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84 更新时间:2024/2/1 3:10:30

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奥军收复西里西亚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将率领的小分队突入柏林,而谣传法军瑞典军都在此地靠拢,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弹药都将落入敌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称法军和瑞典军并没有移动的迹象,而哈迪克的奥军骑兵只有3400人,而当地的卫戍部队不知虚实,竟然不敢抵抗,任由他勒索重金以后而离去(10月16日)。不久传来另一好消息,不知为什么,占领东普鲁士的俄军无缘无故撤退了(小普拉克辛以为女沙皇病重自动退兵)。现在只要对付开入萨克森的法军和帝国联军就可以了。心事重重的腓特烈二世改变行军路线,领着他的军队抵达莱比锡以西的罗斯巴赫附近。在这个地方,他那支仅剩2.1万人,疲惫不堪的军队,终于面对面的和4.1万法国和帝国联军遭遇。联军虽然拥有优势,但苏比兹深知自己的部队杂乱无章,而帝国军更是多数是新教徒,对普鲁士作战毫无热情可言。因此并不打算进行会战,他计划用当代最流行的军事艺术---警戒线战术,威胁腓特烈的后方交通线,迫使腓特烈不战而后撤,最终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落入三路大军的合围中而投降。在不断的变换阵地中,法军和帝国军的配合出现了问题,帝国军萨克森-希尔德豪森的约瑟夫大公爵的迂回部队没能得到法军的严密掩护,行动出现了脱节。在罗斯巴赫一座屋顶上观战的腓特烈二世,当即抓住了战机,命令塞得利茨的3800骑兵出击,当即把联军右翼冲垮了,在敌军重整之前,普鲁士弟亨利亲王的7个步兵营突入法军中央,90分钟之内,罗斯巴赫战役就结束了(11月5日),联军损失7000人而普军只有550人,腓特烈二世下令善待俘虏,并邀请被俘的军官与他同桌进餐,他请求大家原谅菜肴不够,因为,绅士们,我想不到你们来的这样快,来的这样多。

英国和腓特烈二世同意感到高兴,对这位新的盟友建立起信心,伦敦街上大放烟火庆祝他的生日,而虔诚的美以美教徒声称这位不信教的英雄为唯一的救世主。7月29日已经回到政府的老威廉·皮特是普鲁士国王的坚定支持者,他谴责坎伯兰公爵签署的停战协定,他说服国会拨款保卫汉诺威及帮助腓特烈二世,以前国会只愿意拨款16.4万英镑在汉诺威建立观战部队,这次在罗斯巴赫大捷的影响和老皮特的鼓动下,决心每年拨款120万英镑建立一支参战部队,老皮特和腓特烈二世同意公同选择布伦瑞克公爵的胞弟,普鲁士国王的妹婿斐迪南亲王作为这支新军队的统帅,斐迪南年方36岁,是一位长的英俊,有教养而且英勇的人;他的小提琴也拉的很好,柏尼曾说:“他可能凭这些条件获得美好的前程,”他当时是普军内仅此于腓特烈二世的第二号人物。

腓特烈二世没有多少时间去高兴。黎塞留公爵统帅的一支法军,仍然控制着汉诺威大部。在罗斯巴赫之战的同一天,4.3万奥军包围了施韦德尼茨,此为普鲁士在西里西亚的补给中心;腓特烈二世在那里留有4.1万人防守,由于逃亡和死亡的缘故,已经减少到2.8万人了;这些军队是由贝费恩公爵指挥,他没能解除围困,1757年11月11日,要塞投降,落入奥军手中的有战俘7000,银币33万和足以供8.8万军队两月之久的补给品。胜利者和洛林亲王和道恩元帅的军队会合以后,增加到8.3万人,继续向西里西亚首府推进,同年11月22日,他们击溃了贝费恩公爵的残部队,布雷斯劳陷落,至此,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重归哈布斯堡家族。腓特烈二世觉得自己有理由觉得他在罗斯巴赫的胜利已抵不上这次失败。不过那次胜利,却使他恢复了勇气,他的军队也恢复了活力。法军在萨克森的掠夺,在提高士气方面对他帮助很大。腓特烈驱使他的士兵在12天里行军270公里,越过泥泞地带和西里西亚的残部会师。12月3日,腓特烈二世的4.3万人,在通往布雷斯劳的陆上与7.2万奥军相遇,在那天下午,腓特烈二世对他的军官发表演讲,已经勾勒出拿破仑军事演说的轮廓:先生们,你们不会不知道,正当我们忙于阻击法军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时,这里却陡降不幸。施魏尼茨陷落了;伯弗恩公爵败北了;布雷斯劳失守了,我们的粮草弹药全完了;西里西亚也大部分沦陷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无限信任你们和你们的素质,而你们作为祖国的勇士和儿子,多次显示过这种素质,这尴尬处境将使我难以应付。

