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命八大臣中为什么只有肃顺被慈禧下令斩首?

顾命八大臣中为什么只有肃顺被慈禧下令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67 更新时间:2023/12/27 20:16:36

1861年10月,顾命大臣肃顺,在护送咸丰帝灵柩回京时,被捕入狱,随后被斩首于菜市口。杀肃顺的不是别人,而是后宫西太后慈禧。我们知道,慈禧杀肃顺,是为了发动政变。不过,就算发动政变,也不一定要让肃顺死啊。就算死,也不一定要斩首啊。肃顺是顾命八大臣中,唯一在菜市口被斩首的大臣。那么,因为什么原因,慈禧这么恨肃顺呢?

(肃顺)

一、没把慈禧放在眼里。

在清人李岳瑞所著的《悔逸斋笔乘》中记载了一件事,说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吓破胆的咸丰没有坚持“天子守国门”,而是在肃顺等心腹重臣的护送下,逃往热河。

随行的自然还有他后宫中的皇后嫔妃们。

由于事情突然,后宫妃嫔们乘坐的都是从街上征来的马车,不仅样式粗陋,还破旧不堪。

当时慈禧因为生了皇子载淳,已进封为懿贵妃。但由于条件有限,她也只分得一乘破马车。

走了一段路,坐在破马车上的慈禧被车子摇晃得实在受不了,再加上她平时又很得咸丰帝的宠爱,于是便让小太监去和肃顺商量,要求换一辆结实的马车。

肃顺开始只说,到镇子上再给她找找,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马车。

结果到了镇子上,肃顺只顾取悦咸丰帝,压根没把慈禧要换马车的事放在心上。

慈禧见了,只得让小太监再去找肃顺。

结果肃顺不乐意了,他说他忙着呢,哪里有空做这些小事。

后来,慈禧又找了肃顺一次,希望他能给换辆马车。

结果脾气一向暴躁的肃顺不高兴地说,别说没有马车,就是有,也得先给皇后换。您没看皇后坐的马车也很破旧吗?说完他不待慈禧开口,便驱马直奔咸丰帝身边去了。

尚无权势的慈禧被肃顺这一顿抢白,辱得只能坐在破马车上干瞪眼。

(咸丰帝像)

二、劝谏咸丰杀慈禧。

咸丰体弱多病,不能过多劳累。他在位时,由于慈禧粗通笔墨,便让慈禧帮助他批阅奏折。慈禧也乐在其中。时间长了,在政事上也多有见解。有时咸丰见她说的有道理,亦会按她的建议回复大臣。

清朝祖制早就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深得咸丰倚重的肃顺,特别不满慈禧不守祖制的行为。

所以当咸丰病重,任命独子载淳继承大统时,他一再以“子幼母壮,扰乱朝纲”为由,坚决请求咸丰帝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事例,赐死慈禧。

咸丰和慈禧感情深厚,又不忍心让才几岁的载淳失去生母,因此犹豫不绝。后来,又在无意中将此事告诉了慈禧。

慈禧知道后,对肃顺别提有多恨了。

三、公然夺利。

咸丰去世前,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年幼的载淳坐稳帝位。

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做事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肃顺。但他又怕肃顺以后学多尔衮,于是又找了端华、载垣等7人同为辅政。

不过,咸丰还是担心他们专权乱政。于是又给了慈禧和慈安一人一枚金印,交待说,凡是军政事务,必须两宫同意并盖上金印才有效。

事情安排好后,咸丰自认为没有后顾之忧,于是溘然而逝。

谁知咸丰才去世,肃顺便带着端华等人找到慈禧和慈安,假托先帝之言,说咸丰临死前有交待,军政要务都由他们八大臣作主,慈禧和慈安只管盖章就成。

慈禧是个很聪明的人,马上意识到肃顺这是想夺权,于是便以“违背遗诏”为由,狠狠把他们训斥了一顿。

但当时肃顺在朝堂上颇有权势,根本没把慈禧放在眼里,反而处处挤兑慈禧和慈安二人。

种种矛盾,最终达到不可调和的境地。慈禧深知顾命八大臣中除了肃顺,其他不过都是些唯唯诺诺,没有能力的人。而她想要把持朝政,必须扳倒肃顺。

所以,慈禧一方面隐忍肃顺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又拉拢慈安暗中和被排斥在政治核心圈外的恭亲王奕等人。

由于肃顺平时跋扈,在用人上又重汉轻满,因此得罪了不少满洲权贵。当慈禧密谋政变时,不少满族重臣都积极响应。最终,慈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地把位高权重,却唯独没有兵权的肃顺送上了断头台。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野史秘闻

    宋太祖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即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位之后,是为北宋开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50岁去世。那么,在回答“请问在宋朝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请详细作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下列问题;一,宋太祖赵匡胤诸子状况赵匡胤一共生有4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三死

  • 历史上珍妃真的是被淹死的吗?她是如何被推下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宠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这几百年历史中,国家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紫禁城中,每一天都上演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而有些故事则流传到了后世。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大概都知道一个井的存在,其

  • 安史之乱前后长达八年之久,那么它又是怎么被平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

  • 秦朝岭南还有五十万秦军,为何秦朝被灭时却没有支援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秦统一六国后,迅速发动了征服南越的战争。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征服南越所调动的军队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之众。公元前214年,秦正式攻占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在此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然而仅仅八年之后,秦帝国即宣告灭亡。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长达三年的战乱中,戍守岭南的五十万秦军竟

  • “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很多古装影视剧里面,有不少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官职比别人高,就对别人颐指气使,十分嚣张,让主人公无可奈何,或者主人公有一些特权,就能够对一些犯罪的高官进行判决了。很多人看过的《九品芝麻官》里面,包龙星是一个非常嚣张

  • 都说北齐文宣帝高洋恶贯满盈,看看他做的这些荒唐事吧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他称帝之前担任东魏京大都督,一手掌管着朝政大权,但平日里却假装愚钝慈直,平时讷言少语,可是,当高澄因专横跋扈,粗鲁暴野而被宫中膳奴兰京杀死之后,他便立即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谈及政事井并有条,有理有据,还积极推行新法,革除弊政,颇有一番政绩,晋阳内外也竟被他管理得井然有序,呈现出一片欣

  • 明末少傅崔呈秀简介:势倾朝野,是阉党“五虎”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按理来说和珅要被株连九族的,为何却只处置了他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株连九族,文史百科

    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权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赵国经历重创,鄗代之战中为何还能打过燕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鄗代之战,战史风云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秦国退兵是有条件的,作为代价,赵国必须割让六个城池给秦国,此时赵王深知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以身饲虎,于是联络魏国齐国楚国共同抵抗秦国,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自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燕国可以对抗的。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实力有所恢复,并非奄奄一息。或者换句话

  • 越南不是一直受中国统治的吗?什么时候成为藩属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藩属国,越南,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越南在古代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只是到了清朝时期才变成法国殖民地,尔后才独立出去的,实际上不是的,现在越南的领土,中北部地区有长达千年的时间是中国统治的,越南也承认这段历史,在越南的历史上,这段历史时期叫做北属时期。按照很多人坚持的说法,越南的北部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国的实际统治是在秦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