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街亭之战兵力部署 街亭之战兵力比较

三国时期街亭之战兵力部署 街亭之战兵力比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22 更新时间:2024/1/8 15:53:11

蜀汉: 赵云、邓芝率1万人沿褒斜道从汉中至宝鸡,作为疑兵,吸引魏军 诸葛亮率主力攻取关中诸县,马谡(副将王平所率1-2千左右)兵力在1万到2.5万之间,各处记载不同。个人估计1万较为准确。(所有蜀军步兵和弓箭兵为主,马谡所率军队中有蜀汉山地特种部队 无当飞军,善于防守和对付骑兵)

魏国:主帅曹真,先锋张郃兵力5万以上,主力为骑兵。

下面还有一种说法:战前双方兵力

蜀军:总兵力:10万人 东线:赵云、邓芝近1万人为疑兵出斜谷,企图吸引魏军主力于秦岭一帝; 西线:诸葛亮、魏延、马谡、吴壹、王平、高详、李盛、黄袭等9万多人出阳平关过祁山直插天水等地。

魏军:总兵力:6~7万人 防守部队:陇右各城(冀城、上郑、西县等地)数千人(天水太守马遵等), 长安等关中地区近1万人(安西将军司马懋,改派大将军曹真;代理雍州刺史郭淮等); 中央增援部队:战略预备队5万人(右将军张邰等) 防御部队死守各战略据点,增援的精锐兵团快速自关中进兵陇右,救援被包围攻击的各郡县。

关于街亭之战目前有记载的资料很少,大体上是: 一一《魏书》记载: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日: “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三国志明帝纪》注引)

一一《汉晋春秋》记载: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日: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刀(《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

一一《诸葛亮集》载刘禅三月下诏: “…一今授之以旄铖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三国志后主传》注引)

一一《襄阳记》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日: “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三国志马谡传》注引)

虽然后主诏书说诸葛亮有20万人马,但是根据蜀汉国力,应为夸大之词。但是,另两个记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由于魏军仅从洛阳增援的就有5万兵力,加上原先陇右和关中的兵力,当接近7万人。而诸葛亮自己承认在两个战场上(指诸葛亮主力所在的陇右战场,以祁山代表和赵云疑兵所在的秦岭战场,以箕谷代表)的兵力均多于对手,那么至少在8~9万左右,否则只能是基本相当。再考虑到沿途留守、押运粮草人马等,诸葛亮的参战兵力当在10万左右。

标签: 街亭之战兵力

更多文章

  • 街亭之战简介 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街亭之战,诸葛亮

    街亭阻击战发生在公元 228年(蜀建兴六年)。这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中最为顺利的一役,也是令人最为怀念的一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用妙笔生花和移花接木的手法,描写挥泪斩马谡和空城计,将诸葛亮的品格和智慧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建兴六年,诸葛亮率10万大军,挟七擒孟获的威势,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从汉中出发

  • 诸葛亮北伐与街亭之战 诸葛亮是怎么北伐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北伐,街亭之战

    蜀汉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刘备死,诸葛亮以丞相秉政。为了完成兴汉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致力北伐十数年。而街亭之战是诸葛亮首出祁山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三国时期的街亭,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街亭之战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北伐的胜败。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马谡为什么一定要死?(街亭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国故事,三国人物,街亭之战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我对斩马谡,是这样认识的,可能只是猜想,请诸君批评。首先,诸葛亮出师北伐并非是为了光复中原。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蜀地称帝之后,国家的主要领导力量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而大多数“当地人”

  • 《聊斋志异》的创作与流传 聊斋是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聊斋,古代书籍,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创作与流传:《聊斋志异》的创作,前后历四十余年之久,贯串了蒲松龄的大半生。《聊斋志异》属志怪传奇类小说,凡四百九十余篇,绝大多数是狐鬼花妖精魅的故事,以及一些奇闻异事。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过程和苦闷,在他所写的《聊斋自志》中说得极为分明: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

  • 《聊斋志异》简介 《聊斋志异》是一部怎样的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聊斋,古代书籍,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历时40年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近500篇,内容皆搜抉奇怪,其中多狐鬼花妖与神仙故事,虽涉荒幻而断制谨严。旨在针砭时弊,劝善惩恶,移风易俗,抒写孤愤。其素材多取自于现实生活以及轶闻传说与个人感受。如写明末清初战乱的《韩方》、《鬼隶》、《乱离》、《野狗》、

  • 彭城之战谁赢了?项羽3万精兵比拼刘邦56万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彭城之战,项羽,刘邦,楚汉

    导读:汉王元年二月,刘邦乘田荣起兵反楚,项羽出兵齐地(今山东大部)之机,袭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刘邦拜彭越为魏相,令其攻占梁地区)。二年四月,齐、楚军胶着于城阳(今山东荷泽东北),楚都彭城空虚。刘邦即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在洛阳聚集各路诸侯联军56万,分路进攻彭城。汉将曹参、灌婴、周勃等率军从围津

  • 彭城之战简介:一场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彭城之战,古代战争,项羽,搞笑战争,有趣

    彭城之战:一场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一背景:刘邦伐楚秦朝末年,纲绝维弛,群雄并起,其间项羽凭借灭秦巨功分封天下,称霸诸侯!而灭秦的另一主角刘邦却被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汉二年,刘邦因不满汉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东向伐楚,而此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

  • 历史上重要的城濮之战影响 城濮之战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城濮之战意义,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意义: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说是先轸的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大败。那么这场战争包含了什么意义呢?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

  • 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晋楚城濮之战的结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诱敌深入,城濮之战结果,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结果:城濮之战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记载此战为先轸所谋划。那么这场战争是谁获得了胜利,结果又是如何呢?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

  • 详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城濮之战过程,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经过:城濮之战,奠定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顺利的登上霸主宝座的决定性一战,晋文公凭此一战而慑服天下,使得各诸侯俯首来朝。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说说这场战争的经过。城濮之战是继齐、楚召陵之盟和宋、楚泓之战以后,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春秋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