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皋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楚汉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楚汉成皋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03 更新时间:2024/1/2 8:57:53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王朝反动统治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急剧的变化,这就是起义军首领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长期战争,历史由此进入了楚汉相争时期。 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处于劣势地位。但他富有政治远见,注意争取民心,招揽军政人才,因而在政治上据有主动地位。 在军事活动方面,刘邦方面善于运用谋略,巧妙利用矛盾,做到示形隐真,乘项羽东进镇压田荣反楚之际,发起还定三秦之战,占领战略要地关中地区。尔后又联络诸侯军56万攻占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成为项羽强有力的对手。[2]

然而在袭占彭城之后,刘邦满足于表面上的胜利,置酒作乐,疏于戒备。而项羽一接到彭城失陷的消息,即亲率精兵3万从齐地赶回,乘汉军毫无戒备的时机,发起进攻,夺回彭城。汉军溃不成军,仅带骑兵数十名狼狈逃脱,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也成了项羽的阶下之囚。

彭城之战虽然汉军士兵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但刘邦嫡系西汉开国功臣一百四多个列侯一个没损失其中包括张良、陆贾还有七八十岁的郦食其等骨干力量都毫发无损,为使汉军击败楚军留下了基础。彭城战后楚军乘胜实施战略追击,一些原来追随刘邦的诸侯这时见风使舵,纷纷背汉投楚,形势对刘邦来说殊为严峻。不过刘邦毕竟是一位强者,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改变楚强汉弱的态势,他果断采纳谋士张良等人的正确建议,在政治上争取同项羽有矛盾的英布,重用部下彭越韩信,团结内部力量;在军事上制定据关中为根本,以正面坚持为主;敌后袭扰和南北两翼牵制为辅的对楚作战方针,并一一予以实施。

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彭城之战,汉军惨败。五月,刘邦、韩信收拾残部,退至荥阳(今荥阳东北)。荥阳西面的成皋,古称虎牢。北临河水(黄河),南傍嵩山。城东,汜水由嵩山间向北流入河水,历来是屏障洛阳(今洛阳东),进而确保关中安全的军事重镇。其时,萧何调发关中老弱及未成年者从军,汉军军势复振。刘邦率领诸将迎击楚军追兵于京(今荥阳东南)、索(今荥阳)间,初步稳住阵脚。刘邦又以灌婴为骑兵将领,率郎中骑兵与楚军骑兵激战于荣阳东大破楚军,阻遏楚军攻势。汉军筑甬道至河水,取敖仓(今荥阳东北)积粟食用,决心扼守荣阳、成皋,依托关中,与楚军长期抗衡。在此之前,英布被汉使者随何说动,举兵反楚。项羽急遣项声、龙且讨伐英布,兵力受到很大牵制。六月刘邦返回汉都栎阳(今陕西临潼北),采取措施安定后方,并令丞相萧何治理关中,负责补充兵员,供应粮秣。

标签: 成皋之战刘邦楚汉之争

更多文章

  • 成皋之战是什么意思?成皋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皋之战,汉朝

    成皋之战是什么意思?成皋之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

  • 蔡州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蔡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州之战,唐朝,藩镇割据,

    李愬奇袭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就主观而言,李愬治军有方,奉己俭约,待将士丰 厚,能得士心;又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能得敌情;他见可能断,敢于抓住蔡州空 虚的时机,实施奇袭;又长于谋略,善于麻痹敌方,瓦解其民心和士气。这些,都使他 能利用风雪阴晦,烽火不接的天气,孤军深入,置全军于死地而后取得奇袭的胜

  • 蔡州之战的过程简介:夜袭蔡州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州之战,唐朝,藩镇割据,

    启用李愬朝廷内外为之震惊。但宪宗决意继续用兵,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为西路唐军统帅。 元和十二年(817年),讨伐淮西的战事进入了关键的一年。五月,宪宗下令停止 对成德用兵,决心集中力量,先平定淮西。这时,北路李光颜率河阳、宣武、魏博、河 东、忠武诸镇唐军渡过溵水,进至郾城,击败淮西兵3万,歼

  • 蔡州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夜袭蔡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蔡州之战,唐朝,藩镇割据,

    吴元济叛乱“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 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淮西一镇仅有蔡(今河南汝南)、申 (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区区三州之地,周围都是唐朝州县,势孤力单。十 月,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魏,孝文帝迁都,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只有169年(公元420——589年),但中华民族却经历了大分裂的剧痛,而最终又孕育了大融合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公元493年决断将国都由平城南迁至洛阳,则是其关键性的转折。平城和洛阳,在这一转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那时的平城,即今日之

  • 孝文帝迁都的时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文帝迁都,北魏,南北朝

    迁都洛阳时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

  • 孝文帝迁都的经过:北魏孝文帝如何成功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文帝迁都,北魏,孝文帝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

  • 孝文帝迁都轶事:巧借“南征”成功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文帝,迁都,改革,,孝文帝迁都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

  • 孝文帝迁都原因: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背景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魏,孝文帝,孝文帝迁都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北魏迁都洛阳,绝不是孝文帝的个人意愿可以决定。换而言之,在当时背景下,即使没有孝文帝,北魏也可能会迁都的;而失去当时的背景,如果孝文帝一心想迁都,恐怕只会让自己死的很难看。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原因之上。第一、北方的柔然衰弱了。失去这个原因,迁都是绝对无法实现了

  • 巴勒斯坦战争在中东哪两个势力之间打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东战争,巴勒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战争

    随着欧洲反犹形势的日益严峻,大量从欧洲逃离的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