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4年08月21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召开

1944年08月21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召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61 更新时间:2023/12/23 21:59:58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1944年的时候,反法西斯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由于三国在是否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上存在分歧,因此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到9月28日,美英苏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了协议,但是,安理会否决权和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没有达成协议。第二个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到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对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

经过会谈,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议案,并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

一、安理会投票程序问题。按照《提案》,联合国包括大会、安理会、国际法庭和秘书处四个主要机构。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的主要责任,由美英苏中法五个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对此三国并无歧义。但美英代表认为,如果一个常任理事国是争端的当事国,该国不应享有否决权。苏联代表则认为,在任情况下不得取消否决权。双方竟未能统一,故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提案中只说安理会的投票程序仍在考虑之中。

二、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美国提出,除26个《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签字国外,再增加8个未曾轴心国宣战的国家,其中6个是拉美国家。苏联代表葛罗米柯提出,假如16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也被列入创始会员国之内,苏联就同意接纳这8个非宣战国。美国代表闻此大惊。罗斯福认为,苏联的要求,就像美国要求接纳美国的48个州为联合国会员国一样,实为“荒谬”。他要求会议对此问题严加保密。1944年8月31日,他致电斯大林,进行了紧急磋商,双方同意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

在1945年2月的美苏英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对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折衷方案。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他提出:对采取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准司法性”问题,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系当事国,不得使用否决权;对采用强制手段加以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如制止对和平的破坏、控制军备等问题,安理会所做的一切决定均需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意见,不论其是否是争端或冲突的当事国。这一方案被称为“大国一致原则”,又称“雅尔塔公式”。

关于联合国创始国问题,美英对苏作出让步,同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为该组织创始国。三方同时达成一项默契,如果美国也要求增加投票权,苏英将支持美国享有同苏联相等的三票。这一消息传出后,美国公众舆论指责美苏进行“幕后交易”。美国政府不得不于4月3日宣布,美国支持苏联要求,但不为自己谋求三个投票权。

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美、英、苏、中于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在美国华盛顿郊区乔治城的敦巴顿橡树园大厦举行了会议。会议分美、英、苏(1944年8月21日至1944年9月28日)和美、英、中(1944年9月29日至1944年10月7日)两个阶段进行。

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补充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的《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影响

1、决定组建“联合国”。

2、大会的重要决议,由与会国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一般决议,由简单多数通过等。同时,4国在建议案中一致同意中国在未来的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就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4大国之一的地位。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其他3大盟国的认可。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5年08月21日:大西洋东南航空529号班机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大西洋东南航空529号班机(注册号N256AS)是一架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所生产的EMB-120双螺旋桨引擎客机,原定于从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飞往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的格尔夫波特-拜洛希国际机场。1995年8月21日在密西西比州卡洛尔县坠毁,10人死亡(一说为9人)。失事客机这架飞机是巴

  • 1789年08月21日:柯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柯西(Cauchy,Augustin Louis 1789年8月21日-1857年5月23日),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路易·弗朗索瓦·柯西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官员,在法国动荡的政治漩涡中一直担任公职。由于家庭的原因,柯西本人属于拥护波旁王朝的正统派,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在数学领域,有很高的建树和造诣

  • 1905年0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大会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经

  • 1988年08月20日:两伊战争正式停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阿拉伯语:الحربالعراقيةالإيرانية‎‎,英语:Iran-Iraq War),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

  • 2019年08月20日:汶川泥石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8月20日0时至7时,四川省汶川县累计降雨量最大达到65mm,导致汶川县多处发生泥石流,其中三江镇、水磨镇、银杏乡等地灾情较重,境内电力、通信暂时中断,汶川县至成都、理县方向道路均已中断。截至2019年8月23日晚间,汶川山洪泥石流灾害已致12人遇难,另有26人仍处于失联状态,相关搜寻工作

  • 1662年08月19日:布莱士·帕斯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年(癸亥年)6月19日-1662年(壬寅年)8月19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人物经历帕斯卡生于法国奥弗涅地区多姆山省的克莱蒙,从小体质虚弱,三岁丧母。父亲艾基纳(1588年—1651年)是一个小贵族,担任地方法官的职务,是一位数

  • 2020年09月18日:温斯顿·格鲁姆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温斯顿·格鲁姆(Winston Groom,1944年-2020年9月18日),生前居住在纽约长岛和阿拉巴马州,美国著名编剧、作家。代表作有《阿甘正传》和《As summers die(消逝的夏日)》、《美国西部史:1846-1847》、《在生命之上飞行:王牌飞行员锻造史》等。2020年9月18日,

  • 1739年09月17日:约翰·拉特利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1739年9月17日—1800年7月23日),南卡罗来纳及美国政治家、律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签署后南卡罗来纳州第一任州长,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法律生涯约翰·拉特利奇曾在伦敦学习法律并从律师业,后返回南卡罗

  • 1857年0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丁巳年)9月17日-1935年(乙亥年)9月19日),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

  • 1894年0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大事年表1894年9月16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