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和通泊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高级将领全数阵亡

清朝和通泊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高级将领全数阵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3/12/10 19:15:02

自从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军队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攻明朝、降蒙古、征朝鲜,无往不胜。

1618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附近的萨尔浒击败明、蒙、朝联军四万余人,夺取对明朝战略主动权;1626年,努尔哈赤相继占领辽阳、沈阳、广宁,雄视山海关;1642年,皇太极在松锦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入关奠定基础。入关之后,满洲八旗日行千里,李自成闯军、原明朝军队无不望风而降,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正因为如此,时人都说满洲八旗骁勇善战,是东亚第一雄师,有“满万不可战”之说。

不过,这一支骁勇善战之部队在雍正九年却遭遇了一场大溃败,一万多清军被蒙古骑兵追着打;战区司令员(都统级别)18人,阵亡、自杀14人,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号称华夏第一名将的傅尔丹一路狂奔,仅带3将逃回科布多城。这便是让满洲八旗倍感耻辱的“和通泊之战”,“满万不可战”之说成为历史;雍正慑于蒙古之威力,只好暂时罢兵言和,将解决准格尔汗国的重任交给儿子乾隆

1644年5月,多尔衮率10满洲、蒙古、汉八旗共10余万大军从山海关一路南下,将北京据为己有。

同年9月,顺治从盛京(沈阳)移驾北京,祭祀天坛,宣布对全国进行统治。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维特拉蒙古准格尔部、青海和硕特部迅速崛起,并成为西域、中亚一带新霸主。在半人半仙噶尔丹领导下,准尔汗国实力达到历史之最,西攻吉尔吉斯、哈萨克,北御俄罗斯,东攻喀尔喀蒙古追击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前锋距离北京只有700里,康熙下令戒严。

为了打击骜不驯的噶尔丹,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之战中大获全胜,但并没有将准格尔打残。四爷雍正即位后,趁着准尔格内部分裂之际,大举出兵讨伐,西路巴里坤岳钟琪兵团、北路科布多傅尔丹兵团,总计7万余人,声势十分浩大。不过,在随后的大战中,清军却输得一塌糊涂,差点连主帅都挂掉。

噶尔丹被康熙击败后,准格尔汗国发生分裂,其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胜出,成为新一代可汗。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继续奉行对清抵抗政策。准尔格面积虽大,但人口却很少,估计70万,精锐骑兵六万多人,这是极盛时期,到策零即位时,总兵力4万。

相对于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大清帝国而言,准格尔的人口、经济、军事总体量未免太过弱小。不过,准尔格汗国地处西域、中亚这战争频仍之地,军事技术、武器水平多效仿土耳其、俄罗斯以及欧洲。其装备土耳其重型火炮、中亚重型火绳枪,无论质量、射程、射速,还是精确度,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大清八旗、绿营列装的鸟枪、明末火铳、威远炮、子母炮等早期热兵器。此外,准格尔勇士骑射水平高,这也是常年驻守在大都市的八旗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堕落异常严重的京师八旗,骑射水平已经不复当年入关之前的满洲兵。

对于清军的劣势,雍正皇帝自然是知道,若是直接搞野战,八旗会吃大亏,连招架机会都没有。为此,雍正决定以国力优势,从西路、北路出兵,采取稳扎稳打之战术,一边筑城,一边推进,慢慢蚕食准尔格汗国。当时,岳飞后裔岳钟琪担任西路军统帅,屯驻巴里坤,目标是破坏乌鲁木齐农田、牧场,摧毁准尔格汗国赖以作战的军备物资,这是清军主要之战略目标。华夏第一名将,曾经突破阿尔泰山口,一直打到准格尔腹地然后全军而还的傅尔丹为北路统帅,麾下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科尔沁蒙古兵、东北索伦、达斡尔骑兵,总计20000人,屯驻在新修筑的科布多城。按照计划,岳钟琪西路军为主力,直捣乌鲁木齐;傅尔丹北路为牵制,吸引敌军注意力达到分兵效果,为岳钟琪在夏季突袭乌鲁木齐做准备。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本该作为牵制部队的北路军却活生生成了当之无愧的主力,以致酿成灾难。1730年冬,准格尔名将小策凌敦多布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突袭西路军粮草、马匹、物资供应基地科舍图牧场,几千清军全部战死,马匹12万余匹被掠夺,清军元气大伤。此战后,大将岳钟琪便对准尔格产生畏惧心理,当2000老弱准格尔兵围攻吐鲁番时,他没有救援;后出兵时,又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士兵、马匹疲惫不堪,已经不具备在夏季进攻乌鲁木齐的能力。此时,主帅傅尔丹正在科布多筑城,接到朝廷命令后,他留下6000千绿营兵继续筑城,1300名满洲兵则承担起保卫筑城部队、保障粮道畅通之任务;自己则亲率定寿、岱豪、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等17位大将,13000余精锐之师出征,再次突袭阿尔泰。

1731年6月9日,傅尔丹誓师出征,素图、岱豪为前锋,定寿等领第一队,马尔萨等领第二队,自己则亲率主力在后。大军出发后,傅尔丹前锋部队抓获几名准格尔传令兵,从中得知策零正在阿尔泰集结大军,共三万,但大军还没有完全集结完毕。此外,俘虏还告知,此时的准格尔正在爆发内讧,策零的女婿带着一万多人叛逃;哈萨克、吉尔吉斯等又出兵进犯,策零很是被动。此时,傅尔丹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之机会,于是便让大军加快速度,直接杀向阿尔泰,消灭还未集结完毕的准格尔兵。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路上所遭遇的蒙古兵均不堪一击,清军所向披靡,前锋素图、岱豪3000人精锐抵达博克托岭,不久,傅尔丹率大军赶到,全师合兵一处。不过,傅尔丹此时觉察到了异样气息,自己的大军貌似已经陷入敌人重兵包围之中,自己中了对手“诱敌深入”之计。

