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世纪骑士的竞技活动是什么样的 晋封仪式程序分为几种类型

中世纪骑士的竞技活动是什么样的 晋封仪式程序分为几种类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3/12/29 9:49:41

骑士(Knight、Cavalier)

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骑士的身份往往并不是继承而来的,中世纪时,骑士在领主军队中服役并获得封地。

竞技活动

概述

在中古时代,骑士除了为领主或国作战外,在每年的某段日子还需参与一些竞技活动。这些竞技活动都有特别的名称。

比武

两个骑士之间的砌磋称为比武,开始于第十世纪,但随即就被教皇与欧洲的国王反对,因为他们不同意骑士们因为自己的轻挑行为而受伤致死。尽管如此,比武依然盛行,并成为骑士的生活一部分。

最初的比武只是单纯的两个骑士之间的竞赛,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后,就变得非复杂。它们会成为社会重大事件,并吸引来自远方的赞助者与竞赛者。特别的竞技场(比武的场地)会设置观众看台与参赛者的帐篷。骑士以个人参赛,而成组与赛。他们会使用不同的武器来与对手决斗,旁边会有很多模拟混战的骑士。马上长枪比武或持矛冲刺,是由两边冲锋的骑士以长矛作战,堪称首要大事。骑士竞争的目的宛如现代的运动员,为奖品、声誉站立着的女士目光而竞赛。

到了十三世纪,已经有许多人在比武场上丧生。领袖们包括教皇曾对此作出警告。例如1240年在科隆那举行的比武就导致六十多人死亡。教皇希望骑士能为十字军在圣地作战,而不是在比武中白白牺牲。不少统治者企图把比武用的武器变钝,以减少受伤的意外,但是严重而致命的伤害仍然继续发生。

挑战通常是一种友好的竞赛,但是如果比武双方之间心怀怨恨,就会很容易地以战死来结束比武。比武中的失败者会被俘虏,必须提供马匹、武器和装甲作为赎金付给战胜的一方。传令官有保持比武结果的惯例,就像篮球记分盒。一个低级的骑士能够靠这种奖赏累积财富并吸引富有的女人。

马上比武

两个骑士在马背上,以比武用骑枪(lance)将对方击落马的竞技称为“马上比武”,马上比武用骑枪和盔甲都与实战的款式不同,比武用骑枪多半是用无尖的皇冠状或杯型枪头,且枪身采用空心或刻划出沟槽(容易折断)的白木,盔甲在左胸也有特别强化的金属板好抵抗冲击,比武用的马鞍亦没有后桥,使骑士受击后容易摔落,有时候一方落地比赛仍要以其他武器互殴,直到一方死亡、失去意识或是投降,投降或失去意识一方将会变成赢家的俘虏,家属得要支付赎金才可将其赎回。

比武大会

两组以上的骑士进行上述的竞技活动称为“比武大会”。

这些竞技活动,最早出现的用意是国王为了将贵族们调动到身边来就近监视,亦可借此保持骑士的战斗素质。

成为骑士的历程

骑士晋封仪式程序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世俗型,主持者为君主和世俗贵族,地点多在王宫、城堡;一种是宗教型,主持者为教皇、主教或神职人员,地点一般在教堂;一种是世俗与宗教混合型,主持者一般是君主或世俗贵族,神职人员担任其中的祷告弥撒等宗教活动,地点或在宫廷城堡、或在教堂。

首先要出生于中古时代欧洲的贵族家庭。在七岁时,其将被送到另一个骑士家里作侍童(page),以学习各种骑士的礼仪。在十四岁那年,将成为侍从(squire),接受各种训练及学习“骑士精神”。

到了二十一岁时,他已准备成为一位骑士。在受封为骑士之前,首先要洁净自己,然后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红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洁净,红袍喻意准备随时勇战受伤。

穿好衣服后,要禁食一天,拿着剑在盾牌面前上帝祷告,祷告内容包括求神宽恕己罪,圣洁己身,承诺保护教会及发誓“除强扶弱”,此时,任不认同将获得骑士身分的侍从的人,皆可去破坏盾牌,侍从必须以剑捍卫其盾牌。

最后,将送到授与者的面前。授与者会放平其剑,按在其右肩上(见右图),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剑尖的慈悲之剑来专门进行此仪式,施以祝福。这样便完成受封仪式,他亦正式成为骑士。

