裂谷

    世界最狭长的湖坦噶尼喀湖是非洲中部的一个淡水湖, 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属于断 层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蜿 蜒曲折的湖岸线长达1900千米。入湖的河流 主要有马拉加拉西河、鲁济济河、卡兰博河 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南北长约 679千米,宽度平均是50.134千米,包括了

  • 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一个全心全意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尔托夫,马克思,俄国,孟什维克

    在谈到俄国人马尔托夫时,历史学家赵俪生曾经这样回忆:“我读列宁传,读到马尔托夫的事。马尔托夫主张,有些知识分子可以邀请到党内作为党的宾客,而不需要他们遵守什么组织性、纪律性。列宁狠狠批评了马尔托夫。马尔托夫是孟什维克,当时肃反,‘契卡‘(即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编者注)已经把马尔托夫列入

  • 孟什维克:正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什维克,马克思主义,俄国

    一:民主社会主义在俄国:关于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统”问题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俄国反对派运动中出现社会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对立,在政治理论上就是“政治自由”与“人民专制”的对立。在1890年代,双方的阵营曾经壁垒分明。社会民主党人曾经与自由主义结盟反对民粹派,而民粹派中那些最敌

  •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是什么样的 该政策对德国造成了什么样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铁血政策,德意志帝国

    看到标题里的铁血政策几个字熟悉世界历史的小伙伴应该已经要猜出来我们今天说的是谁了,没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今天大家就来简单看看,他是如何帮普鲁士一个弹丸之地统一德意志帝国的。俾斯麦是德国的第一任宰相,也是普鲁士王国最重要的宰相,他对欧洲近代的历史、版图、格局、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在他手中

  • 普鲁士为了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中心力量 要等到俾斯麦的上台以及“铁血政策”的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普鲁士,奥地利,铁血政策

    1848年,普鲁士保留了宪政,并于年革命被镇压后,封建势力死灰复燃,1850年公布新宪法,但奥地利则完全退回到君主专制统治。接着普鲁士凭借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影响而促进的全德统一计划,也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普鲁士真正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中心力量,要等到俾斯麦的上台以及他所倡导的“铁血政策”的实施。此时普鲁士

  • 德国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德国宰相,铁血政策

    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当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一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共和国,另一条是容克阶级领导的,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