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9年11月29日:巴塞罗那俱乐部成立

1899年11月29日:巴塞罗那俱乐部成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23 更新时间:2024/3/14 8:49:30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Fútbol Club Barcelona),简称巴萨(barça),是一家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足球俱乐部,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传统豪门之一。1899年11月29日由瑞士人胡安·甘伯创立。球队主场诺坎普球场可容纳接近十万名观众,是全欧洲最大及世界第二大的足球场。

截至2018年8月,巴萨在西班牙国内,共赢得了25次西甲联赛冠军、30次国杯(在国王杯历史上高居榜首)、13座西班牙超级杯、3座伊娃杯2座西班牙联赛杯;在国际上,共赢得了5个欧洲冠军联赛奖杯、4个欧洲优胜者杯、3个国际城市博览会杯、5个欧洲超级杯和3个世俱杯。在IFFHS国际俱乐部排行榜中,巴萨在1997年、2009年、2011年、2012和2015年均排名第一位。

建队初期

1899年10月22日,汉斯·甘伯从杂志中刊登一个广告宣称自己自己想建立一个足球俱乐部。最终在11月29日Gimnasio Solé举行的会议上,有来自瑞士,英国及加泰罗尼亚的总共十一位球员加进球队,成员包括:Gualteri Wild,Lluís d'Ossó,Bartomeu Terradas,Otto Kunzle,Otto Maier,Enric Ducal,Pere Cabot,Carles Pujol,Josep Llobet,John Parsons及William Parsons,在这一天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宣布正式成立。

成长阶段

1908年11月,俱乐部正处于艰难的时段,有38名会员准备离开。甘伯决心让俱乐部继续运营下去,这是甘伯第一次成为俱乐部主席,在甘伯担任主席的不到10年间,会员数量从1909年的201人增长到2973人。在这期间,巴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逐渐成为一开始设想中的足球俱乐部。

五冠王朝

1950年6月库巴拉加盟巴塞罗那。俱乐部在Ferdinand Daučík教练和库巴拉的带领球队获得了1951/52,1952/53赛季联赛冠军,还包办了1951/953三年的西班牙杯冠军。在1951/52赛季,巴塞罗那在由巴罗萨、塞萨尔、库巴拉、莫雷诺、曼科恩组成的锋线率领下成为了联赛、西班牙杯、拉丁杯、马丁杯、罗西杯冠军的五冠王。

球队化:队徽

自巴萨成立之日起,俱乐部就有自己的队徽。球队成立初期采用的是巴塞罗那市的市徽,只不过他们在市徽上又加上了象征冠军的月桂花冠以及一只蝙蝠,在图案的周围写上了俱乐部的名称和成立日期。

在1910年的时候,巴塞罗那队举办设计队徽公开竞赛,卡洛斯·科马马拉成为俱乐部会徽设计者,他为巴萨设计了沿用至今的队徽。队徽类似锅,后来人们认为在俱乐部队徽上应该加入一些象征着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标志,于是就加入了黄红条纹;在队徽的左上边人们还加入了巴塞罗那的守护神圣秋帝的十字架以象征巴塞罗那城;队徽下面的蓝色和红色间条是象征着俱乐部的颜色,最后在红蓝条纹之间又加上了足球。

1910年之后,队徽设计改动很少。1949年俱乐部50周年庆典时,右上角的深色条纹恢复;1974年,队徽基本恢复到1910年的设计。2002年,新的队徽面世,由设计师塞拉伊马设计,他取消了F.C.B.中间的点以及侧面的数字,风格更简洁、明快。

球队文化:队歌

“El Cant del Barça”是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官方队歌的名称。巴萨队歌第一次在诺坎普响起是在1974年俱乐部75周年庆典上,约梅·皮卡斯和塞·玛利亚联合填词,曼努埃尔·瓦尔斯·格丽娜作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41年11月29日:苏联英雄卓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41年11月29日,德国法西斯分子在莫斯科的鲁兹斯基区的彼得里舍沃村,绞死了18岁的少女卓娅。卓娅·阿纳托利耶芙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1923年9月13日-1941年11月29日),出生在距坦波夫州北部不远处的奥西诺维·加伊村(意为山杨林),是前苏联游击队员,苏联英雄(追授)。她是首位获得这一

  • 阪泉之战:炎黄上古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阪泉之战,促使中国政治制度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变革。黄帝在这场战争中,经“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之战以后,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确立黄帝的领导地位,拉开了英雄时代的帷幕。而炎帝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战争旧址

  • 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历史背景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

  • 焚书坑儒的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起因1.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只是对于坑儒,史学家们仍有争论。一般来说有三

  • 秦灭韩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秦灭韩之战是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的过程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战争。战争背景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吕不韦两大集团势力之后,开始着手统一六国战争。首先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恰巧此时韩国南阳假守腾献城投降,秦王遂任命假守腾为京师内史。战争过程秦赵两

  • 秦灭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战争背景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四年),秦国国君秦庄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秦始皇)继位。秦王政继位后,采纳谋臣尉缭、李斯的建议,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

  • 秦灭魏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秦灭魏之战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的作战。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

  • 秦灭楚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秦灭楚之战或称灭楚之战,是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战。序幕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取十城,开道击魏,揭开了攻灭楚国的序幕。楚国公子昌平君(母为秦国公主,曾任秦相国)徙

  • 秦灭燕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秦灭燕之战,是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年—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的作战。战争背景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代后,秦军兵临易水(今河北易县南)(参见秦灭赵之战)。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鞠武主张西与代联合,南与齐、楚结盟,北与匈奴结好,共同抗

  • 秦灭齐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秦灭齐之战,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战争介绍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战国末年,秦国军队所向披靡,一一翦除韩、赵、魏等国。齐国远离秦国,在秦军大肆兼并时,独居齐地一隅,对秦不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