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为何敢与中原王朝争夺辽东半岛?

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为何敢与中原王朝争夺辽东半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06 更新时间:2024/1/25 9:29:30

当我们打开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会发现从北魏到隋朝,我们的辽宁半岛都被域外的灰白颜色所覆盖。当时的辽东半岛,被一个近代以来长期被当做朝鲜国家的政权——高句丽所占领,这个名为高句丽的奇异政权是如从中原朝手中虎口拔牙的呢?

南北乱世得利

公元313年,随着西晋王朝在北方统治体系的全面崩溃,高句丽美川王趁机占领乐浪郡(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将当地的汉人将领逼入辽东投奔慕容氏。至此,高句丽地盘横跨鸭绿江两岸,既占领朝鲜半岛北部,又领有辽宁东部与吉林东部地区,南方的百济与新罗政权难以对其构成威胁。在拥有了足够的地盘与稳定的后方后,高句丽进入辽河流域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

越战越勇的高句丽

在公元331年故国原王高钊即位后,高句丽对于辽东的蠢蠢欲动遭遇了鲜卑战神慕容恪的毁灭性打击,高句丽人的丸都城在公元342、343年先后为鲜卑军队攻占洗劫(高句丽人曾经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迅速夺回丸都,但是旋即再遭占领)自此,拥有三百年历史的丸都城彻底弃置。这次战役距离曹魏毋丘俭焚毁丸都城不过一百年,鲜卑人甚至将高钊先王的坟墓挖出羞辱。然而,不屈服的高句丽人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在慕容鲜卑政权入主中原后卑躬屈膝求,以换取发展时机。到小兽林王时期,高句丽人又积极结交前秦政权,压制南方的百济,从而争取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到了公元4世纪末年,前秦政权崩盘,北方豪杰并立,包羞忍耻的高句丽人终于找到了进军鸭绿江以西的契机,公元396年,后燕兵败参合陂,北魏铁骑直至中原,慕容鲜卑分崩离析。

此时,高句丽好太王趁机于公元400-404年大举出兵辽东半岛,将辽河以东的土地全部纳入囊中。当北魏扫平北燕进入辽西走廊之时,高句丽已经在辽河沿岸建立了坚固的防线,将辽东半岛彻底收入囊中。

直到唐高宗灭高句丽时,辽东半岛在高句丽手中足足有260年之久。

标签: 高句丽

更多文章

  • 简史:宗周形成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宗周,周朝

    宗周涵义中国最早见于文献的城市,是西周的丰京和镐京。丰镐二京隔河相望,所在的位置在今陕西西安境内。丰镐即宗周,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礼的诞生地。周人的丰与镐是分别命名的,丰、镐是两座城市,但后世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都把丰、镐视为一体。成王时期,“宗周”之名开始

  • 揭秘:辛者库在古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辛者库,清朝

    很多的古代电视剧中,都提到到了辛者库这三个字。印象中,电视剧中也没有明确的说明这是个什么地方,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是能看出来,这是干活的地方。在杨幂饰演的《宫》中,我们就明确的看到,辛者库就好像是一个洗衣服的地方。很多的宫女都是盼着想出去啊。就这一点就能感觉出来,辛者库绝对不是一个好地方。在热播的古代

  • 出身辛者库的后妃有哪些?竟还出了三个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辛者库

    辛者库,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很常见,一般而言发往辛者库的宫女,即是发往浣衣局洗衣服的。但是其实不然,"辛者库,即内管领","管领,即辛者库",辛者库是管领,是一种包衣组织,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反正就是仆从,地位不高,专门侍候人的。在清朝,有很多后妃都是出自辛者库,甚至有的还成了皇后。1.康熙朝:良妃

  • 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宁静致远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宁静致远

    古人云:宁静致远。如果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拥有宁静的心态,他才能够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在事业的高峰上攀得更高。那么如何得到并维持内心的宁静呢?- 1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要想获得内心的静,源于心有所定,心有所属,心有所志;而“心定”的前提就是首先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愿意为之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全文如下(《艺文类聚》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 古代故事:能忍自安为善最乐(能忍则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能忍自安,能忍则安

    几个惊人的古代故事是关于忍和善的,很实在,只要想做,谁都能做的到,做到后才能知道它的妙处所在。能忍自安 为善最乐唐朝时代有个叫张公艺的人,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没有分家,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唐高宗十分惊奇,便问张公艺:「你们家有何特别的治家之道?」张公艺便请求拿纸笔写答案。待人拿来纸笔,只见张

  • 尝粪忧心的故事:孝子庾黔娄尝父亲粪了解其病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庾黔娄,,尝粪忧心

    庾黔娄,生卒年不详,字子贞,南北朝齐梁时期(479—587)新野(今属河南)人。其父庾庚易,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隐居不出,南齐朝廷数次征聘他都不肯就职。庾黔娄少时好学,禀性至孝,曾出仕齐为编令,后任孱陵(治所在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县令,又任蜀郡太守,至梁代累迁至散骑常侍。做官很有政绩,以仁爱化俗,

  • 学士和大学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区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大学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学士、大学士是怎样的官职?下面跟大家讲讲翰林院中大学士是一个怎样的官职,下面小编将和大家聊聊。学士之称,西周指在学的贵族子弟。《周礼·春官·乐师)):召诏及彻,人、学者。帅学士而歌彻。”《庄子·盗蹈》:战国、秦、汉时期,指一般的文“摇行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

  • 大学士范文程次子 清朝大臣范承谟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范文程,大学士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

  • 明代晚期内阁首辅 中极殿大学士刘一燝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内阁首辅,刘一燝,大学士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人物,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