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

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75 更新时间:2024/3/14 23:01:14

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英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虎门销烟简介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割地赔款)。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虎门销烟的过程:缴烟与销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缴烟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

  • 1952年12月4日:卡伦·霍妮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12月4日,霍妮逝世。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生平简介 凯伦·霍妮1885年9月16日生于德国布兰肯内兹(Blankenese)。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

  • 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身世背景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

  • 1870年12月5日:大仲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1870年12月,大仲马卧床不起,他嘱咐家人去请一位教士。但是,12月5日当昂德里约神父到来时,他已经失去知觉。当晚10时,他死在女儿玛丽的怀中,享年68岁。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

  • 郑和下西洋是怎么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曾经为了让文化和经济广为交流发生了很多的代表性的事件,就比如张骞的丝绸之路,大唐的玄奘取经等等,这些代表性的事件是在当时并不发达的通讯情况下进行的。不过,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远程文化经济交流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个代表性事件了。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会疑惑,郑和自小就生长在华夏大地,自然是只

  • 郑和怎么有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郑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尤其是他在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的七下西洋壮举更是奠定了他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当然抛开他航海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那就是太监,不过郑和的太监身份与人不同的是到如今他依旧有子孙后代留存于世,那么问题就来了历史明明记载郑和是太监,并且是12岁就被阉割的太监

  • 1893年12月5日:中英《藏印续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又称《藏印议订附约》、《藏印续约》,是1893年(光绪十九年)12月5日清朝与英国在大吉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条约为《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的附约。签约背景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签订后,中英双方根据其中关于通商、游牧权利及文移往来三项内容要“俟后再商另订”的规定,就这三个问题继续进行

  • 1901年12月5日:华特·迪士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1901年12月5日—1966年12月15日),全名华特·埃利亚斯·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又译沃尔特·迪斯尼,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美国著名动画大师、企业家、导演、制片人、编剧、配音演员、卡通设计者、举世闻名的迪士尼公司创始人,

  • 1377年12月5日:明惠宗朱允炆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

  • 1650年12月5日:庚寅之劫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庚寅之劫,又称杀人十八甫、填尸体六脉渠,指1650年(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庚寅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平南王尚可喜部清兵在广州的屠城暴行。顺治七年(1650年)11月24日,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兵在围城近十个月后,经过惨烈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