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波尔塔瓦战役的序幕:查理十二世试图打垮沙俄

波尔塔瓦战役的序幕:查理十二世试图打垮沙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03 更新时间:2024/1/18 19:14:14

早在1700年对丹麦俄国的胜利并促使他们退出了战争,但查理十二世却并未能将战争结束,并且将要于八年后面对剩的对手,萨克森-波兰联盟。在此期间,彼得大帝重建了他的军队成为现代化军队,基于这个目标,他首要地训练他的步兵正确地使用火枪。他之后在以后他兴建圣彼得堡的地区,利沃尼亚地区赢得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俄国这样子激怒了查理十二世,他之后作了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决定对俄国心脏地带及莫斯科进行攻击。

查理十二世的大军起初于1708年攻入俄国,但俄军避免与瑞典军正面交锋,并使用他们战争时时对抗入侵者的方法:坚壁清野政策。俄国的天寒潮湿,难以作地面供应,查理要依赖于一队补给纵队运输足够的食物去维持军队应付长期作战。该队补给纵队,在登·路德维希·利温赫特将军率领下,由11,000人、16门火炮、一群牧牛和一千辆马车组成,通常在最佳状态时动作都是迟缓,现时并更因路面环境而要减慢至缓慢行进。

由于两支军队之间没有直接联络,查理的军队只好尽力等待利温赫特将军的补给纵队快些到来。在两支军队距离只剩下130 公里远时,查理这时却决定放弃,命令军队拔营并转往南方到乌克兰以搜寻食物及较好的天气。乌克兰在马日帕的指挥下,与查理谈判,并与瑞典正式结盟以争取从俄国中独立。

另一方面利温赫特将军亦转往南方并在横渡邻近村落一条小河时受到攻击,爆发了利斯拿雅战役。他的纵队遭遇到俄军攻击,亦对新建的俄军的强劲作战能力感到惊 讶。利温赫特将军欲全速会合查理,所以他遗弃了很多火炮、牧牛及大部分的食物,迫使士兵发生动乱。由于偷夺了酒,士兵们都喝醉了,而利温赫特将军被迫遗下1,000名在树林喝醉了的士兵。最后他们终于在冬天与查理的主力会合,没有补给并只剩下六千人。

在春天查理重新开始进攻,但在冬天因饥饿、冻伤或其它天气因素而损失了三分一兵力。潮湿的天气严重耗尽了军队的供应及火药,火炮因缺乏炮弹不能作战。查理第一时间的行动就是围攻在乌克兰境内禾斯卡拉河畔波尔塔瓦的要塞。彼得大帝早已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保卫要塞,并快速地到达及建立起一条反围攻的战线,引诱瑞典军进入要塞和俄军之间的陷阱。

标签: 波尔塔瓦战役彼得一世沙俄

更多文章

  • 波尔塔瓦战役之前的战局:瑞典牢牢压制着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尔塔瓦战役,彼得一世,沙俄,

    提到波尔塔瓦战役乃至整个北方战争,不能不讲交战双方的统帅--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前者被称作“武士国王”,后者则被尊为“俄罗斯之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多,而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能称得上军事天才。因而,他们之间的鏖战备受世人瞩目。为了使读者对整个战役有个全面的把握,还得从出海口问题谈起

  • 波尔塔瓦战役中的瑞典:波罗的海地区的第一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尔塔瓦战役,彼得一世,沙俄,

    公元800年,早期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以商人或海盗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进入了为期250余年的“海盗时期”,也有的学者称之为“维京时代”。也就在这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的三个王国开始分道扬镳。于是,瑞典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尽管到后来它的疆域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公元907年,瑞典侵入了古罗斯地区,但遭到失

  • 波尔塔瓦战役背景:沙俄要成为强国需要出海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波尔塔瓦战役,彼得一世,沙俄,

    1700至1721年间的“北方战争”。而其中有一场决定整个“北方战争”总结局的鏖战,俄罗斯由此获得了“通向西欧的窗户”,大大促进了其欧化进程。然而,参加这场鏖战的另一方则将古斯塔夫二世及其后继者们的基业,尤其是“波罗的海内湖”的光荣输个精光,一个欧洲强国瑞典从此归于沉寂。这场给交战双方带来迥乎命运的

  • 波尔塔瓦战役简介:沙皇俄国一跃成为欧陆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波尔塔瓦战役,彼得一世,沙俄,

    波尔塔瓦会战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的军队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队于1709年6月28日(一说7月8日)所发生的一场战争,是大北方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俄军的决定性胜利终止了瑞典成为欧洲列强的时代。战役于1709年6月28日黎明之前3时45分开始,瑞军开始向俄军防线攻击。起初,战役是以传统的战争风格进行,

  • 君士坦丁堡战役指挥者:土耳其苏丹穆罕穆德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穆罕穆德二世,奥斯曼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战役

    15世纪初,在中亚崛起的铁木尔帝国侵入小亚细亚。1402年,在安卡拉附近的一次会战中,土耳其军被铁木尔彻底粉碎,苏丹巴耶塞特被俘身 亡。由于土耳其在军事上的失败,在小亚细亚地区开始出现地方封建主的严重分裂倾向,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更加频繁。特别是,在小亚 细亚和色雷斯地区,不堪忍受外族统治者剥

  • 君士坦丁堡战役背景:拜占庭帝国被各国逐渐蚕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战役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开始统治拜占庭帝国,他以复兴罗马帝国为终生的奋斗目标,对内加强统治,对外进行武力征服。他先是出兵击溃波斯,随后又出征非洲击溃了汪达尔人。公元534年,汪达尔王国灭亡,领土被纳人拜占庭的版图。非洲广袤的畜牧地区最终落入拜占庭帝国的囊中。接下来连续数十年战事不断,原罗马帝国的地盘大

  • 君士坦丁堡战役简介:奥斯曼土耳其成为欧洲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战役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土耳其苏丹,1452年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纷纷被土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实际已成孤城。君士坦丁堡战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

  • 博罗季诺会战历史影响:法军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沙俄,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尽管从战术上看,法军取得了博罗季诺会战的胜利,俄军退出了战场,但俄军并未被歼灭,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唯一目的因此落空了。在交战中双方伤亡惨重,但俄军仍拥有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预备队,而且后勤补给安然无恙;而拿破仑的运输线太长,难以

  •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损失:双方高级将领死伤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沙俄,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将近30万人。双方的伤亡异常惨重,特别是高级将领的死伤人数更为惊人。看来很可能有大约30%的参战人员负伤,但谁也不清楚确切的伤亡数字。据西尔·罗伯特·威尔逊将军说,俄军伤亡3.6万人,法军伤亡3.5万人,然而他并没有亲临战场,而是在整个战斗期间都在沙皇的大本营里。 他提

  • 博罗季诺会战经过:库图佐夫成功迟滞了法军势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博罗季诺,博罗季诺会战

    正当巴克莱(当时他尚未被库图佐夫接替)一面向莫斯科撤退,一面寻找立足之地时,拿破仑也在考虑是否在斯摩棱斯克安营扎寨,等到1813年再战。这不仅对部队给养有利(虽然法军严重减员,但给养仍十分紧张),而且还会给法军带来其他好处。然而,这场会战的目的尚未达到,亚历山大拥有强大的民军,时间对他有利。于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