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英雄裴元庆与宇文成都、李元霸相比谁厉害(隋唐八大锤)

隋唐英雄裴元庆与宇文成都、李元霸相比谁厉害(隋唐八大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31 更新时间:2024/1/27 11:47:15

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都是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那么,他们之间谁最厉害?那么,裴元庆与李元霸相比谁厉害?两人有什么交战的事迹?宇文成都与裴元庆相比,谁厉害?两人的交锋状况是怎么样的?

如此,咱们先来介绍一下裴元庆:

裴元庆:相传是玉面哪吒的化身。用一对梅花八棱亮银锤,两把锤重六百斤,坐下一字抹角濑麒麟。天生神力,武艺超群勇冠三军。不管是十八杰还是十三杰都是排行第三。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将门出虎子,少年便为其父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副将,被徐茂功设计劝降瓦岗后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霹雳虎将。四明山之战败于李元霸后因为抹不开面子重回师门学艺期待有一天与李元霸分个高低。程咬金攻打虹霓关的时候被守将新文礼追击,程咬金坐下卷毛狮子兽速度没有优势,程咬金摘下马铃铛回身用力一扔击退了新文礼。程爷跑到一个小山村,碰巧就在这里偶遇了他的小舅子裴元庆。

裴元庆经不住姐夫的死缠烂打很不情愿的跟程咬金去了虹霓关攻城。战场之上两锤震裂了新文礼的虎口,新文礼狼狈的逃回城内慌忙之际还磕掉了两颗门牙。新文礼的夫人东方云霞自小熟读兵书战册懂得一些计谋,又恨战场之上勾搭裴元庆不成还被其羞辱,恼羞成怒设下了一个火攻计。也许是裴元庆是急于帮助程咬金攻城稍有疏忽也许是东方夫人那一计用的时机刚好,裴元庆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中计了。在追击新文礼到庆坠山山口的时候大火四起。就这样一代少年英雄就被历史轻描淡写的给划过了,真是悲情的很啊!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宇文成都吧!

宇文成都:相传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下凡。乃隋炀帝的站殿将军,曾被隋文帝御封“横勇无敌,天宝大将”。身挂金牌名曰“天下无敌”,身高一丈二腰围七尺,武艺足可傲视群雄且骁勇善战,使一凤翅镏金镗,重320斤,坐下赤碳火龙驹,又名能行黄花千里马。不管是十八杰还是十三杰都是排行老二。十八国联军将杨广围困在扬州,太原府唐国公李渊趁势揭竿而起想攻占长安,隋炀帝派宇文成都想支援长安,谁料去晚一步被挡在了城外。就在准备撤退的时候只听长安城内三声炮响接着城门嘎吱嘎吱落下,只见大鹏金翅鸟的化身天下无敌西府赵王李元霸驾一匹追风白点万里龙出城追杀。

虽说曾败于李元霸双锤之下,但那宇文成都也是一代英雄好汉怎能不站而退。只见宇文成都调转马头摆镗就刺,被李元霸双锤一顶给磕开了,紧接着马打盘环宇文成都虚晃一招想冲过逃跑,二马一错蹬李元霸俯身抓住了宇文成都的脚脖子从马上拉了下来,话说宇文成都也是有万斤之力的一代英雄,怎奈李元霸那百象不过之力,只见四殿下 两手用力一分,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撕成了两半,那个惨啊!

那么,该如何比较宇文成都与裴元庆呢?

文成都的爹是丞相宇文化及,得势得利权盖朝野。裴元庆的老爷子是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也曾为大隋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要是放到现在这个拼爹的年代,成都肯定是比元庆强的要多,不在一个档次。可是,对不起,大隋王朝是有制度讲律法的!

宇文成都第一次和李元霸过招的时候,有点轻敌,教军场之上接了李元霸两锤之后便感觉吃力,但是宇文成都也主动出了一招。可是被那无人能敌的李元霸用了一招双锤挂镗夺了凤翅镏金镋还被扫了一个锤边儿,扫到了软肋上,宇文成都招架不得败下阵来背过身去吐了一口血用脚推了一撮土盖住了。

裴元庆战李元霸的时候催马上前一个流星赶月打了李元霸三锤,只见那李元霸微微一笑毫无反应紧接着举锤砸来,裴元庆接了李元霸三锤觉得虎口发麻胳膊发酸,坐下马往后退了几步,大喊一声:“果然厉害”。裴元庆调转马头落荒而逃。自古英雄惜英雄,李元霸发出了一生之中的第一次感叹:“这小子有两下子是个对手,饶你去罢!”。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裴元庆和宇文成都本来没有夙怨。只是当初宇文成都的封号太让一些热血青年生气了。“天下无敌”!你说这封号能让年轻气盛的裴元庆受得了吗?所以一直想去长安和宇文成都比划比划,被其父阻止。 终于在四名山十八路反王挡住杨广去路的时候时机来了。当时程咬金为十八路反王的总盟主,秦琼为总兵马元帅。因为战前裴元庆受命为第一路押运粮草将军弄粮食去了,所以没捞到先锋的差事。开战之后三个先锋伍云召伍天锡雄阔海连胜两阵,第三天隋军无将可用只好由宇文成都出战。

