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5年08月01日:古田教案

1895年08月01日:古田教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3/12/19 18:04:13

古田教案(英:Kucheng massacre)是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1895年8月1日)发生于福建省古田县的一场教案。古田教案是义团起义前(1899-1901年)最严重的教案(传教士及基督徒与异教徒直接的冲突)。

古田教案事件背景

1892年,江西赣州人刘祥兴以钉秤补碗为生来古田创立斋教会。

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的斋教与外国基督教会之间的矛盾远不如满清当局与底层百姓之间的仇恨激烈。根据《古田县志》记载,当时“厥后风气渐开,信教自由,猜嫌既泯,情感遂深。历今年久,民教相安,鲜有交涉事件。”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此后数十年内,大量英国传教士进入福建进行传教活动,宗教冲突时有发生。

教案发生的古田县并不属于当时中英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允许英国传教士传教的区域,当时英国圣公会差会(CMS)等在闽基督教会内部也有人反对在古田县进行非法的传教活动,并也注意到了传教士参与鸦片贸易、强租地界和包庇教民违法行为等非法行动。

古田教案事件经过

1892年,刘祥兴、柳七在福建古田创立斋会,三年中发展会众三千人。1895年,刘祥兴等以抗税为号召,酝酿发动起义,被古田英美传教士侦知,英美驻福州领事根据传教士的情报,闽浙总督边宝泉告警。边宝泉立即派兵前往镇压。刘祥兴被迫提前行动,动员斋会群众把斗争矛头指向告密的外国传教士。

8月1日,三百多名斋会会众向古田英美传教士聚居区花山进发,围攻教会修养院,杀死英国传教士史荦伯夫妇等11人,伤5人﹐焚房2幢。斋教会的暴乱爆发于1895年8月1日。根据参事者的供述,举事前制定的方案有三:其一,攻打古田县城;其二,攻打安樟村富户;其三,攻打华山外国教士。

但从攻打华山的情况来看,原先出发时浩浩荡荡二三百人,真正行进到华山时,仅剩百余人,发起进攻时,实际袭击的才十来人,在外接应或附合助势的也才三十多人,其余多畏惧入山林等候。古田教案的五名主要遇难者,左二与左三为史荦伯夫妇

古田教案仅幸存五人,其中有两个是史荦伯的孩子:一个摔断了一边膝盖,另一个被戳瞎了一只眼睛。

古田教案事件影响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随着西方传教士的登陆和涌进,中国人民的反洋教运动也逐步兴起。1895年的古田教案就是中国人民反洋教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近代福建案情最严重、影响最深远的教案。本文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和档案资料,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试图对古田教案的来龙去脉做比较全面、深入的审视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使人们对该事件乃至对近代中外关系和中西文化交流以更多的关注,且有更客观、公正的认识和理解。

文中介绍了英国圣公会在福建和古田的拓展历程及其所引发的先期教案,阐述了关键人物史荦伯个人的传教活动与影响,叙述了华山惨案发生的经过,分析了古田教案前夕的特定背景和机缘、特别是教会、斋会、地方政府三者之间的对抗与互动,由此说明古田教案的发生是一种偶然中之必然,它是近代中国人民藉秘密会社的形式而展开的反清反洋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本文也详述了华山惨案发生后中外各方围绕案件审理、调查、议结而展开的较量、博弈与折衷、妥协,揭露了西方列强恃强凌弱的侵略本质,阐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肯定了在具体问题上福建有关地方官员据理力争的节气和灵活斡旋的智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06年07月12日:莱茵联邦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莱茵联邦(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注意与莱茵同盟区分,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于奥斯特里茨战役战败后由拿破仑所建立,是1806年至1813年间于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实体,最初成员有16个前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基本介绍18

  • 1958年08月01日: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58年8月1日,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诞生,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红旗”轿车式样美观、典雅,内外装饰富有民族风格。最大功率200匹马力,最高车速为每小时185公里。对于中国人而言,红旗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汽车品牌,还是一种深深的情怀和神圣的记忆。对于一汽人而言,红旗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和

  • 1854年07月12日:乔治·伊斯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乔治·伊斯曼,中学辍学,按当时的学业标准评价,他被视为“没有特殊天份”的学生。他家境贫穷,在很小的时候起,就担负起照顾寡居的母亲和两个妹妹的生活,其中一个妹妹还严重残疾。14岁便在保险公司做勤杂工,就此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来在当地一家银行谋得一职。他就是乔治·伊士曼先生,他具有克服财政困难的能力,组

  • 2008年08月0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

  • 1904年07月12日:巴勃罗·聂鲁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

  • 2004年07月12日:郭全宝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郭全宝(1920年11月30日-2004年7月12日),北京人,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人物生平8岁拜师王少云学习唱京剧丑角。11岁起在天桥平民茶园里与白全福等撂地演出化装滑稽二簧,期间拜于俊波为师学说相声,并与侯宝林、白全福等同台演出。14岁起辗转于京、津、济南

  • 1405年07月11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

  • 1979年07月11日:美国天空实验室烧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天空实验室,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航天站。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轨道高度约435公里,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度。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5部分组成,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重约80吨。航天员由“阿波罗”飞船接送。自1973年5月到1974年2月先后

  • 1989年0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89年,在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理事会在其第89/46号决定中建议国际社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以便把重点放在紧迫性的人口总体发展计划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

  • 2005年07月11日:中国航海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2010年7月11日,为庆祝第六个中国航海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航海日》纪念邮票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