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波兰战役军力对比:双方现代化兵种数量相差悬殊

波兰战役军力对比:双方现代化兵种数量相差悬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17 更新时间:2023/12/31 6:23:09

德军

德军指挥部为隐蔽的突袭波兰,预先在两个方上隐蔽地展开了部队。在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3集团军(司令官屈希勒尔上将)和第4集团军(司令官克鲁格,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总指挥官为冯·博克上将。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集结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14集团军(司令官斯特上将)、第10集团军(司令官赖歇瑙上将)和第8集团军(司令官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总指挥官为龙德施泰特上将。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司令为凯塞林将军)和第4航空队(司令为勒尔将军)提供支援。德军共投入了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共计88.6万人,如果算上预备队则兵力为62个师,160万人。

波军

波兰在和英法结盟后,在德国进攻的威胁下,波兰统帅部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由于在人数和装备上大为逊色于德军,波兰为抵抗侵略仅能出动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近80个民防营。计有轻型坦克220辆、超轻型坦克650辆、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407架飞机。波兰海军编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总兵力为约100万人,最高司令官为斯米格威-罗兹元帅。在战役开始前,波兰武装力量的动员和展开并未完成。波军指挥部在预定的防御地区仅展开了24个步兵师,8个骑兵旅,1个装甲摩托化旅,3个山地步兵旅和56个民防营。在战争开始初期波兰军队的展开还在继续。波军总司令部计划实施战略防御,阻止敌人,为英法联军的行动赢得时间并根据形势采取进一步行动。波军主力沿德波边境展开,占领北部防线的是“莫得林”集团军(2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指挥官是普谢德齐米尔斯基—克鲁科维奇将军),“维希库夫”战役集群(3个步兵师)和“纳雷夫”战役集群(2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在“波兰走廊”是“波莫瑞”集团军(5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为博尔特诺夫斯基将军),在波兹南省西部是“波兹南”集团军(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司令官库特谢巴将军),“罗兹”集团军(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司令官鲁梅尔将军)担任罗兹和华沙方向的掩护。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维采、克拉科夫地域集结了“克拉科夫”集团军(7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1个摩托化机械旅,1个山地步兵旅,司令官希林格将军)。保卫南部边界的任务由“喀尔巴阡”集团军(2个步兵师,2个山地步兵旅,1个摩托化机械旅,司令官法布里奇将军)担任。“普鲁士”集团军(8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多姆布-贝尔纳茨基将军)为第2梯队,配置在凯尔采,托马舒夫-马佐维茨基、拉多姆地域。

标签: 波兰战役德国苏联

更多文章

  • 波兰战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幕由此拉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波兰战役,二战,德国,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

  • 奥斯特里茨战役战斗经过:普拉岑高地成为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拿破仑,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

    法军正面情况此时,法军在奥地利前线面临的情况是:首先,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已经穿过奥地利,进到了奥国西部边界的因河一线。这支俄军约有4万5千人,途中汇集了陆续败退下来的奥军部队,形成一支颇具实力的劲旅。因为奥军已在乌尔姆失利,他们进到因河以后立即停驻下来,企图凭借有利地形组织防御,阻止法军向

  • 奥斯特里茨战役背景:欧洲形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拿破仑,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4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自1802年《亚眠和约》以来,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和巴尔干冲突不断;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也在恶化。1804年3月21日,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决,导致英国和俄罗斯对法国的不满最终爆发。1805年4月,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

  • 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拿破仑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拿破仑,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 ,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它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

  • 岳飞抗金的局势影响:靖康之耻犹未雪两帝被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抗金,宋朝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当时宋朝嫡亲宗室中只有在河北组织兵马的康王赵构和哲宗的废后孟氏幸免于难。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是为宋高宗。历史上把高宗即位后的宋朝称为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首都后来定在临

  • 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女真部落准备发动侵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抗金,宋朝

    十二世纪初,东北地区的生女真部落,在完颜阿骨打(汉名旻)的领导下,反抗辽国的统治,随即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建立了金国。完颜阿骨打(旻)也即后来被金人尊为金太祖的金国开国皇帝。新兴的金国女真族当时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盛行奴隶制,具有强烈的掠夺性和侵略性。金国剽悍的骑兵,胜过了原先辽国和西夏的

  • 《满江红》是否是岳飞的作品?岳飞为何写满江红(岳飞抗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宋朝,满江红,岳飞抗金

    岳飞,南宋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战略家、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

  • 慕尼黑协定正文:英法德三国决定了捷克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慕尼黑协定,张伯伦,希特勒,

    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一、撤退将在1938年10月1日开始。二、英国、法

  •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苏台德地区被割让给德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慕尼黑协定,张伯伦,希特勒,

    《慕尼黑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主要内容是:1. 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德意志族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2

  • 慕尼黑协定简介:捷克苏台德地区被割让给德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尼黑协定,张伯伦,希特勒,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不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德国对它早就垂涎三尺。捷克境内有300万日耳曼人,大多居住在苏台德区。1938年4月,以汉伦为首领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举行代表大会,提出把苏台德区从捷克分裂出去的“自治”纲领。希特勒以此为由,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