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4年10月0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订立

1864年10月0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订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2/2 23:45:15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议定书”或“塔城界约”,是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今称外西北)的不平等条约,由清廷代表明谊等与沙俄代表巴布科夫等于公元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俄历1864年9月25日)在塔尔哈巴台(今塔城)订立。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原件有满、俄文两种文本,共10条,主要内容有:1.重新规定从沙宾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新界以西原属中国的土地划归俄国。2.划界后,新边界线附近居民,“地面分在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3.换约后满240天,两国立界大臣会同,“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并拟定国界记文,互换为凭。4.立界后,位于新界俄国一侧的原有中国卡伦,应于一个月内迁往中国一侧。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外民庄五处,限10年内内迁。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后,中俄双方陆续勘界立碑并签订了《科布多界约》《乌里雅苏台界约》《塔尔巴哈台界约》等三个勘界议定书。通过上述活动,沙俄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勒喀什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签约经过

按照《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自1862年(同治元年)8月起,清朝勘界大臣明谊与俄国全权代表巴布科夫(ИванФёдоровичБабков)、札哈罗夫(Ива́нИльи́чЗаха́ров)等在塔尔巴哈台开始勘分中俄西界的谈判。谈判前,俄方拟定了与《中俄北京条约》边界条款的规定不相符的“国界草案”及“分界地图”,意图将更多的中国地方指为俄有,并采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侵占黑龙江地区时实行的“以实际占领支持外交要求”的策略,出兵占领所谓“国界草案”中俄国标明的山隘、要津,造成既成事实。

谈判开始后,俄方坚持以中国驻卡伦为界,“所有卡外尽作为应给该国之地”。明谊据理驳斥,未予同意。9月17日,中方作出让步,提议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塔尔巴哈台、伊犁四处旧有边界至常驻卡伦之间“适中定议”,将此线以西原属中国之地划给俄国。俄方对此竟未予置理。20日,俄方将“国界草案”交给中方,声称国界必须照图划定,否则即可毋庸再议,并限10日内答复。

10月初,巴布科夫等单方面宣布中止谈判,择期回国。后中方多次要求复会,均遭拒绝。1863年(同治二年)3月下旬起,沙俄西西伯利亚总督出动俄军,中国西部境内纵深地带推进,直指塔尔巴哈台、科布多、斋桑淖尔、伊犁等战略要地。

在俄军入侵面前,清政府畏缩不前。恭亲奕訢认为:“该国如此强横,若不早为完结,诚恐酿成不可收拾之势。”于1863年(同治二年)9月上旬向沙俄驻华代办表示,准备接受俄方在塔尔巴哈台提出的“分界议单”(即“国界草案”),并提出以撤退入境俄军为交换条件。11月,明谊接到谕旨,随即照会西西伯利亚总督,要求俄方1864年派员前来“商办换约”。俄方借口来照中有“商办”字样,表示拒绝。

1864年(同治三年)5月,俄军乘新疆回民反清起义(见词条“1864年农民起义”)之机,继续入侵中国西部地区,并于6、7月间强占伊犁西北的博罗胡吉尔卡伦,伊犁岌岌可危。8月11日,伊犁参赞大臣明绪迫于形势,致函西西伯利亚总督:“准照议单,约派使臣,速来换约。”俄方见签约时机成熟,表示同意。

谈判过程中,俄国陈兵塔城卡外以为威胁,巴布科夫借此强迫明谊必须按照俄国的分界议单划界,否则派兵强占。清廷屈于俄国的武力威胁,令明谊让步,接受俄方议单。10月7日,中方代表明谊等与巴布科夫、札哈罗夫在塔尔巴哈台签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并在俄方绘制的分界地图上签字画押。

历史影响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继《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后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的又一个掠夺性条约。在双方谈判及划界之中,俄方充分利用清朝代表不懂俄文和地理知识缺乏的缺点,坚持“按常驻卡伦”划界,并以武力作为其后盾,从而增加了中国的领土损失。

《沙俄侵华史》及《中国近代边界史》等著作也指出,较之同为不平等条约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从若干方面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的领土损失:其一,改变了原定边界走向;其二,越过了俄方自己提出的“分界标志”;其三,不同条约文本及分界地图之间彼此矛盾。

至于《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三个子约,在该约的基础上还变本加厉。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及其三个子约,沙俄割占了中国西北部边疆约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连被《中俄北京条约》列为界湖的斋桑淖尔、特穆尔图淖尔等也被划入了俄境。沙俄以此为界,继续蚕食新疆伊犁地区。

沙俄吞并的上述领土后为苏俄及苏联继承(《加拉罕宣言》及《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等未废除《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苏边界的安排),至苏联解体后,上述地区转归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及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所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69年10月07日:陈寅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男,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

  • 2001年10月07日:阿富汗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201

  • 2007年10月07日: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地铁5号线(Beijing Subway Line 5),是中国北京市开通的第五条线路,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首条贯穿城市中心、连接南北郊地区的快速轨道交通干线,全线于2007年10月7日开通试运营,其标志色为紫红色。据2020年3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北京地铁5号线呈南北走向,线路位于城市中轴线

  • 23年10月06日:王莽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政治家、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王莽原为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的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

  • 1552年10月06日:利玛窦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教皇国马切拉塔(今意大利马切拉塔)人,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

  • 1831年10月06日:戴德金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尤利乌斯·威廉·理查德·戴德金(Julius Wilhelm Richard Dedekind,1831.10.6-1916.2.12)又译狄德金,伟大的德国数学家、理论家和教育家,近代抽象数学的先驱。据《辞海》,戴德金还是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柏林科学院院士。人物生平1831年10月6日生于德国下萨

  • 1902年10月06日:刘坤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4年,调署两江总督。1875年9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

  • 1973年10月0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原来的停火线)。直

  • 2008年10月06日:庞祖云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庞祖云(1941年7月-2008年10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重庆表演艺术家、川剧演员。1988年出演首部电视剧《凌汤圆》。1992年出演四川方言剧《傻儿师长》。1993年出演古装喜剧《九根毛》。1995年凭借方言喜剧《山城棒棒军》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男主角奖。1999年主演四川方言幽默喜剧

  • 2020年10月06日:漫画《橙路》作者松本泉因病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松本泉原名寺岛一弥,(1958.10.13~2020.10.06)1958年生于日本富山县。上中专学习服装设计开始创作活动,向少年杂志编辑部投稿。1982年处女作《牛奶报告》在《新鲜跳跃》(FRESHJUMP)上发表。2020年10月6日,松本泉在日本医院疗养中去世,享年61岁。人物经历松本泉初登画