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寒食节吃什么? 各地人们寒食节都吃什么食物

寒食节吃什么? 各地人们寒食节都吃什么食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4/1/17 8:12:21

寒食节吃什么: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寒食节,寒食从词面上来理解,便是吃食的一天。那么寒食节有没有吃什么冷食的讲究,在寒食节这一天里,人们一般吃什么呢,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成百上千年过去了,有些食物的祭祀意味逐渐淡去。清明节期间您如果到这些地方去旅游,也许也有机会尝一尝。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每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标签: 寒食节吃什么

更多文章

  • 寒食节的习俗 历史上寒食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寒食节,节日,习俗

    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

  • 寒食节的传说? 历史上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寒食节,传说,纪念谁

    寒食节的传说: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

  •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历史上的寒食节又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寒食节,节日,由来

    寒食节简介: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

  • 陈桥兵变简介 历史上的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桥兵变,赵匡胤

    陈桥兵变简介: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事件简介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

  • 历史开了相同的玩笑: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好运气(陈桥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柴荣,赵匡胤,北宋,陈桥兵变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公元575年,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

  •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叶赫那拉家族最传奇人物(叶赫那拉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异的人物之一。她似乎是专为给努尔哈赤制造统一女真、挑战中原王朝的借口而降生的。她的婚姻经历,即使最拙劣的言情剧编剧也甘拜下风。这匪夷所思的一切,验证了巫师关于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她也就离开了人世。明万历二十五

  • 叶赫那拉氏家族人物介绍 叶赫那拉氏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赫那拉氏,满清,满清姓氏

    叶赫那拉氏名人列表:叶赫那拉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包括纳兰明珠、苏克萨哈以及慈禧太后等,计其人口在满族中也是较多的一姓,因此被称为八大姓之一。家族人物:1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名孟古姐姐(音译,又译孟古哲哲),太祖初起兵,如叶

  •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揭秘清王朝覆灭的真相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赫那拉氏,诅咒,清朝,灭亡

    叶赫那拉氏诅咒: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便已世居在此。但是某一天,草原上忽然燃起了烽烟,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

  • 宋江与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是被宋江剿灭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方腊,方腊起义

    导读:一部《水浒》让梁山泊英雄流芳千古,也使人们知道北宋历史上曾发生过方腊起义。事实上,宋江起义的规模远不如方腊起义大,历史上的宋江和方腊也没有交过手。《水浒》第一百一十回提到,“宋江于奉诏方腊的次日……号令诸军,准备出师。”对于方腊起义,《水浒》的描述与史书记载有所不同。《水浒》中是这样描述的:“

  •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起义仓促形势预判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腊起义,北宋,战争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为了装饰宫殿,构建园林,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贪官朱勔等乘机敲诈百姓,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思乱。方腊率贫苦大众,以诛贪官为名发动起义,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克了六州五十二县,给北宋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由于错误估计形势,低估宋军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