为了避免陷入重围以致全军溃败,傅尔丹下令撤军,全军往和通泊方向回营。这是一条死亡路线,因为蒙古骑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小策零敦多布的虎狼之师很快就追上了傅尔丹,并利用火炮、重型火枪轰击清军阵地,索伦、达斡尔、科尔沁蒙古兵等先头部队先后被全歼,所部主帅自杀或战死。不久,准尔格蒙古兵攻击傅尔丹大营,4000千满洲八旗损伤过半,清军即刻溃败,傅尔丹一路向科布多方向狂奔。准格尔兵紧追不舍,清军连战连败,最后仅有2000残兵以及包括傅尔丹在内的4位将领侥幸逃回城内。其余14位副都统(战区司令),以及七千多精锐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索伦、达斡尔骑兵全部战死或自杀,清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此为史上著名的“和通泊之战”,八旗最大耻辱,雍正欲哭无泪。

此次战败后,雍正无力再次全面发动对准尔格战争,而是将这一历史重任交给儿子乾隆,最终成就了乾隆“十全武功”之首的“平定准格尔之战”。

标签: 清朝和通泊之战

更多文章

  • 古代十大名厨都有谁?他们是如何成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十大名厨,清朝

    古代十大名厨分别为: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董小宛、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1.伊尹: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在我国内地的不少地方和港、澳、台地区,赴宴开席第一道菜要先上汤菜,可能就是沿于此。2.易牙:又名狄牙,春秋时期名巫、著

  •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谁凭借厨艺当上一国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伊尹,彭铿原,宋五嫂,易牙,古代十大名厨

    核心提示:伊尹在有莘氏期间参加过餐饮业的劳动,精通烹割之道。后到了商汤那里,他为了接近汤,陈说自己的治国之策,就抱了砧板,烧制了一只鹄羹(大雁之羹),还做了一味鱼肉之酱献给商汤。商汤很器重他的建议,并任命他做了当朝宰相。网络配图“民以食为天”。中国美食,举世公认,烹调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成果是

  • 董小宛是顺治帝的董鄂妃吗?董小宛为什么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小宛,古代十大名厨

    清朝建立初期,国家未稳,清廷内部争斗也极为严重,因此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清初三大疑案,即“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继位”。这三大疑案分别指的是: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顺治帝到底有没有出家为僧?雍正帝有没有篡权夺位?顺治帝生前有一宠妃,为董鄂妃,顺治帝对其极为宠爱。

  • 杨朱学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朱学派,墨家

    在战国时代确曾独树一帜,与儒墨相抗衡,卫道之庄周,宗儒之孟轲皆曾加排斥与攻击,大概正因为这种非议的影响,传后世学者望而止步;更加之秦皇焚书,汉武独尊儒家,因而秦汉时即销声匿迹。但这并不等于其学说及影响之亡绝,只不过沉隐民间而已,至东晋而又由张湛作注复行于世(指《列子·杨朱篇》)。张湛《列子序》中说《

  • 杨朱学派有着哪些思想主张?具体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朱学派,墨家

    墨子的极端道德主义,超出了人的极限,杨朱起来反对他杨朱取为我,提出全真保性。如同老子对宗教提出质疑,杨朱正式的开始对道德起源的反思质疑,他认为人性的道德只是外物,人性本是如水,至清至纯,土扣之则浊,道德是习惯风俗强加于人身上的习惯,可以说是最早的从心理角度,发现近代达尔文演化现象的思想家。他很悲观的

  • 有女性参政的哈布斯堡家族,算得上欧洲第一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哈布斯堡家族,德国

    哈布斯堡家族,有女性参政的先例,还是欧洲的第一家族?据小编的了解在18世纪20年代,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尽管查理六世自己无法接受),玛丽亚·特蕾莎将继承他的皇位,从11世纪开始的一直由直系男性继承皇位的做法要终结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给哈布斯堡家族带来的麻烦还没有像在法兰西这样的国家那么严重,因

  • 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哈布斯堡家族,德国

    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欧洲历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来自法国,最早居住在法国阿尔萨斯, 后来向东迁移至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逐渐扩张到整个德意志地区。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

  • 关于金朝的十大趣闻,知道的人可说是少之又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朝,宋朝

    1、金国刚立国那会,物资贫乏,比较穷困,举国上下非常俭约。金太祖在世时与大臣们定下规矩:国库中钱财只能在打仗时用,如有违反者重打二十大板。金太祖死后,他的弟弟完颜晟继位。有一天完颜晟实在忍不住了,偷偷从国库里偷了一笔钱买酒喝,大快朵颐。事后,金国丞相盘点仓库发现,完颜晟偷钱事迹败露。经臣下商议,他们

  • 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幕后玄机(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导读:在三国这样一个乱世年代,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除了要有武艺,再就是需要胆量。三国时期不缺英雄,但是从中脱颖而出,跳上历史舞台的绝非等闲之辈。关羽就是其中一员,他的“斩颜良诛文丑”事迹一直被后人评论,这事件背后又有怎样的玄机呢?网络配图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大凡作战,一靠武艺,二靠胆量。尤其是单兵对

  • 关羽是的脸谱是什么样的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是的脸谱,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对于关羽的脸谱我们大家都并不陌生。尤其是那些喜欢看京剧的人。在戏剧之中,三国里的人物形象出现的是最频繁的。而关羽就是这诸多的三国人物之中的其中一人。他们在戏剧上,每一个人都被人们根据他们的人物形象而设计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脸谱。而人们为关羽设计的脸谱就是红色的,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红脸关公。对于人们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