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唐庄宗李存勖简介 死于兵变的后唐开国皇帝(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后唐庄宗李存勖简介 死于兵变的后唐开国皇帝(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2:30

庄宗,名李存勖(公元885—926年),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李克用病死,他袭晋王位,建立后唐,称帝。在位4年,在兵变中被箭射死,终年42岁。葬于雍陵(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

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作战。11岁随李克用到长安向唐报功,唐昭宗特地赐赏他翡翠盘等珍宝,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与众不同,日后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大唐!”李克用于公元908年正月病死,他于同月袭晋王位。丧事办完后,他就设计捕杀了试图夺位的叔父李克宁,并率军击败后梁军,解了潞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上党县)之围。朱温惊叹说:“生子当生李亚子。他袭位,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他相比,简直猪狗不如!”此后,李存勖用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规定骑兵不见敌人不准骑马,违犯军令者一律斩首,从而将散漫的沙陀兵训练成一支精锐严整的劲旅。他将父亲给的三支箭供奉在家庙中,每临出征,就派人去取来,放在一个精致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才送回家庙。他喜欢冒险搏斗,勇而少谋,将战争看作游戏,常常只身冲锋陷阵,几次陷入重围,差一点被敌人生俘。部将们死战将他救出,劝他要持重,他却反说部将们妨碍他大杀敌兵。

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把朱温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打得大败而逃。接着,攻破燕地,将刘守光活捉回太原。9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

经过10多年激战,李存勖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4月己巳日,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建年号为“同光”,史称后唐。

李存勖在战场上是位冒死冲杀的猛将,在政治上却是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他自以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敌人已消灭,就不再图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称帝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他自取艺名为“李天下”。有一次上台演戏,他自己呼叫了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打了他几下耳光,周围的人都吓出一身冷汗,李存勖也被打得莫名其妙。那伶人嬉笑着阿谀说:“理(李)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反而很高兴,命令厚赏了这个伶人。伶人受到宠幸,可以在宫中自由出入,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求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句好话,还争着向他们送礼。李存勖还用伶人作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最受他宠幸的是伶人景进,只要景进在他面前说谁的不是,谁就会遭殃。所以,群臣见了景进格外害怕。李存勖又封两个伶人去当刺史,许多将士见自己身经百战而做不到大官,都怨愤难忍。

李存勖称帝后,还下令召集逃离在各地的原来是唐朝宫中的太监入宫作为心腹,派他们担任宫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将领们受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没有进身之路,一时怨声四起。

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到民间去抢民女入宫。有一次,他们竟抢走了驻守魏州的将士们的妻女l千多人,将士都十分愤恨。李存勖已弄到众叛亲离的地步。

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的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个大将李嗣源,因为战功最大,遭到了李存勖的疑忌,几次差些被杀。

同年3月,李嗣源在将士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赐赏给洛阳的将士,想收买军心。将士们领了赐赏还都骂道:“我们的妻子儿女早巳饿死,要这些还有什么用!”李存勖逼迫他们开赴汴京。到了中牟县,李存勖听说李嗣源已经进入汴京,各地将领又纷纷支持李嗣源,知道大势已去,便神色沮丧地登高眺望,对左右说:“这下我完了!”下令退回洛阳,一路上兵士逃散了一半。他怕身边的卫士也变心,抚慰他们说:“到了洛阳,我将马上送五十万两金银给你们。”卫士们说:“太晚了,谁也不会再感谢你了。”

李存勖回到洛阳,仍试图抵抗李嗣源的进攻。四月,李嗣源的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近汜水关(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李存勖听从宰相和宦官的建议,决定亲自率军赶去扼守汜水关。丁亥日,骑兵和步兵按照他的命令,已经在洛阳城外等候出发。李存勖一早起来,正在用早餐,忽听到宫城兴教门外一片喧嚣声。他连忙带贴身的骑兵侍卫赶去查看,到中左门,只见马直御(亲军)指挥使郭从谦正指挥着起事的兵士杀入。原来,郭从谦本是个伶人,认大将郭崇韬为叔父。郭崇韬被李存勖杀死后,他在部属中为郭崇韬鸣冤叫屈,被李存勖知道,召去训斥说:“你为什么要违背我而去依靠郭崇韬,想干什么?”郭从谦听了,又怕又恨,便加紧鼓动亲军,趁这一天军队都调到城外等候出发的机会发动了兵变。当下,李存勖一马当先,带领侍卫冲杀过去,将叛军赶出门外,关上了大门。郭从谦又重新组织人马,放火焚烧兴教门,趁火势又杀入门内。李存勖与侍卫拼死抵挡,忽然飞来一箭,正中他的面门,痛得他几乎昏倒。鹰坊人(专事养鹰以供皇帝田猎的宫人)善友将他扶到绛霄殿廊房下,拔出箭矢,顿时血流如注。李存勖连叫口渴,宦官奉刘皇后之命奉上酪浆。李存勖刚饮下一杯,突然力竭倒地而死。善友恐怕他的尸体会遭到叛兵肢解、蹂躏,用许多乐器覆盖住,点火将尸体焚毁。李嗣源攻入洛阳后,派人从余烬中找到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

李存勖死后的庙号为庄宗。

更多文章

  • 后梁末帝朱友贞简介 杀兄自刎的后梁末帝朱友贞(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梁末帝,五代十国皇帝,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后梁末帝,朱温子。朱温即帝位,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 马步军都指挥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杀死其父朱温,即帝位,朱友贞为东京留守 、开封尹。次年,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 。凤历元年(913)即帝位。923年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岁。简介朱友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

  • 淝水之战的战役过程 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淝水之战,苻坚淝水之战,古代战争,晋朝

    苻坚淝水之战的战役过程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 秦晋淝水之战的战役背景 前秦南下伐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淝水之战的背景,淝水之战,古代战争,晋朝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

  • 淝水之战的战争情况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简介,古代战争,晋朝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秦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

  •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简介,古代战争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

  •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赤壁之战中的人物简介 鲁肃(172~214)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吴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协力抗曹,孙权

  • 赤壁之战简介及时间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壁之战,古代战争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孙权、刘备在今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原蒲圻市)进行了一次争夺汗鼎的大战,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

  • 秦赵长平之战背景 长平之战爆发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古代战争

    长平之战的背景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韩国。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

  •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长平之战秦军赵军主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交战双方,长平之战,古代战争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长平之战参战方:秦国赵国结果:秦胜赵败参战方兵力:秦国:约55万人,赵国:45万人主要指挥官:秦国:白起, 赵国:赵括伤亡:赵:约40万人,秦;约15万秦国和赵国主将对决长平之战秦军:主将白起带领秦军,蒙骜,王陵,王贲,王汔,王翦等 长平之战赵军:主将赵括带着赵军,王容,缚豹,苏

  • 长平之战简介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