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库尔斯克会战的背景:德军试图扭转苏德战争走势

库尔斯克会战的背景:德军试图扭转苏德战争走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3/12/29 1:54:26

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 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苏联红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联红军深入,苏联红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5集团军遭到了毁灭,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苏联红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彼尔哥罗德地区。在突出部内的是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

1943年7月5日早晨,大批德军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进攻,但遭到苏联红军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只好转入防御。苏联红军先后在库尔斯克的北部和南部转入反攻,德军节节败退,只好退却。

更多文章

  • 库尔斯克会战简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军与苏联红军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库尔斯克会战也

  • 列宁格勒战役的第一阶段:苏军坚固防守挫败德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列宁格勒战役

    进攻开始1941年6月22日,北方集团军群在勒布元帅指挥下,以赫普纳第4装甲兵团为中路,屈西勒尔第18集团军为左翼,布歇第16集团军为右翼,在第1航空队支援下,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可夫—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勒布给第4装甲兵团的先期任务是完整地夺取陶格夫匹尔斯城外西德维纳河上的

  • 列宁格勒战役双方安排:德军重兵压境试图夺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列宁格勒,苏联,德军,,列宁格勒战役

    德军方面“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勒布元帅)辖第16集团军(司令官为布施上将)、第18集团军(司令官为屈希勒尔上将)和坦克第4集群(司令官为霍普纳上将)(共29个师,内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在东普鲁士以及克莱佩达(梅梅尔)至戈乌达普正面展开,其任务是粉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苏军,并在“中央”集团军群(司

  • 列宁格勒战役简介:一场长达900天的艰苦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列宁格勒战役

    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

  • 基辅战役的意义:德军持续进攻兵临首都莫斯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基辅,德军,苏联,,基辅战役

    分析苏联红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战略上指挥失误。斯大林刚愎自用,屡拒部下的正确建议,最终遭到惨败。苏联红军在此战的失败,使南部战线陷于崩溃。但是,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庞大兵力用于突击西南方面军翼侧,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

  • 基辅战役的战斗经过:苏军60万人被德军分割包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基辅,德军,苏联,,基辅战役

    战役开始在边境地区一系列战斗和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坦克交战失利后,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西南方向是德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因而把苏联红军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乌克兰,有西南方面军(第5,第6、第26、第12集团军)、南方面军(第18、第9集团军)计6个集团军,69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和28个装甲旅,由西南

  • 基辅战役的背景:德军第一次面对苏军成建制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基辅,德军,苏联,,基辅战役

    苏德战争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很快就席卷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德国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而这时的全世界,只有英国在独自和法西斯轴心国作战。在德军横扫欧洲之时,斯大林看到如此强大的德国必然会威胁到苏联的国家安

  • 基辅战役简介:德军包围并消灭了近百万苏联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基辅,德军,苏联,,基辅战役

    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乌克兰的一场大型包围战;今天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它作为巴巴罗萨作战在1941年8月23日至1941年9月26日,在苏联历史中它被称为基辅防御战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杰斯纳河与第聂伯河的交汇处

  • 克里特岛战役的经验教训:英军开始扩充空降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德军,二战,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战役

    克里特岛之战是一例空降作战成功的战例。司徒登固然是战胜者,但他所犯的重大错误在胜利的光辉下全被掩饰而遭人遗忘。初期计划中,他的部队太过于分散,犯了兵家大忌。其后纵有所修正也嫌不足,而且指挥官的底牌-预备队也显得太少了。以致于重要的初期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使兵力损耗激增,士气也极为低落。再者,由于运输

  • 克里特岛战役双方损失:德军空降兵付出重大伤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德军,二战,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战役

    克里特岛登陆战役历时十二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宣告结束。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包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以下约4000人,伤10000人,共计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几乎占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