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评价:有效的保存盟军力量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评价:有效的保存盟军力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3:48

如果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或许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决定刚刚作出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军人表示不解,甚至反对。在他们眼里,战斗,乃至是死亡,才是一名优秀军人的真正归宿。他们没有错,但有的时候,退却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此外,蒙哥马利在扭转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困局中,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虽然他当时仅仅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师长,但历史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而他没有因为职位的低下而退却,相反凭借自己的才华抓住了这一机会,所以才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历史。

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英法联军阵亡将士。这是后人对于那些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士的敬意!

更多文章

  • 凡尔赛条约是由哪几个国家什么时候签的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约》,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约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签订,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20年1月10日生效。签字国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古巴、厄瓜多尔、希腊、

  • 凡尔赛条约是二战的起因之一吗?二战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凡尔赛条约,二战,纳粹德国

    凡尔赛条约也是二战的爆发源头之一。当然,二战的爆发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使然。1.《凡尔赛条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

  • 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

  • 卡廷惨案死了多少人:死亡的波兰最高将领军衔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卡廷惨案

    卡廷惨案死了多少人?在卡廷被屠杀的人包括一名海军上将、2名陆军上将、24名陆军上校、79名陆军中校、258名陆军少校、654名陆军上尉、17名海军上尉、3,420名士官、7名随军牧师、3名地主、1名亲王、43名官员、85名士兵、131名难民。此外,遇害者中还包括20名大学教授(包括数学家斯特凡·卡茨

  • 卡廷惨案发生的原因 苏联为何屠杀2万波兰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卡廷惨案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9月17日,苏联从东部进入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苏联随后将波兰官兵分别关押在一些新建的战俘营。其中的斯塔罗别利斯克、科泽利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3个战俘营,关押着包括9000名军官在内的共约1.5万

  • 什么是卡廷惨案?二战中卡廷惨案是一件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卡廷惨案

    “卡廷惨案”又称“卡廷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杀”(波兰语:zbrodnia katyńska;俄语:Катынский расстрел),是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于1940年4月至5月间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194

  • 纳粹发现苏联卡廷惨案 :谁才是斯大林的帮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卡廷惨案,二战

    卡廷惨案(苏联针对波兰军人的屠杀事件)卡廷的枪声和尸骨1943年4月13日,正当纳粹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败涂地之际,德国柏林电台广播了一则令世界震惊的消息,他们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里挖出了埋有波兰军官尸体的万人冢。当时,德国工兵师为修复当地遭炸毁的铁路、公路及基他工程,强行招募来罗、捷

  • 卡廷惨案黑镜头:苏联集体屠杀波兰军人【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卡廷惨案,屠杀,

    卡廷惨案又称“卡廷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杀”。1940年春,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在卡廷森林遭到杀害。波兰自此元气大伤,成为波兰人心中永远的痛,同时也长期干扰着波兰和俄罗斯关系。1941年德军占领卡廷,两年后,德方发现并揭发这一惨案,使苏联与当时位于英国伦敦的波兰流亡政

  • 卡廷惨案全程揭秘:波兰卡廷惨案发生在什么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联,波兰,战俘,卡廷惨案

    “卡廷惨案”又称“卡廷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杀”;1940年春,大约2.2万名在押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遭到苏联军队杀害(其中4421人于斯摩棱斯克郊外的卡廷森林被处决);1943年,发现波兰军人尸体的纳粹德国称杀害事件为苏联所为,遭到苏联否认;直至1990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

  • 荷兰独立战争的历程:经过八十年苦战赢得了独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荷兰,独立,八十年战争,,荷兰独立战争

    八十年战争(荷兰语:Nederlandse Opstand, Tachtigjarige Oorlog; 西班牙语:Guerra de Flandes, Guerra de los Ochenta Años),西班牙帝国称之为低地国叛乱。这场战争发生于1568年-1648年,是尼德兰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