中世纪早期,只要贵族子弟成年(15岁)就可以受封骑士,例如征服者威廉。但随着时间的变迁,骑士受封仪式和要求越来越复杂化。

骑士装束

作战装束

中世纪,骑士作战时用于保护身体的铁甲叫甲胄(body armor),整套的铁甲称为全身甲胄(a suit of armor)。

甲和胄一套称为全副盔甲(panoply),还有链甲(chain armor)和板金甲(plate armor)。

一套盔甲由护盖身体(protective clothing)和护盖头部(headgear)的器物所组成,它们通常用铁片和厚的鞣皮制造。

14世纪以前,一般使用由链和铁板所组成的护甲,有链甲式的护甲和简单铁制的胄组成。15世纪以后,所用的甲胄大多由薄的金属板制成,精致的甚至看不到接合处,且常有装饰性的镶嵌(decorative

inlay)。这种甲胄由于相当重,所以一般是骑士在战马上作战时才使用。

在出现马镫以前,骑在马上的人是不牢靠的。虽然有马嚼子和马刺可以帮助他控制他的骑乘,没有马镫的鞍子也可以固定他在马上的位置,可是他要作战的话还是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骑士是用刀剑,因为没有马镫,当他大力挥动刀剑猛砍敌人时,不仅打不中敌人还会导致自己翻身落地。

马镫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它使骑枪(Lance)成为欧洲骑士的标志性武器,重甲与骑枪相组合,产生了一种力大无比的打击方式。站在马镫上的骑士可以稳稳地将巨大的骑枪紧握于双臂与躯体之间,然后疾驰来攻击敌人。这种打击力不仅来自骑士的肌肉,更主要是来自他本身和疾驰狂奔的马匹的联合重量。马镫用马力补充了人力,几乎是无限量地加大了武士创伤敌人的能力。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战斗方式。

骑士勋章

为了区别在战场上的骑士,一个名为勋章的标志制度得以发展。每一个贵族都会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制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帜和印章上。饰以骑士标志的外衣成为他的战袍,让人从标志上即可加以辨别。宗谱纹章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专门设计特有的标志,并可保证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其官员会把标志记录在特别的簿册上,由他们保管。

战袍会代代相传,并在结婚时作修改。在不同的国家里,某些设计会保留给王族。到了中古后期,城镇、基尔特甚至那些重要但非贵族的市民也会授战袍。

在战场上,战士会以战袍来区分敌我,并在混战中挑选出与之匹配的敌手。司宗谱纹章官会制作一个有关骑士的标志清单,他的地位中立,可作为两军之间的仲裁者。藉此方式,他们可以在城堡或城镇的防卫者与攻城者之间通信。在战后,又可以从死者的战袍来辨别出他们的身份。

骑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强悍的部队。他们是第一支穿护甲的部队,同时精于进攻和防守。骑士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和马群才能生产骑士。

骑士是重装的骑兵部队,最早是出现在中古时代的欧洲。如同江户时代的日本武士一样,骑士也奉行着一套严谨的法典,彻底规范着他们在战场上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这些重装的骑士们,骑着高大的战马进行战斗,面对步兵敌人时拥有绝佳的攻防优势,即使当战事胶着并推演到需要徒手近战时,这些骑士部队仍然是左右战局的关键角色。即使有时候,会有一些优秀的步兵将士能够运用策略击败骑士部队,但这却无损于骑士的优势地位。直到二战时期,波兰骑兵在面对德国坦克时的无能为力,骑士才算是真正被彻底地淘汰掉了。

骑士的道义

首先来指明骑士道的定义,以今天的标准,无外乎以下三重:

一、作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

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三、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誉观和道德准则。

作为一种军事动员体制,封建制度更加有利于防御而不是进攻,各地的贵族有义务随时勤王。为此各国专门颁布了有关法令,用来惩处未能及时响应征召的骑士。在英国,亨利二世时代开始,有了Escuage的说法,即兵役免除税。封建领主的义务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只要上缴中央税收即可,不用亲自挥戈上阵。在爱德华三世、亨利五世和六世的年代,战事频频,这些款项被用来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这项改革在十三、四世纪缓慢的进行着,欧洲各国的军队中雇佣兵开始占越来越大的比例,军队的结构相对发生变化。从前十字军的领地中很难掺进国王的影响--他们只受教会的领导,雇佣军为了主君努力战斗,为了金钱,或是为了去东方成为新的贵族。自然,参加十字军并成功归来的老兵可以得到更好的报酬。有关骑士的规则和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教会和其他势力为了驯服这群嗜血的麻烦制造者而采取的对策。

