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唐明宗李嗣源简介 开创明宗之治的五代明君(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后唐明宗李嗣源简介 开创明宗之治的五代明君(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25 更新时间:2023/12/4 19:18:04

明宗李嗣源(866或867—933),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26—933年在位。沙陀部人,原名邈吉烈。李克用养子。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年),庄宗李存勖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四年(926年),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嗣源入洛阳监国。即位后改名亶,改元天成。杀酷吏孔谦,褒廉吏,罢宫人、伶官,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但因其不通汉文,难亲理朝政。又兼用人不明,姑息藩镇,权臣安重诲跋扈,次子李从荣骄纵,以致变乱迭起。弥留之际,从荣举兵反,饮恨而死。葬徽陵,谥圣德和武皇帝,庙号明宗。

明宗,名李嗣源(公元867—933年),李克用养子。他杀死庄宗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兵变受惊而死,终年67岁,葬于徽陵(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后唐明宗李嗣源,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一个沙陀族平民的家中。没有姓氏,小名邈佶烈。善于骑术,箭法高明。他起初跟随李克用征战,屡立战功,先后被封为代州刺史,相州刺史、昭德军节度使,天平军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庄宗冤杀郭崇韬后,功臣旧将都感到寒心,魏州守军拥戴指挥使赵在礼举行兵变。庄宗派李嗣源率领亲军前去镇压,到魏州城下,亲军又于夜间哗变,拥立李嗣源为主。赵在礼出城击散亲军,迎李嗣源入城。李嗣源又借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准备再度平乱。后在女婿石敬瑭劝说下,与魏州变兵会合,回师攻入洛阳,被群臣拥为监国。他在部下杀尽李克用、李存勖的子孙后,于公元926年4月丙午日即位,改年号为“天成”,改名为李宜。

李嗣源即位后,革除庄宗时的弊政;废除苛法;诛杀担任监军的宦官,其余的宦官有的逃匿山林,有的出家为僧;精简宫廷人员,注意农民疾苦;任用安重诲.任圜等有能力的大臣。他在位期间,战争稀少,屡有丰年,人民获得了短期的喘息。

但到后来,安重诲和任圜两人相互争斗、诬陷,李嗣源又不能明辨是非,先后将他们杀死,使群臣离心。晚年他又多病,这时兵骄将悍,作乱成风,他试图用大量的赏赐使将士们感恩,结果反而使兵将更加骄横。

公元933年11月李嗣源病重.他命第五子李从厚赶回京城继位。次子李从荣便趁李从厚还未赶回京城发动兵变,攻打宫门,被宫廷亲军击败,李从荣也被满门杀绝。戊戌日,李嗣源知情后受惊而死。

李嗣源死后的庙号为明宗。

更多文章

  • 后唐庄宗李存勖简介 死于兵变的后唐开国皇帝(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皇帝,后唐皇帝,李存勖,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庄宗,名李存勖(公元885—926年),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李克用病死,他袭晋王位,建立后唐,称帝。在位4年,在兵变中被箭射死,终年42岁。葬于雍陵(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作战。11岁随李克用到长安向唐报功,唐昭宗特地赐赏他翡翠

  • 后梁末帝朱友贞简介 杀兄自刎的后梁末帝朱友贞(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梁末帝,五代十国皇帝,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后梁末帝,朱温子。朱温即帝位,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 马步军都指挥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杀死其父朱温,即帝位,朱友贞为东京留守 、开封尹。次年,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 。凤历元年(913)即帝位。923年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岁。简介朱友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

  • 淝水之战的战役过程 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淝水之战,苻坚淝水之战,古代战争,晋朝

    苻坚淝水之战的战役过程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 秦晋淝水之战的战役背景 前秦南下伐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淝水之战的背景,淝水之战,古代战争,晋朝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

  • 淝水之战的战争情况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简介,古代战争,晋朝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秦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

  •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简介,古代战争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

  •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赤壁之战中的人物简介 鲁肃(172~214)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吴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协力抗曹,孙权

  • 赤壁之战简介及时间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壁之战,古代战争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孙权、刘备在今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原蒲圻市)进行了一次争夺汗鼎的大战,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

  • 秦赵长平之战背景 长平之战爆发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古代战争

    长平之战的背景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韩国。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

  •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长平之战秦军赵军主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交战双方,长平之战,古代战争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长平之战参战方:秦国赵国结果:秦胜赵败参战方兵力:秦国:约55万人,赵国:45万人主要指挥官:秦国:白起, 赵国:赵括伤亡:赵:约40万人,秦;约15万秦国和赵国主将对决长平之战秦军:主将白起带领秦军,蒙骜,王陵,王贲,王汔,王翦等 长平之战赵军:主将赵括带着赵军,王容,缚豹,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