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4/1/23 5:18:04

宋太祖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即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位之后,是为北宋开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50岁去世。那么,在回答“请问在宋朝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请详细作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下列问题;一,宋太祖赵匡胤诸子状况赵匡胤一共生有4个儿子,其中老大、老三死得早,亦无子嗣相传。剩下老二赵德昭,老四赵德芳。在北宋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之时,其第二个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正在任北宋都城开封的京兆尹。其第四个儿子赵德芳,也就是所谓的“八贤王”,这时候的年龄为17岁,刚刚以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身份出京。也就是说,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嫡系儿子都具有相当的资历和阅历去继承皇位的。可是,为什么这二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继皇帝位呢?这就要通过继续了解第二个问题来找到.

二,四人所立下的“金匮之盟”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去世,赵匡胤的同母弟,37岁的赵光义迅速的即北宋皇帝位。赵光义继位之时,其所恃的一件法理性物件就是这个“金匮之盟”。所谓的“金匮之盟”就是在宋太祖赵匡胤与赵光义的生母杜太后病重之时,床榻之侧恭听杜太后做最后大事交代的只有三人,即赵匡胤、赵光义、赵普。这个赵普与赵匡胤本非同宗同族,只因为与赵匡胤旧的关系很久,加之赵普这个人做事谨慎,所以深得赵氏兄弟信任。据传,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你怎么得到的江山吗?赵匡胤哭着说这都是祖上的德行和太后的积庆所致。杜太后直截了当的说,这都是因为周世宗传幼子执掌天下所致,所以,你要答应我,在你之后,要把皇位传给你的亲弟弟,赵匡胤哭着答应,然后,杜太后命赵普记录下这些话,赵普签下自己的名字,把这一纸盟书藏之金匮之内。

当赵匡胤病逝之后,赵光义就拿出了这个盟书,同时,赵普为佐证,另外两位当事人杜太后与赵匡胤已经撒手而去,这样的事情,其他人谁敢再深问?三,关于“八贤王”赵德芳至于说到为什么不立赵匡胤四子赵德芳为帝?这个问法就未免太过于流俗了。赵德芳虽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正宗谱系,但是,他也就是赵匡胤的第四子而已。在他之前,尚且有身为赵匡胤第二子的赵德昭。而且,开宝九年的赵德昭正值25岁,政治经验与涉政资历也都很丰富,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就已经参与军国大事。有鉴于此,就算赵光义不当这个皇帝,凭什么就要先界定一定是赵德芳能接续皇帝之位呢?在民间,对于赵德芳其人所附加的传奇色彩太重,“八贤王”的形象遍及演义小说、影视剧当中。

但这与历史上赵德芳其人的真实情况相去太远。所以说,在接续宋太祖赵匡胤皇帝之位这件事情上,“八贤王”赵德芳是有这个可能,但是,他第一得过去他兄长赵德昭这一关。

而面对赵光义高举起的“金匮之盟”这张王牌,就算这哥俩一起上,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现实了。

标签: 宋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珍妃真的是被淹死的吗?她是如何被推下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宠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这几百年历史中,国家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紫禁城中,每一天都上演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而有些故事则流传到了后世。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大概都知道一个井的存在,其

  • 安史之乱前后长达八年之久,那么它又是怎么被平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

  • 秦朝岭南还有五十万秦军,为何秦朝被灭时却没有支援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秦统一六国后,迅速发动了征服南越的战争。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征服南越所调动的军队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之众。公元前214年,秦正式攻占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在此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然而仅仅八年之后,秦帝国即宣告灭亡。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长达三年的战乱中,戍守岭南的五十万秦军竟

  • “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很多古装影视剧里面,有不少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官职比别人高,就对别人颐指气使,十分嚣张,让主人公无可奈何,或者主人公有一些特权,就能够对一些犯罪的高官进行判决了。很多人看过的《九品芝麻官》里面,包龙星是一个非常嚣张

  • 都说北齐文宣帝高洋恶贯满盈,看看他做的这些荒唐事吧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他称帝之前担任东魏京大都督,一手掌管着朝政大权,但平日里却假装愚钝慈直,平时讷言少语,可是,当高澄因专横跋扈,粗鲁暴野而被宫中膳奴兰京杀死之后,他便立即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谈及政事井并有条,有理有据,还积极推行新法,革除弊政,颇有一番政绩,晋阳内外也竟被他管理得井然有序,呈现出一片欣

  • 明末少傅崔呈秀简介:势倾朝野,是阉党“五虎”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按理来说和珅要被株连九族的,为何却只处置了他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株连九族,文史百科

    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权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赵国经历重创,鄗代之战中为何还能打过燕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鄗代之战,战史风云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秦国退兵是有条件的,作为代价,赵国必须割让六个城池给秦国,此时赵王深知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以身饲虎,于是联络魏国齐国楚国共同抵抗秦国,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自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燕国可以对抗的。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实力有所恢复,并非奄奄一息。或者换句话

  • 越南不是一直受中国统治的吗?什么时候成为藩属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藩属国,越南,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越南在古代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只是到了清朝时期才变成法国殖民地,尔后才独立出去的,实际上不是的,现在越南的领土,中北部地区有长达千年的时间是中国统治的,越南也承认这段历史,在越南的历史上,这段历史时期叫做北属时期。按照很多人坚持的说法,越南的北部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国的实际统治是在秦朝时期,

  • 赵光义北伐辽国,为何重创20万宋军?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朝,野史秘闻

    雍熙三年,正月。宋辽之间的又一场大型战役打响。辽国此时,权臣韩德让和太后萧燕燕把持超纲,擅权乱政,肆意诛杀大臣,整个朝堂之上因为他们两个人人心惶惶。辽国高层内部政权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镇守在宋辽边境上的众多部将都主张太宗皇帝赵光义率兵北伐,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统天下。赵光义听到消息,思忖一番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