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年战争的开端:普鲁士要面对整个欧洲的敌对

七年战争的开端:普鲁士要面对整个欧洲的敌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61 更新时间:2023/12/16 15:32:32

腓特烈二世曾试图要萨克森选侯加入他的同盟,并慷慨的答应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属下的波西米亚划给他作为报偿,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对于这种邪恶的假慈悲嗤之以鼻,遂命令他的将领抵抗腓特烈二世的前进,而自己却退往华沙继续当他的波兰国。萨克森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抵抗一支欧洲最精锐的部队;只好退守皮尔纳要塞里;腓特烈二世长驱直入德累斯顿,他马上命令去搜寻那些足以证明萨克森参与瓜分普鲁士的件原本,波兰王后亲自拦阻普军,要求他们尊重她王室成员的不可侵犯性;腓特烈下令将她拖开,于是文件落入普军的手中。

玛利亚·特蕾莎从波西米亚调动一支军队增援萨克森守军,腓特烈二世于1756年10月1日在罗布西茨战役击败了这支军队,半个月后皮尔纳守军投降,腓特烈将1.4万萨克森守军编入自己的军队,因为这样要比把他们当俘虏来养合算的多。他还宣布萨克森为被征服国家,掠夺其国库,征收其赋税。这年冬天,他将萨克森所获之档案公诸于世。但玛利亚·特蕾莎立即声称这些文件是伪造的,并通告法国、俄国和所有基督教国家,帮她抵抗这个凶恶的侵略者,这个再度将欧洲卷入战火的罪魁。欧洲国家普遍认同匈牙利女王的控诉,日耳曼诸侯由于害怕腓特烈二世一旦获胜,会遭到和萨克森一样的命运,所以在帝国会议上一致同意对普鲁士宣战(1757年1月17日),并组成一支帝国军队,以对抗普鲁士国王的行动。考尼茨乘机提醒路易十五,法国曾经允诺,奥地利一旦遭受攻击,即帮助抵抗侵略一事。蓬巴杜夫人虽曾盼望和平的享受权利,却倾于参战了。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对于她的帮助感激不已,送她一副高贵的绘画,上面嵌有77278里尔的珠宝。通优柔寡断的路易十五这次也迅速下定决心,5月1日和奥地利签署第二份同盟协定,法国答应每年支付1200万弗洛林的补助装备两支日耳曼军队。还答应派出一支10.5万人的法军参战;法国并承诺,除非奥地利收复西里西亚的主权,否则永远不与普鲁士媾和。一旦战略目标达成,法国接受奥属尼德兰五个边境城市。而奥属尼德兰其他地方则移交西班牙王室,以作为西班牙割让意大利公国的补偿。法国计算过,如果他得到比利时,那就算他将殖民地全部丢给英国,也不足为惜。考尼茨已经为他的国家赢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2月2日,俄、奥两国相互承诺,各派出八万军队参战,以支持战争的进行,直到西里西亚重新划入奥地利版图,考尼茨转而拉拢瑞典,保证胜利后将全部波美拉尼亚划给瑞典。瑞典出兵2.5万人,由法国、奥地利支付军费。波兰在其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国王主持下,也宣布加入俄、奥同盟。至此,整个欧洲除了英国,丹麦、荷兰、瑞士、土耳其外,都联合在一起与腓特烈二世为敌。

英国此时发现预计的反法大同盟因为糟糕的英普同盟彻底流产,也企图抛弃腓特烈二世。乔治二世惊恐的看到,他所心爱的汉诺威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敌军前进途中。而腓特烈的远水,根本就救不了汉诺威的近火,无法给予实际的援助。此时,考尼茨又送上一个致命的诱惑,假使他不参加欧陆战争,即可保证汉诺威不受侵犯。此时,腓特烈二世的机运真是稍纵即逝。1756年11月被任命为国务大臣的老皮特,倾向于放弃普鲁士和汉诺威任其自生自灭,英国应集中其全部力量,致力于殖民地战争。可是不久以后,他就看出,一旦法国战胜普鲁士,就会成为欧陆的主人,也就是英国的主人,他认为英国应该拨款支援腓特烈二世,使他能将法军牵制住,而使英国在海外能大打出手。因此在1757年1月,英国与普鲁士签订第二次盟约,并答应给予他援款,并派军队保卫汉诺威。但是,老皮特不久就因为惹翻了国王被解职(4月5日),于是,对腓特烈的援助就耽搁了下来,几乎有一年之久,他都是孤军奋战,以16万的军队,抵挡比他多一倍的敌军(法军10.5万,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联军2万,奥地利军13万,俄军6万。瑞典军1.6万)。在老皮特下台的同一天,匈牙利女王的丈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一个看起来温顺和善的人(实际上是共济会老大),正式宣布腓特烈二世是一个不法之徒,不受帝国法律保护,并号召所有善良的人一起讨伐这个人类的败类。