你们之中几乎没有人不是战功显赫。你们为祖国和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并将永志不忘。因此,我对这次战役也十分相信。祖国有权期待你们拿出勇气,你们不会缺乏勇气。决战时刻已经来临。如果让奥军继续盘跨西里西亚,我便一事无成。我要晓告诸位:查理亲王的兵力虽两倍于我,但我要冲破战争艺术的束缚,哪里发现敌军,就在哪里进攻。问题不在于敌军的数量,或是他们占据了有利位置。我们依靠勇气,依靠缜密的计划就能成功。我必须铤而走险,否则,一切都会付之东流。我们必须打败敌军,否则,就让我们在敌军炮火下为国捐躯。我就是这样看待这一战役的,我就要这样行动了。把我的决心传达给全体官兵吧。让他们准备接受即将到来的考验吧。告诉他们,我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至于你们,我想到你们是普鲁士人,难道我会认为你们会辜负这一称号吗?如果诸位之中有人怕与我分担这一切风险,他可以今晚就退伍,而不会受到任斥责。!

我知道,你们谁也不会背弃我。那我就仰仗诸位的帮助,并相信必然会赢得胜利了。在此次战役中,一旦下令出击,如果骑兵不全力以赴冲向敌阵,我就在战斗结束后叫他立即下马,叫他充任留守部队;如果步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犹豫,胆怯或拿不住军刀,我就割去他的军服上的花饰!好啦,先生们,晚安!过不了多久,我们要么已经打败敌人,要么就永远见不着了。

到这个时候,奥军所遵循的,还是一种费边战术,不与腓特烈的军队正面作战,但由于受到人多势众及当时所获的的几次胜利的鼓励,洛林亲王决定不理会道恩元帅的忠告,决心在战场上一雪前耻。两个敌对王朝的士兵,4.3万对7.3万,朝着对方,进入彼此的剑阵和火网之中,这次战役,拿破仑说,洛伊滕会战是运动、机动的决断的杰作。仅此一战就足以使腓特烈名垂千古,并使他跻身于世界伟大将领的行列。腓特烈在高地上看到,奥军成俩列长长的横队,普军成纵队接近,于奥军阵线成垂直,腓特烈派他的前卫部队展开在奥军前方,以隐蔽其部队朝右转,朝着奥军阵线右翼延伸点部位某一点运动,他的纵队在这里转换成横队,成45都角挺近,直插至敌人的阵线延伸部,就像古代底比斯名将伊巴密浓达那样,形成一个典型的斜形战术,在敌人大部队完全没能做出反应前,就击溃了他们;奥军有两万人在混乱中被俘,这是史无前例的,而腓特烈只付出了6300人伤亡的代价。

战争一结束,腓特烈就感谢他的将军们“今天将使你们的名声永远为这个国家的后世子孙所铭记。”这位胜利者,利用这个机会乘胜追击,第二天,他的部队就包围了布雷斯劳,守城的奥军司令在城内贴出公告,声明若有任何人提到投降这两个字,立即格杀勿论。但半个月后他自己却率1.7万人投降了。不多久,除了一个小小的要塞外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又回到了普鲁士的手里。洛林亲王在道恩元帅沉默的责备下,无地自容,只好返回他的庄园。