标签: 欧洲中世纪中世纪骑士

更多文章

  •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中 为什么意大利就比较另类呢(中世纪骑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欧洲,中世纪,中世纪骑士

    骑士可谓是欧洲中世纪最靓丽的风景了,但也不是所有的骑士都能在竞技场上风流,成为吟游诗人口中的传奇。中世纪有四种另类的骑士。尽管他们也有着骑士的称号,但与人们想象中骑士的样子可能大有不同。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中,意大利骑士就比较另类。如果说希德是西班牙的骑士传奇,那罗兰就鼓励了法兰西骑士;亚瑟王和兰斯洛

  • 中世纪的骑士是什么样的 难道真的和民间传说中的那样吗(中世纪骑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世纪,欧洲,中世纪骑士

    中世纪骑士虽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么神奇,但战斗力绝对一流!英法百年战争时,战况激烈时,每每都是骑士们率先冲破对方的防线,当然,欧陆闻名的法国骑士也被长弓手射得够惨!大致上,在没有固定防御设施的平原上,同等数量的其它兵种都不是骑士的对手。当然,考虑到骑士装备的高昂成本,这也算不上特别骄傲的事。很有意思的

  • 几何原本对近代数学的微积分 数论的创立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数学家,几何原本

    中学的几何,你觉得有趣吗?80%的小伴们会把头摇得跟拔浪鼓似的。几何很重要,简直是太重要了。虽然我们生活当中几乎用不到几何知识,但是,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大,人类的进步,一分钟都离不开几何!早在遥远的古希腊,那时的数学家已被几何无限的魅力所倾倒,一本影响至今的数学巨著《几何原本》,划破远古人类的长夜

  • 康熙的科学精神:曾亲自校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的科学精神,几何原本

    康熙在少年时期就接触了一些像南怀仁这样的西方耶稣会士,他亲政之前,鳌拜一直力主用传统历法,而康熙想用西方耶稣会士的历法,最后还酿成了“历法之争”,导致南怀仁等耶稣会士下狱致死。网络配图 康熙亲政以后一直比较重视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科技,因为在雅克萨之战的时候,他发现中国的地图不是很精确,在对沙俄谈

  • 《几何原本》是如何翻译的?又有哪些人的参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几何原本,徐光启,利玛窦

    现在书上介绍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一般只是说:他们1606年开始,1607年完成等,仅此而已。其实,他们翻译的过程并不这么简单,期间也是曲曲折折,再三思量。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问题,他们更是费尽心思。甚至不断地向周围有关的人员请教,或是参考其它的书籍等。由此,《几何原本》也可以说是多

  • 有关于志怪小说的相关典故是什么样的 故事剧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相关典故简述叙西王母下降武帝宫中之事,篇幅颇长,文辞华丽而铺张。年代确定的志怪书,当以题名曹丕作的《列异传》最早。现此书已亡,在几种类书中有引录。宋定伯卖

  • 志怪小说中的东西真实吗 为什么有人会说里面的内容不是捏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搜神记,志怪小说

    我国在小说界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历史了,什么类型的都有。小编平时也爱看小说,觉得小说最吸引人。而且很多时候看原版小说比看视频刺激逼真,更打动人心。而且小说会让你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伸展幻想的翅膀可以是空的。当你看的时候,你是小说的主角。所以在我们5000年的小说史上,哪种类型最受欢迎?你可能认为这是一部

  • 盘点一下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志怪小说 鲁迅先生对太平广记看重并点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游记,搜神记,志怪小说

    华夏5000年历史,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文学作品。尤以志怪小说作为民间各种文学改编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类型大放光彩。毕竟5000年历史中,数不清的各色经历奇特的人物和各地精彩异常的民间风俗不断涌现。而且,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民间故事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喜爱。下面简单盘点一下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志怪小说,个人向仅做

  • 中国四大志怪小说中除了聊斋之外 你还知道其他三本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聊斋,志怪小说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

  • 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特别兴盛 最有名的小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志怪小说

    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特别兴盛,有着记述鬼魅,有的描写佛法,有的编录神仙方述,光怪陆离,荒诞不经。其中《搜神记》是这类作品中写作最早,成就最好的一部,它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干宝。干宝字令升,河南新蔡人,年轻时勤学博览,喜欢阴阳术数之类的东西,因为才名出众,被朝廷召为著作郎。他对经史之学研究很深,但所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