1月10日,腓特烈二世给留在柏林的大臣一项秘密指示,“假如我战死了,一切事务必须丝毫不变地照常进行,···假如我不幸被俘,严禁为我个人抱有丝毫顾虑,或者对于我在被俘期间所写的片纸有丝毫准重。这样的姿态实际毫无必要,因为,一旦失去他的军事天才,普鲁士等于是失去了一切。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敌军尚未集结之时,即给予各个击破。此时法国仍未完成战备,而英国赴汉诺威的军团,可能使法国的行动更为缓慢。奥军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军火库,储存有大量的武器和粮食,腓特烈决心抢先取得这些宝贵的物资,决定性的击败奥军,然后回师抵抗法军,他亲自率领一支军队由萨克森出发,并命令布伦瑞克的斐迪南亲王自东日耳曼,施威林元帅从西里西亚,一起举兵进入波西米亚,且约定在俯视布拉格的东部丘陵会师。开始进行的很顺利,军火库不久就落入了他的手中,但这一次奥军居然没有后撤,他们在洛林亲王查理的统率下迎战,并疏散了布拉格的一半人口准备在不利的情况下守城。5月6日,6.4万普军和6.1万奥军在布拉格城下遭遇,展开一场空前的混战,双方争相冲杀,胜负的关键,已经不在于人数的多寡,战略的高低,而是全系于双方的勇气,施维利军团在奥军的火网下,渡过水深及腰宽的河流和沼泽进击,他们曾被对方打得一度锐气尽失,掉头而逃,幸而73岁的施维林为了使得军队重旗鼓,遂身先士卒,把全身裹在军旗里,勇往直前,对着敌人冲锋,不幸身中五弹,倒地阵亡。士兵由于太敬爱他,所以不顾生死,愤怒地向敌人冲锋,因而能反败为胜。布拉格战役双方的杀戮十分惨烈,腓特烈这边损失了400名军官和一位最卓越的将领,剩下的4.5万奥军退守布拉格城堡,准备对抗普军的包围。

但腓特烈二世发现,这次围城困难重重,不久就接到报告,一支4万人奥地利后备军团正在向布拉格移动,相对于城中的奥地利常备军团,腓特烈觉得击破这支后备军还是相对容易些。遂留下一部分军队封锁城堡,亲率2.2万精锐东向行军,1757年6月16日与迎面而来的奥地利杂牌军在科林遭遇,科林战役的奥军主将是利奥波德·约瑟夫·道恩元帅,他显示出的统帅能力比之天才的腓特烈还要强一些,战至傍晚,普军所有的步骑兵冲锋都被击退,而且在对方的强大反击下,数位将领抗命,更使局面大为混乱;他终于沉不住气,对着撤退回来的骑兵大喊:“你们要永远苟活下去吗?”他的步兵由于损失惨重,信心丧失,拒绝前进。腓特烈二世大为失望。他的将领干脆不顾他的愿望,丢下受伤和被俘的1.4万官兵,带着1.8万残军退回布拉格,把围城的部队撤出,急忙向返回萨克森的道路撤退。

三个星期后的7月2日,在军中不发一言的腓特烈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终于崩溃了,把自己关在房里,流了一天的眼泪。他如今怀疑17年前对西里西亚做出的攻击,是不是受到复仇女神的诱惑而采取的最下之策。他写信给自己唯一所爱的女子,他的亲姐姐威廉敏娜女伯爵,告诉她自己的绝望:“我亲爱的姐姐,由于你一向坚称自己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和平工作,我恳求你帮我,派米波拉先生送50万银币给法王的宠儿蓬巴杜夫人,也就是以前说的那个裙子陛下,以谋求和平……一切都靠你了···敬爱的你,不仅德行远比我完美,也是另外一个我。”这办法行不通,威廉敏娜只好试试别的方法:她写信给住在瑞士的伏尔泰,请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伏尔泰遂将她的提议。转交给反对法、奥同盟的红衣主教森,汤森照她的话做了,但是失败了。同盟国已经闻到胜利的气息,岂会如此罢休。一支法国军队已经进入德境,其将领是蓬巴杜夫人的亲信苏比兹亲王,正前往与驻在埃尔福特的帝国议会军会师,另一只军队由德斯特雷元帅指挥下,攻击了乔治二世之子坎伯兰公爵指挥的汉诺威军队,1757年7月26日,4.5万汉诺威军队被10万法军重创,同年9月8日,被追击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坎伯兰公爵签署一个屈辱的投降协调,解散他的军队,答应不再采取对法敌对行动。紧接着,一支瑞典军队登陆波美拉尼亚,一支10万人的俄军在小阿普拉克辛元帅率领下,侵入东普鲁士,与1757年7月30日,在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击溃一支3万人的普军。接二连三的失利,加上他自己在波西米亚的挫败,几乎摧毁他击垮敌人的希望,尤其是对方人数如此之多,而物质和人员补充,配备的如此之好,在放弃道德和基督教神学之,他竟打算自杀。1757年8月24日,他给威廉明娜一封半带歇斯底里的信,对死亡发出赞美之词;“我看出所有的人只不过是命运之神拨弄的玩偶,他让一群被轻视的生物,继续在这里繁衍,他让强盗戴上王冠,却让哲人锁上镣铐,他眼看我们的善行和恶行,战争的恐怖和瘟疫横扫世界,而依然无动于衷,亲爱的姐姐,我唯一的庇护所就是死神是环抱。”威廉敏娜鼓励他道:“我要回顾你布拉格之战以前,你使敌人陷入等可怜的境地。那是命运之神,对于双方所作的突然改变……凯撒也一度沦为海盗的奴隶,后来终于成为世界的主人。像你这样具有伟大天才的人,即使在似乎失去一切的情况下,仍然会找到支助之援的;无论结果,希望并没有弃我而去……”腓特烈二世重新鼓起勇气:“至于我,必须在沉船的威胁下,在遭遇暴风雨之际,思想、生活和死亡,都必须像一位王者。”