贝尔尼等其他几位法国首脑人物,均一致劝说路易十五与普鲁士谈判,但蓬巴杜夫人拒绝,并将外长贝尔尼主教撤换,代之以舒瓦瑟尔公爵。但是法国不禁怀疑,自己是牺牲殖民地而替奥地利打仗,所以对战争前景灰心至极。黎塞留在汉诺威的表现也是一样,因此在1758年2月一并遭到撤换。取代他的是克勒忙伯爵,一位保有经过教皇特性保有神职的教士。法军面对斐迪南·冯·不伦瑞克亲王坚定的压力下,终于撤出汉诺威;3月,他们放弃明登;不久又放弃了伐里亚,斐迪南亲王继续向西挺进,6月23日,他以半数兵力打败了克勒芒公爵在莱茵河克雷菲尔德所布置的主力,克勒芒放弃他的权利,让给Contades 。这位则联合从罗斯巴赫败回来的苏比兹亲王,才挡住斐迪南的如潮攻势。

标签: 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更多文章

  • 七年战争的开端:普鲁士要面对整个欧洲的敌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腓特烈二世曾试图要萨克森选侯加入他的同盟,并慷慨的答应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属下的波西米亚划给他作为报偿,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对于这种邪恶的假慈悲嗤之以鼻,遂命令他的将领抵抗腓特烈二世的前进,而自己却退往华沙继续当他的波兰国王。萨克森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抵抗一支欧洲最精锐的部队;只好退守皮尔纳要塞里;腓特

  • 七年战争中的外交战: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外交是这一计划的另外一面,她派遣密使,远赴各地,以激起对腓特烈的敌意,并为奥地利争取盟友。她注意到俄罗斯日渐壮大的力量,这力量是由彼得大帝缔造,而当时由伊丽萨白统帅;她已看出,腓特烈对这位女沙皇的恋情所做出的尖刻品论;她内心也乐意重新与英国结盟,但这个协议已受到英国片面承认西里西亚归普鲁士所有而遭到

  • 加莱海战经过:西班牙无敌舰队主力遭遇巨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远涉重洋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了16.3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

  • 加莱海战背景:英国试图挑战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16世纪,西班牙一度以为自己就是大海的主人,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的海上帝国,它拥有号称“无敌”的强大舰队,这支舰队在海洋上纵横驰骋,为西班牙带来数不清的财富。然而,西班牙的强大却引起新兴的强国英国的不满,终于在1588年,西班牙与英国之间上演了一场海洋利益争夺战。在16世纪末,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全世界

  • 加莱海战简介:英国击败西班牙获得大西洋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1588年的加莱海战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使英国在此战后到1589年的科伦纳-里斯本海战再次被压制间,英国在这一年的时间基本处于主动方,而西班牙的

  • 楚德湖战役双方伤亡及意义:保卫了东正教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

  • 楚德湖战役历史评价:利用地形伏击的经典战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

  • 楚德湖战役战斗经过:条顿骑士团遭遇重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1242年春,条顿骑士团在多尔帕特要塞(塔尔图)以南约20公里处击败了这里的诺夫哥罗德分遣队。随后在1242年4月5日,在采邑主教的带领下,十字军骑士和当地的乌高尼亚爱沙尼亚辅助部队在连接楚德湖南北两部分(也许是楚德湖和普斯科夫斯科伊湖)的水道上,遭遇了亚历山大的部队。亚历山大准备在自己选择的地方战

  • 楚德湖战役背景:德意志骑士团侵略俄罗斯西北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1240—1242年,德意志十字军骑士及丹麦和瑞典的封建主乘罗斯抗击蒙古拔都汗军队而遭到削弱之机,加紧侵略罗斯西北部的领土。1240年,瑞典军队企图夺取涅瓦河口,但被罗斯军队击败。与此同时,立窝尼亚骑士团十字军骑士侵入普斯科夫公国,夺取了伊兹博尔斯克,并围攻普斯科夫。因贵族和特韦尔季拉·伊万科维奇将

  • 楚德湖战役简介:十字军占据俄罗斯的企图被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