三人车轮战对付宇文成都从日出打到日落无法占得上风只是还勉强站住阵脚,三位英雄很没面子的想撤退却被宇文成都追赶。就在这时候裴元庆押运粮草回营,听说隋军宇文成都出战,顿时一个激灵,裴元庆从缸里舀了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下打了一个嗝,转身一个旱地拔葱到了赖麒麟的马背上。

这时宇文成都追击伍云召等人怕中弓箭埋伏所以调转马头以胜利者的姿势准备回营。那裴元庆拍马赶到吁住马大喊:“宇文成都哪里走!”说完便催马举锤前来,宇文成都一看来将手持梅花八棱亮银锤,暗自心想:奶奶的,怎么遇上这个小瘟神了呢?两人打个照面一个回合宇文成都横镗招架大喊一声:“开”。可是感觉有点吃力,毕竟打了一天了体力有点下降。二马错蹬过去紧接着马打盘环裴三公子举锤砸来,成都用镗斜着一架,因为第一回合的时候知道了裴元庆的力量所以不敢正面接锤了,架过这双锤后宇文成都便感觉,一阵气短胸口发热嗓子眼儿发咸,噗……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怎奈宇文成都人疲马乏没有了全力。宇文成都感觉大事不好,俩腿一叫劲调转马头,只见那赤炭火龙驹四蹄蹬开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带起一缕尘土奔隋营而去。

这时秦琼鸣金收兵,裴元庆在马上一个冷笑回了瓦岗兵马一边。 演义中没有提及裴元庆和宇文成都的用兵之道和为将之德,所以二人也就没有多少浓重的色彩,但是不会掩盖他们的英雄豪气,还会让人津津乐道。还因为多个版本都是把成都排在了第二元庆排在了第三,所以就有了大家各执己见的争议。

由此可见,裴元庆是仗着跟人先轮番打了宇文成都一天,宇文成都都能安然无事。然后,天黑了,裴元庆才又趁着自己力气壮,跟宇文成都对打,最后宇文成都吐出了血。若单独来算,宇文成都未必比不过裴元庆。当然,宇文成都和也比不过李元霸!

更多文章

  • 唐朝历史上有李元霸这个人吗? 古代猛将李元霸(隋唐八大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元霸,唐朝,李渊的儿子,隋唐八大锤

    李元霸简介——李元霸(603—619)本名李玄霸,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四子(大哥李建成,二哥李世民,弟李元吉),母窦皇后。后世因李元霸画像(勿改)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李元霸是清代小说《说唐演义全传》和众多评书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注

  • 水浒出林龙邹渊怎么死的?出林龙邹渊简介(梁山四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浒传,邹渊,梁山四条龙

    水浒出林龙邹渊怎么死的?水浒传邹渊最后怎样了?出林龙邹渊简介 邹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人物,邹渊是邹润的叔叔,自小喜欢赌钱,闲汉出身,性气高强,不肯容人,有一身好武艺,江湖上人唤“出林龙”,和侄子年岁一般,在登云山落草为寇,聚众打劫。被孙新请去营救解珍、解宝,祝家庄被破后,加入了梁山,被封为步

  • 水浒传混江龙李俊结局怎样?混江龙李简介(梁山四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水浒传,李俊,梁山四条龙

    水浒传混江龙李俊结局怎样 混江龙李简介 李俊,外号混江龙,梁山第26条好汉,原是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浔阳江上的好汉。上梁山后,李俊凭借一身水中好功夫,多次为梁山建功立业,为水军统领。宋江攻打方腊得胜回京,兵马到苏州城外时,李俊假装中风,要求把童威、童猛二人留下照顾自己。随后打造船只,与征方腊时所识

  • 水浒传九纹龙史进怎么死的?九纹龙史进简介(梁山四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史进,梁山四条龙

    史进,小说《水浒传》中108将第一个出场,史家村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23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史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聚义少华山之后,由于刺华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后于五十八回“吴用赚金领吊坠,宋江闹西岳华山”获

  • 入云龙公孙胜简介 水浒公孙胜的性格特点介绍(梁山四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胜,水浒,梁山四条龙

    公孙胜简介座次:4,天罡星星名:天闲星绰号:入云龙职业:道士使用兵器:松文古定剑梁山职司:掌管机密军师出场回目:第14回公孙胜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祖籍为河北蓟州府,自幼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称公孙胜大郎。学得一家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

  • 张让是谁?东汉十常侍之首张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让,汉朝,宦官,十常侍

    张让(?—189年),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

  • 十常侍得宠之谜:官员太强势皇帝只能信任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常侍,汉灵帝,三国,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点明乱自上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忠、张让等人也毫不客气,只要没有

  • 大明朝亡于所谓正人君子之手:东林党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东林党,魏忠贤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到明中叶和明季,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

  • 揭秘:史上东林党如何从信仰集团变为利益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林党,集团,明朝

    导读:明朝晚期,崇祯时代,再次回到朝廷权力中心的东林党人,已经没有了视死如归的杨涟那样的真烈士。那么,东林党剩下的都是什么人呢?看看东林党当时头面人物钱谦益、侯方域,这两个一老一少的表演。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弘光朝覆亡,红楼知己柳如是劝钱谦

  • 什么是东林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林党

    东林党人因东林书院而得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书院讲学的八人,被称为“东林八君子”。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为匡正时弊讽议朝政、评论官吏,既有鲜明的学术思想见解,又有积极的政治主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