标签: 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更多文章

  • 七年战争中的外交战: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外交是这一计划的另外一面,她派遣密使,远赴各地,以激起对腓特烈的敌意,并为奥地利争取盟友。她注意到俄罗斯日渐壮大的力量,这力量是由彼得大帝缔造,而当时由伊丽萨白统帅;她已看出,腓特烈对这位女沙皇的恋情所做出的尖刻品论;她内心也乐意重新与英国结盟,但这个协议已受到英国片面承认西里西亚归普鲁士所有而遭到

  • 加莱海战经过:西班牙无敌舰队主力遭遇巨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远涉重洋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了16.3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

  • 加莱海战背景:英国试图挑战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16世纪,西班牙一度以为自己就是大海的主人,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的海上帝国,它拥有号称“无敌”的强大舰队,这支舰队在海洋上纵横驰骋,为西班牙带来数不清的财富。然而,西班牙的强大却引起新兴的强国英国的不满,终于在1588年,西班牙与英国之间上演了一场海洋利益争夺战。在16世纪末,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全世界

  • 加莱海战简介:英国击败西班牙获得大西洋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莱海战,英国,无敌舰队,

    1588年的加莱海战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使英国在此战后到1589年的科伦纳-里斯本海战再次被压制间,英国在这一年的时间基本处于主动方,而西班牙的

  • 楚德湖战役双方伤亡及意义:保卫了东正教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

  • 楚德湖战役历史评价:利用地形伏击的经典战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

  • 楚德湖战役战斗经过:条顿骑士团遭遇重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1242年春,条顿骑士团在多尔帕特要塞(塔尔图)以南约20公里处击败了这里的诺夫哥罗德分遣队。随后在1242年4月5日,在采邑主教的带领下,十字军骑士和当地的乌高尼亚爱沙尼亚辅助部队在连接楚德湖南北两部分(也许是楚德湖和普斯科夫斯科伊湖)的水道上,遭遇了亚历山大的部队。亚历山大准备在自己选择的地方战

  • 楚德湖战役背景:德意志骑士团侵略俄罗斯西北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1240—1242年,德意志十字军骑士及丹麦和瑞典的封建主乘罗斯抗击蒙古拔都汗军队而遭到削弱之机,加紧侵略罗斯西北部的领土。1240年,瑞典军队企图夺取涅瓦河口,但被罗斯军队击败。与此同时,立窝尼亚骑士团十字军骑士侵入普斯科夫公国,夺取了伊兹博尔斯克,并围攻普斯科夫。因贵族和特韦尔季拉·伊万科维奇将

  • 楚德湖战役简介:十字军占据俄罗斯的企图被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冰湖战役,十字军东征,东正教,,楚德湖战役

    楚德湖战役(德语:Schlacht auf dem Peipussee;俄语:битва на Чудском озере, bitva na Chudskom ozere)又称冰湖战役(俄语: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 Ledovoye poboish'ye;德语:Schlacht auf

  • 昔兰尼加战役的历史评价:隆美尔凭此战晋升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昔兰尼加战役,隆美尔,沙漠之狐,

    昔兰尼加战役以纳粹德国的完胜而告终,英军失去了北非的重要支撑点昔兰尼加。 为何隆美尔以劣势兵力却几乎能每战必胜?主要原因是他能认清沙漠战争的特殊性质。北非是装甲兵的理想战场,诚如隆美尔自云:“在一望无涯的沙漠上,摩托化部队能发挥其最大威力。”英国人则深受所谓“步兵心灵”的影响,所以虽享有数量优势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