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仁宗朱高炽简介及其死因 朱高炽传位给谁?(明朝皇帝列表)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及其死因 朱高炽传位给谁?(明朝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95 更新时间:2024/1/7 19:07:26

明朝第四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靖难之役爆发以后,朱高炽曾与母亲徐氏成功地阻挡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此后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因此成祖将他留在后方,这样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

朱高煦与成祖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成祖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文臣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在和平时期,掌握了文臣就相当于掌握了国家,武将的本嘴拙舌怎么也抵不上文臣的笔和嘴,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与清代雍正皇帝的即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高煦并没有就这样屈服,他迟迟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机行动,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几年之后惨遭杀害,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乐安。高煦与高炽之争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谁知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皇三子朱高燧在成祖得病期间曾密谋杀死成祖,然后矫召即位,幸得有人告密,一场灾难才没有降临,事后,由于朱高炽为朱高燧求情,成祖总算没有再追究。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六十五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反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棺材中。

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在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朱高炽即位后,改元洪熙,开始了他一系列的改革,他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他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儒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

洪熙皇帝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洪熙皇帝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北四”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仁宗皇帝由于心脏病突发猝死,终年四十七岁。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争,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又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不愧为一代仁主的称号。

明仁宗的死因

明仁宗的死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暴弊说、纵欲说、谋杀说。这几种说法似乎也只有几本记载的史书上找到些蛛丝马迹。都不可全信,史学家的推测而已。我的看法是“暴弊说”。

理由之一,遗传病。永乐之后,皇帝多早丧。明仁宗外,四十岁前死的还有宣宗、英宗、代宗、孝宗、武宗、穆宗、光宗和熹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家是不是在心血管方面有啥遗传性疾病。尤其是仁、宣、穆宗均为暴毙,所以有了以上推测。而穆宗确系中风。

理由之二,据《明史》载朱棣当年曾对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疾,自勉之”的话。可以知道仁宗身体很不好。而史料也显示出仁宗体甚肥,有足疾。试想一个场景,一个先天不足的中年人,每天忙于国事,还要时不时纵欲后宫。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重工作量。明初的皇帝都是工作狂,因为是君主专制,在没有丞相的情况下虽能独拦大权却无暇其他。据史学家吴晗说朱元璋每天要处理百于件各地政务。可想而知朱高炽的工作压力了。而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内阁真正掌权和司礼监分“票拟”、“批红”的时代是宣德年间。大概也是朱瞻基深切体会到了祖、父辈的辛苦才会下决心进行的改革吧。

通过上述三理由,我认为仁宗确实是暴毙。究竟是中风、工作压力还是纵欲过度,真不得而知了。我觉得都有原因吧!但绝不存在朱瞻基谋害的理由。因为朱詹基当年才二十七岁,不存在等不急的情况。切乃父体弱为天下所共知,不需要搞这么一出的。我的想法是,当仁宗不行的时候,密秘通知了南京的朱瞻基,他快马加鞭在几天内赶到了京师即位。别忘了当年仁宗也是通过密报登极的。所以,还原仁宗的死因现场,是这样的。大胖子朱高炽本来身体就不好,每天被国事家事弄得不胜其烦,又有点贪色纵欲,被大臣骂了两句心情不好,最终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他的暴死。

明仁宗朱高炽的后妃

张皇后,结发妻。河南永城人,父张麟,弟张升,正统七年(1442年)卒。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圣昭皇后”;生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墡、嘉兴公主;

妃恭肃贵妃郭氏,殉葬的5人之一。生朱瞻垲、朱瞻垍,朱瞻埏;

恭僖顺妃谭氏,初封昭容。殉葬的5人之一。事迹详见“顺妃“词条;

贞惠淑妃王氏,殉葬的5人之一。

惠安丽妃王氏,殉葬的5人之一。

恭靖充妃黄氏,殉葬的5人之一。

顺妃张氏,生朱瞻堈。葬于南京雨花台区的普觉寺。墓地于2007年被发现。事迹详见“顺妃“词条;

贞静敬妃张氏,河间忠武王张玉之孙女、英国公张辅之女、明成祖的昭懿贵妃之侄女,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葬,葬金山。

贤妃李氏,生郑靖王朱瞻埈、蕲献王朱瞻垠、淮靖王朱瞻墺以及真定公主。

赵氏,生女庆都公主。史料见庆都公主的墓志;

悼僖丽妃李氏。

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

朱瞻基,长子,明宣宗,母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张氏

朱瞻埈,次子,郑靖王,母贤妃李氏

朱瞻墉,三子,越靖王,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朱瞻垠,四子,蕲献王,母贤妃李氏

朱瞻墡,五子,襄宪王,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朱瞻堈,六子,荆宪王,母顺妃张氏

朱瞻墺,七子,淮靖王,母贤妃李氏

朱瞻垲,八子,滕怀王,母贵妃郭氏

朱瞻垍,九子,梁庄王,母贵妃郭氏

朱瞻埏,十子,卫恭王,母贵妃郭氏

明仁宗朱高炽的女儿

嘉兴公主,母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张氏。宣德三年(1428年)下嫁井源。正统四年(1439年)薨。后十年(1449年),井源死于土木之难。

庆都公主,母年妃赵氏。宣德三年下嫁焦敬。正统五年薨。

清河公主,宣德四年下嫁李铭。八年薨。

德安公主,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与蕲王朱瞻垠同日追封,谥悼简。册辞谓第四女,因为早殇,名次未定。

延平公主,未下嫁薨。

德庆公主,未下嫁薨。

真定公主,母贤妃李氏,宣德四年下嫁王谊。景泰元年(1450年)薨。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简介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怎么回事?(明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成祖朱棣,朱棣简介,朱棣的儿子,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

  • 明惠帝朱允炆简介及在位时间 朱允炆下落之谜(明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惠帝朱允炆,惠帝朱允炆,朱允炆后代,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实行改革,实行惠民政策,重视农桑。但明惠帝其人由于性格软弱,也最终在削藩的斗争中为人所逼,遂不知去向。

  • 传奇皇帝朱元璋简介及画像 朱元璋的儿子有几个(明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简介,朱元璋杀功臣,乞丐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第一个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 汉少帝刘恭简介 西汉第三个皇帝刘恭怎么死的?(汉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少帝刘恭,刘恭怎么死的,汉朝皇帝,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

  •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及儿子是谁?(汉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惠帝刘盈,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汉朝皇后,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

  • 汉高祖刘邦及刘邦儿子简介 刘邦立谁为太子?(汉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老婆,刘邦,刘邦简介,汉朝皇帝,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

  • 唐昭宗李晔简介 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唐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昭宗李晔,唐朝皇帝,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为争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斗争激烈,藩镇跋扈,战乱不断,皇

  • 唐僖宗李儇简介 玩物丧志宦官手中的傀儡皇帝(唐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僖宗李儇,唐朝皇帝,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俨,生於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於懿宗死后柩前即位。时在

  • 唐懿宗李漼简介 唐懿宗实为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唐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懿宗李漼,唐朝皇帝,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渐,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而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郓王为皇太子。癸巳,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

  • 唐宣宗李忱简介 评价很高晚唐人称其“小太宗”(唐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皇帝,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